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书出版热下的冷思考

2020-03-02欧阳予婧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阅读实验

欧阳予婧

摘 要:立体书近年来在国内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出版力量,以其良好的互动性和空间感得到许多家长的青睐,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其华而不实,新颖的设计形式反而干扰了儿童的连续专注阅读。研究选择了同一本书的立体版和平面版两个不同版本,进行了对比阅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立体结构设计进行强调的信息促进了读者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同时干扰了读者对其他未强调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立体书;阅读;实验;插图效应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原创儿童绘本设计研究”(2018SJA0558)研究成果。

一、立体书出版热

早期,立体书被狭义地定义为翻开书页时可在页面上自动跳出三维空间造型的书籍,但不包括运用翻页、拉动、旋转等方式在平面图形上改变效果的可动书。现今立体书基本上泛指由于设计时加入纸工、纸技等部分,在翻阅时除了满足读者基本的阅读行为外,还可与书籍有进一步参与、互动的书籍。

具有空间感和互动性的立体书起源于欧美,在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电子出版物对传统纸质书籍的冲击,立体书以其无法被电子产品取代的立体感和互动性成为纸质读物出版市场的新亮点。在这种环境下,虽然立体书出版在国内起步较晚,市场认可度尚在培育之中,但也获得了国内不少出版社的重视,部分出版社已经在立体书出版和设计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其主要发展思路可以分为两种:

(一)引进国外销量较好的成熟立体书

例如接力出版社从英国尤斯伯恩出版公司引进的看里面系列立体书、未来出版社从英国童书出版集团Templar Publishing引进的趣味科普立体书系列,都获得了国内市场的接受和认可。

(二)积极发掘本土立体书出版题材、培育创作和设计人才

比如未来出版社出版的《大闹天宫》立体书(图1),根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动画电影场景改编,由袁秋乡撰文、闫红兵带领的太阳娃团队设计立体结构,书一面市就获得了业界的一片好评;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好好玩·神奇的生命立体书》《好好玩·立体环球之旅》《好好玩·立体互动经典童话绘本》等作品,展现出了周美强、胡巧玲、七色王国团队等本土创作者的实力。

总体而言,我国立体书出版虽仍然处于代工生产阶段,但探索性的立体书出版已经开始起步,并逐渐成为一股重要的新兴出版力量。

二、立體书的销量困境

但是,由于立体书加工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因此售价相对于普通绘本而言也较高,其销量常常远低于同样知名度的普通平面绘本,许多立体书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困境之中。笔者就此问题曾对部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大部分被访人员认为,立体书在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促进儿童统感发育、增进儿童对于内容的理解方面均有优势,其销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售价较高,家长舍不得花钱购买。

为证实这一猜测,研究团队在书店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家长对立体书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认为立体书有利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太考虑价格因素;第二种认为立体书虽然有趣,但性价比较低,“在书店翻翻看看就差不多了,不值得买回家”;第三种认为立体书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对于孩子的阅读培养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如果说前面两种观点和出版社从业人员的预计相契合的话,第三种观点则反映出了“买方心理”尚未被“卖方”注意到的一面。持最后这种观点的家长认为立体书华而不实,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推拉、弹出等结构设计和画面效果变化上,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沉下心来阅读内容,干扰了孩子的连贯阅读过程,反而影响了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验研究的理论背景

那么立体书在阅读中到底是促进了读者对内容的理解还是干扰了读者阅读的过程呢?这个问题目前尚未有研究者给出回答。不过,国内外学者对插图在阅读中的作用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探明这一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参考: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注意聚焦假设” 论者认为插图干扰了阅读过程,插图的出现成为与正文信息争夺注意的对手,因此插图被认为是阅读学习的干扰因素。而以唐纳德为代表的心理语言学派则认为阅读插图提供了上下文的信息, 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也有学者提出“动机理论”,认为插图之所以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是由于插图引起了读者对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促进积极思维,从而使读者花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阅读材料,更深入、持久、努力地去进行语义加工。

后续的学者们在此争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许多的实验和论证,最终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插图究竟是干扰阅读还是帮助阅读需要分情况来看待,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字因素(文字材料的难度和性质)、插图因素(插图的美观、清晰程度)、插图和文章的相关程度、插图和文章的编排关系、阅读者的年龄以及认知能力等。

四、实验设计

(一)实验设计思路

立体设计究竟是干扰阅读还是促进阅读这一问题,也可以参考研究者对插图在阅读中的作用的研究思路来进行对比实验。插图实验一般采用同一个材料的有插图版和无插图版来进行对比,立体设计的研究也需要同一个材料(插画和文字内容一致)的平面版和立体版,我们把常规的在平面纸张上印刷文字和图画的版本称为平面版,把在书页中加入三维或互动结构的版本称为立体版。

选择同一认知水平范围内的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阅读立体版绘本,对照组阅读平面版绘本,然后观察两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其阅读时长、读完全书的比率、再次阅读的可能等数据。读完之后请读者完成一份根据该绘本内容编制的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到绘本的立体化设计是促进还是干扰了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阅读素材筛选

经过实地走访实体书店,从网络平台(当当、亚马逊、京东、淘宝等)购买,去图书馆、绘本馆借阅等方式,研究团队搜集到一批包含有立体版和平面版的绘本。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笔者根据以下原则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对比绘本素材进行了筛选:两个版本均为中文版;文字篇幅和内容基本一致;图画稿基本一致;故事内容以读者不熟悉为佳;篇幅不宜过长;有一定的情节变化,适合儿童理解和记忆,便于编制问卷。

