APP下载

论国学句典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应用意义

2020-03-15徐俊

人物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

徐俊

摘   要:从文化传承和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说,在经典阅读中,国学句典有着不可或缺的站位和品位,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或有利于校园文化资源的积淀,或有利于经典诵读氛围的营造,或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夯实,或有利于文化复兴的自觉,或有利于校园物质建设的文化升级,或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高阶化发展,或有利于学生精神塑造和生涯规划意识的苏醒、发展。基于这一认识,课题组从名著导读、课堂礼仪号子、文化活动等角度对国学句典项目展开应用研究,并就其应用效能作出评估,意图挖掘国学经典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意义,形成良性的推广效应。

关键词:国学句典;校园文化;根基培植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所谓文化根基,学生时代当以培植;所谓文化根基,国学句典堪为士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课题组就国学句典的应用展开研究假设和实践,具体行动主要侧重于以下内容:

一、依托名著导读,借力《论语》,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大成之作,其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内容,致广大而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在高中阶段,该作品被列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部分的第一部作品,足见其文学地位和思想地位之重。对此,课题组立足于国学句典建设,依托高一年级名著导读教学,以《论语》中的经典语录为支点,广泛动员被试学生(酉阳二中高2020届重点班学生),“投石问路”“由此及彼”“引伸触类”,辐射更大范围更大数量的国学经典,形成课题组的“国学句典资源库”,继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精编出一本《国学句典三百言》,并发放到“被试学生”手中。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不论是研究人员,还是“被试学生”,其都在较大程度上开阔了文化视野,提升了文化品质,振奋了文化精气神,推动了工作方式或学习方式的积极转变。

二、依托课堂,借力“课堂礼仪号子”,提振课堂仪式感,增强课堂文化力

作家张爱玲说:“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好地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在快节奏的高中生活中,我们对生活的关注日渐锁定在高强度的题海训练和无止尽的分数比拼上。久而久之,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激情与创造愈发显得程式、枯燥,其原因之一便在于仪式感的习惯性缺失。

在课堂上,仪式感的淡化甚至是缺失,导致的是“师道尊严”的淡化和“礼仪养成”氛围的淡化。通过调研和实践,课题组发现,注重课堂礼仪的班级在风貌上明显好于缺失课堂礼仪的班级。课堂礼仪的就位,能助力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激发学生对任课老师的即时性关注,也能促进形成规律性的课堂间奏;于任课老师而言,良好的课堂礼仪有助于提升老师对学生风貌的关注和引领,有利于激昂老师的开课精气,有利于激发老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感。

基于这一假设,课题组站位课堂礼仪,以国学句典为依托,精心汇编出一本《酉阳二中国学句典号子集》,推送到被试班级。通过实践,课题组发现,课堂问候礼和告别礼逐渐回归且烙印上了“国学句典”的特色。一段时间后,这一方式很快得到推广以至于全校性地运用。后来,又有老师提出,能否让课堂号子从国学色彩走向学科色彩。比方说,语文课喊“语文号子”,数学课喊“数学号子”,英语课喊“英语号子”。

课题组发现,这一建议实则是“国学句典式课堂号子”的思维再思维,实则是师生感受到这一做法的有益性后产生的变革之举。这样做,既能持久课堂礼仪,又能鲜明学科印记,还能形成校本特色,确有实践和推广意义。在形成良好的课堂号子氛围后,又有体育老师提议,能否将“国学句典课堂号子”融入学生课间跑操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跑操号子,提振跑操精气神,同时让国学氛围进一步得到强化和浓厚,以此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最终,这一建议得到采纳,且实践效果佳,形成了良好的校内影响力和校外辐射力。

三、依托手抄报、经典诵读、主题征文、书签设计、书法大赛等文化活动,强化学生对国学句典的理解和创造性应用

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主题活动必不可少。按惯例,每个学期开学,学校团委都会向班级发放学期活动序列化主题册。基于这一背景,课题组向团委建议将“国学句典”纳入活动序列,以此呼应既有的关于国学句典的建设成果。在研究工作中,课题组主要借“国学句典”这一主题开展了手抄报大赛、主题征文大赛、经典诵读大赛、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书法大赛、句典推送文案设计大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课题组丰富了校园活动素材,拓展了学生活动视野,助力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比拼氛围,扩大了“国学句典”的知名度和文化熏陶力。为进一步扩大“国学句典”的建设影响,在活动过程中,课题组大力发挥校园媒体如二中青年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页和微信公众号的传媒作用。这一做法,有力地提升了相关活动的仪式感,规范了活动的多元化表达,激发了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强化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酉阳二中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新鲜素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再建设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思路和空间。

此外,在研究中,课题组还常以《习近平用典》为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感受中华典句的文化魅力以及中华典句在现实情境中的生命力,从而助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吸收力和创造力。为评估学生用典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水平,课题组依托被试学生,通过抽样作文和周记的方式,解读学生对典句的理解和运用情况。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学生在名言名句的运用上呈现出明显变化:从普遍性地运用现代名言到逐渐运用文言典句再到普遍性地运用文言典句最后到以国学句典来深层次对话自我与世界。这一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便是文化根基所带来的生长力。

综上所述,国学句典的应用,是对文化根基的呼应和培植,是深层建设校园文化的承载,是能以四两拨动千斤的有力杠杆,更是值得继续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方向,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影视欣赏与经典阅读在教育偏远地区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37—49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
用“自己的语言”诠释教育的价值——兼谈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我校荣获2021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基于一校多区格局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让魅力校园文化点亮心灯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