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口腔修复膜用于牙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效果的临床研究

2020-03-12王晓丽侯玉东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骨组织牙槽骨骨密度

王晓丽 侯玉东

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

牙缺失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龋齿、牙周炎或外伤等原因导致[1]。临床上常用种植牙等方式进行修复,但牙齿缺失后因多种因素造成骨组织的吸收,导致部分患者牙槽嵴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表现为牙槽嵴过窄、过低,局部凹陷等,从而降低种植体的成功率[2]。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其采用修复膜材料在骨缺损部位进行覆盖,将其与非手术组织隔离,为骨的再生提供空间和环境,将其应用于牙种植中能够帮助骨缺损部位修复再生[3-7]。GBR的合理使用扩大了种植手术的适应范围,提高了种植成功率,但不同口腔修复膜用于GBR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对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GBR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在山东省某口腔医院行牙种植患者90例,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基础性疾病,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口腔种植要求,种植牙周围骨量不足。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在实验前对本次实验目的及过程均有充分的了解,患者表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牙种植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牙种植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等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了术前常规检查、口腔X线片检查及CT扫描明确牙槽骨情况,了解牙列缺损情况、牙槽骨厚度和高度,采用OSSTEM种植系统(韩国)及Bio-Oss小牛骨粉进行牙种植。对照组选用钛膜材料(福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组选用海奥修复膜材料(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行牙槽嵴顶水平切口,且将唇侧黏骨膜瓣翻开,对牙槽嵴顶宽度进行测量,依据种植要求将种植体植入,骨缺损处植入Bio-Oss骨粉,按分组设计覆盖钛膜或海奥修复膜,两种材料均需要覆盖种植体边缘2.5~3 mm,复位,缝合黏骨膜瓣,术后嘱患者漱口2~3次/日,口服抗生素3 d,7~10 d后进行拆线。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显效,牙列外观正常,咀嚼功能良好,种植体稳定性良好;有效,牙列外观较好,咀嚼功能较好,轻微骨吸收;无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测量种植牙周围植骨厚度及骨密度:骨厚度通过使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骨密度通过 256排螺旋CT进行测量。③不良反应:术后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伤口裂开和修复膜暴露,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牙种植患者术后治疗显效和有效例数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种植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植骨密度和骨厚度比较 实验组牙种植患者植骨处的骨密度、骨厚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牙种植后植骨密度、骨厚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牙种植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牙槽骨骨量不足是临床上牙种植手术面临的一大挑战。牙种植能否成功主要由种植牙周围的牙槽骨骨量决定的[8],在临床实践中对于骨量不足的情况,主要通过使用骨组织代替材料进行GBR,根据材料来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组织工程骨、人工合成材料、同种骨及异种骨等。本研究使用与人体骨组织结构相似的Bio-Oss骨粉,骨粉植入种植牙周围组织后血管和骨细胞呈嵌入式长入,进而形成致密的骨组织,以增加牙槽骨的厚度和高度,有利于牙种植的进行。钛膜具有生物不可吸收性及无通透性的缺点,需要经两次手术才能完成治疗,易导致患者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钛膜具有强度高、不易成型的特点,将其弯曲时膜表面易凸起,其锋利的边缘易损伤种植牙周围的软组织和黏膜层,同时钛膜表面光滑,软组织较难粘附于其表面,从而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容易导致覆盖黏膜的裂开,因此钛膜在临床上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不高[9]。相比之下,海奥修复膜属于可吸收性生物膜,通透性良好,植骨区周围软组织较易粘附在其表面,并且利于缺损部位的骨粉的粘附和生长,促进新骨生成,其黏附性的特点也可帮助黏合新生成的骨组织与自体骨。该材料还具有保证空间结构稳定性、代谢产物安全无毒性、降解时间较长等优点,均能促进植骨的快速生长,使患者修复成功率明显提升,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本研究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钛膜和海奥修复膜,采用GBR技术对两组患者实施种植手术,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对种植牙修复的外观、牙齿稳定性、咀嚼功能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海奥修复膜进行GBR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钛膜组。牙种植GBR术后,海奥修复膜使成骨厚度增加(2.76±0.30)mm,而钛膜组增加(2.13±0.34)mm,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海奥修复膜组成骨密度也高于钛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海奥修复膜组的牙种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钛膜组也降低。

综上所述,海奥修复膜具有优良的引导种植牙周围牙槽骨再生性能,可以明显增加牙槽骨的厚度及密度,提高了口腔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因此,海奥修复膜在临床GBR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骨组织牙槽骨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青年人正常前牙牙根与牙槽骨位置的CBCT研究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切牙牙槽骨骨量的研究
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