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03-03吴虹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第二十小学834009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双龙洞课文阅读教学

吴虹(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第二十小学 834009)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实上,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读写不分家”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概述。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锻炼他们的读写技能。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现状分析

1.教师缺乏读写结合的意识

造成读写结合不能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是当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读写结合意识。当前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阶段的教材中提供的阅读课文内容比较简单,题型的难度设置也不大。此外,学生能接触到的课外阅读篇幅不长,数量比较少,得到锻炼的机会比较少。教师在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先从文章的字、词、句着手,要求学生会认、会读、会写出正确的词与句。纯阅读的环境使学生只会读、会默、会背,不会将阅读技巧带到写作中来。在这样的阅读模式下,读与写互不干涉,阅读无法发挥对写作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如果教师能够准确地掌握读写课程的技巧,将读写训练合理规划到一节课中,那么,学生的读写能力将会大大提高。但是,现如今的阅读教学不但没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没有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理念。

2.写作练习的频率较低,且相应指导较少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的写作作业布置不多。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对写作的指导也不够全面和深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读写结合的开展。例如,教师会在一个单元结束后布置一篇作文,将其作为周末作业;周一收上去后,批改也是采用写“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小学生是需要表扬和鼓励的,学习是由于外部的学习动机,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改进。综观小学语文的教学构成,阅读占了主导地位。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认识正确的字词句用法,锻炼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的教师为了应试,要求学生背范文。事实上,小学语文是以单元为主题的整体性教学,单元内部的文章是相互联系、一脉相传的。教师在单元作文批改的方式上,存在不精批、简单了事的问题,最终打出的分数无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很多学生能看到分数,却看不到自己的作文究竟在哪里失分。这样的做法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有的学生甚至为了更高的分数,盲目抄袭作文书的片段,这样的教学结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二、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策略

1.以读促写

陶行知在教授学生时,总是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他强调在生活中感悟。小学语文的写作也正需要这样的感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对教材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感悟。事实上,这也就肯定了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在进行备课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炼作者的文章框架结构,把阅读的课文作为例文,进行句段的仿写和训练。学会分辨不同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发现巧妙的构思技巧,最终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将突出的、好的写作手法恰当地运用到自身的作文中。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学生在完成双龙洞从里到外的布置结构学习时,总结出作者为了描写双龙洞的景色特点,采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表现双龙洞的奇观,最终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该次旅行的愉悦与满足之感。阅读到文章结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家乡某个特色景区或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进行描写,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景色的吸引人之处,表达自己的流连忘返之情。如果景中有人物的情感参与,那就是更好地融入生活了。同样,教师也可以把阅读材料作为“样本”,进行写作专题训练。最后,陶行知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文章阅读,理解行文的主旨,发现真善美,辨别是非,最终领悟做人的道理,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并且将这些思想渗透到日常写作中。

2.以写带读

在课堂活动中,读与写不可分割。通过“写”,可以带动“读”。一方面,回答相关问题时的“写”,可以为深层次的阅读指引正确的方向。例如,在教授统编版《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学生深层理解课文,设计“四个写”的活动:文章写到了哪几个节日?对这几个日子,老舍是不是平均用笔墨的?他着力描写灯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多,目的是什么?回顾全文,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这“四个写”的任务,实际上是四次阅读导向,使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语言魅力,从而对文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写”为“读”推进着深度。教师在提问技巧上需要把握,不能问一些无效的问题。为了留给学生独立、深入思考的机会,“写”也成为一个较好的方式。例如,在统编版《鲁滨孙漂流记》的课文节选中,问学生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看到“漂流”这样的字眼时,内心一致的情感是敬佩,觉得鲁滨孙勇敢。于是,笔者设置了“写”的任务:请你结合阅读材料的具体语句,写出他身上不少于三种品质。这时,学生纷纷细读文章,在课文中圈圈画画,写出的品质也逐渐多了起来:选择海上航行的勇敢,面对荒芜的场地的努力与聪明,面对岛上灾害的冷静与沉着,等等。在这样的读写活动中,学生读得更加细致,能够从材料中获得的感受也更多了,这就是以写带读的作用。

3.读写共生

“读写共生”指的是“读”与“写”是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这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会根据课文类型及其重难点,进行读与写比重的调整,他们在不同的文章中各有侧重点。例如,在统编版《少年中国说》教学中,抑扬顿挫地读完第一段后,要求学生根据本段生动的比喻展开想象,把画面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会写从东方升起的一轮红日,万道金光透过彩霞,潜伏的巨龙腾空而起,等等。这里主要以写为主,但写的灵感和理解来自原文阅读。写的收获,不仅包括写作知识,而且有创造未来的责任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读和写相互作用,巧妙结合,在课堂不断有新东西生成。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从语文教材中挖掘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读写结合的训练,最终达到理解行文,发现真善美,辨别是非,最终领悟做人的道理,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等目的。

猜你喜欢

双龙洞课文阅读教学
游金华双龙洞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我和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
背课文的小偷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脚步看风景
背课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