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探索

2020-03-03张晓丽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1305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换景教学做合一合一

张晓丽(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130500)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主张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引导者。而这种师生关系的转变需要围绕“做”展开,“做”是“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思想。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怎么做”决定了“怎么教”;从学生的角度看,“怎么做”决定了“怎么学”。通过“做”,让教和学两者交汇融合,实现“教学做合一”。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以实践为中心的“做”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只有以学生能做、会做为目的,小学语文教学才更有效果。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意义

1.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传送,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都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这一基础上。“教学做合一”改变了过去教师只管教、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更健康、高效地学习。当学生变为主体后,学生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更多的是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学会知识。会学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充分利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来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刚刚接受教育,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较为吃力,一些学生甚至会因此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过早地让小学生承受太大的学习压力,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真实可感的情境能够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教学做合一”理论就是将抽象的知识融入生活实践,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事与物。教师通过“做”,让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更容易被理解;学生通过“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消除对学习的畏惧。“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在获得丰富的知识的同时,产生学习兴趣。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教学做合一”理念改变了师生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与传统教学不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通过灌输式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接受和掌握情况,学习效果得不到及时反馈。“教学做合一”理念以学生会做、能做为目的,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而这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做合一”以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策略

1.合理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重视启发、引导。比如,教学小学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金华双龙洞是风景旅游景点。在小学课文中出现这样的课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使学生从小具备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问:你的身边有哪些文化古迹、景点?它们有什么特点?最吸引你的方面是什么?这些文化古迹、文化景点背后也有大量的历史名人故事,也可以问学生是否了解,并让学生尝试着讲述这些故事。讲述故事的过程无疑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创设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学习存在畏惧、躲避心理,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学缺乏认知情境,知识内容生涩、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有效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比如,《颐和园》一课会讲到“移步换景”这一写作技巧,但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坐在课堂里理解“移步换景”这一概念是比较吃力的。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户外,选择一个风景不错的地方,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并结合《颐和园》一文,讲解作者如何通过“移步换景”,写好每一处景色,从而让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写好自己看到的景色,理解和掌握“移步换景”的写作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将课本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形象,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体验,做到“教学做合一”,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3.倡导体验,融知于行,提升学习效率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不谋而合,都是倡导实践,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在行动体验中感知事物、理解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融知于行,触景生情,在环境中做到有感而发,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少,一些城市学生更是如此。在这种环境下,体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讲授《母鸡》《白鹅》《猫》等课文时,那些从来没有养过动物的学生很难体会到作者和这些动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养一些动物。当学生有了和动物相处的经历,对这类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更准确。

三、结语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会做、能做为目的,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给予教学上的帮助与引导,把生活引进课堂,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抽象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让“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换景教学做合一合一
人剑合一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