综合以上原则筛选后,最终选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比得兔的故事立体书》、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小兔彼得的故事》作为对比实验材料。这部作品是欧美家喻户晓的名著,但国内接触到完整故事的读者并不多。其篇幅较短,能在20分钟之内阅读完毕,同时情节较为生动,扣人心弦,讲述了一只小兔子误闯进一个菜园,差点被菜园主人抓到的故事。其文字内容和图画均由波特小姐一人完成。

(三)问卷设计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问卷中的题目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为平面版中通过文字和图画进行了表现,而在立体版中又通过立体结构进行了重点强调的信息,如“白猫静静地坐着,一动也不动,只有她的尾巴会时不时地动一下”这一段文字,平面版的图画中有一只白猫坐在水池边的场景,而在立体版中则不仅有相应的文字和图画,还可以通过一个纸杆拉动白猫的尾巴,使它的尾巴可以像文字描述中提到的一样上下摇晃。

第二类题目为在两个版本中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表现的信息。立体书作为一本纸质的书籍,受篇幅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每一个信息都通过一个纸艺结构去进行强调,因此大多数信息仍然和平面版一样,是依靠文字和图画进行表达,这一大类中又分为三个小的类别:

1.只在文字中体现的信息。

2.只在图画中体现的信息。

3.在文字和图画中均进行了体现的信息。

五、实验实施过程

据笔者在书店和网络的前期调查显示,除了一些成年爱好者和发烧友之外,立体书的主要受众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一年级儿童阅读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避免受到家长、老师的影响以及受到儿童本身识字量的影响,保证其独立阅读能力和独立答卷能力,因此实验选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小学生中进行为佳。出于实验组织的方便性和可操作性,实验在南京市某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级共122人中进行,受试读者的年龄区间7~8岁,实验时间为学校晨读时间。每个班级配备7~8名调查员协助,每4名读者由一名调查员负责发放书籍、记录读者性别、再次阅读的次数、阅读时长,收回书籍,并发放和回收问卷。

六、问卷结果分析

实验共收回问卷122份,平面版和立体版各占一半,均为61份。其中有6份问卷在被试合格性筛查题目“在阅读本书以前,你是否熟悉今天阅读的这个故事”中回答“是”,因此列为无效问卷。剩下的116份合格问卷中,阅读立体版的59份,阅读平面版的57份。

(一)阅读时间

平面版的阅读时间平均为8分45秒,立体版的平均阅读时间为11分22秒,立体版的阅读时间明显长于平面版,说明读者对立体版的兴趣持久度更强。

(二)重复阅读率

我们把读完全书后又重新打开书本进行阅读称为重复阅读,阅读平面版的57人中,共有9人读完后又翻开书阅读了书中部分内容(该数据由调查员负责观察记录),而立体版则有29人看完后再次打开书,其中绝大多数是去研究摆弄书中的可动结构。也说明读者对立体版的阅读兴趣更为浓厚。在答卷结束后,被随机分配阅读平面版本的读者主动要求要再阅读立体版的人很多,而已经读过立体版的读者没有人再要求阅读平面版。

(三)整体答题正确率

1.从不同版本的整体答题正确率来看

阅读平面版的读者所有题目的答题平均正确率为68%,阅读立体版的为65%。平面版的正确率略高于立体版,这一点与观察到的读者阅读兴趣情况背道而驰,说明花费了更多时间并反复阅读书本的立体书版本读者在回答问卷时反而答对题目更少。

2.从具体题目类型上来看

立體版的读者在第一类题目(图画+文字+立体结构)中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平面版的读者,说明通过立体结构设计进行强调的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了图文信息,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水池边的白猫哪个部位会时不时地动一下”的问题,立体版中选择正确答案“尾巴”的读者占80%,而平面版中的读者为71%。但是阅读立体版的读者其他三种类型的题目(图画+文字、文字、图画)的答题正确率反而比平面版低,说明立体结构设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干扰了对其他未强调信息的理解与记忆。

3.不同性别的答题正确率

虽然许多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不同性别在认知水平、动作发育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从本次实验的不同性别答卷正确率来看,不管阅读的是平面版还是立体版,男生和女生各类题型的答题正确率均没有明显区别。

七、研究结论和探讨

从本次实验的结果来看,对于7~8岁的儿童而言,绘本的立体化设计增强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延长了阅读时间,通过立体结构设计进行强调的信息促进了儿童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同时干扰了儿童对其他未强调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萨缪尔森的“注意聚焦假设”理论,反对了“动机理论”。因为按照“动机理论”,如果立体结构设计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动机,从而全面地提高了读者对所有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话,那么读者不仅应该在立体结构强调的信息中得分更高,对于其他未经强调的信息也应当得分高于平面版。

当然,受研究者条件所限,本次实验的被试来自同一个学校,属于同一个年龄段,实验素材也仅选取了一个故事的两个不同版本。在改变实验目的、实验素材、被试所属地区、年龄阶段、认知水平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能得到怎样的实验数据和结论,尚不能确定。比如说,对于0~6岁的学龄前儿童而言,空间感和互动性很强的立体书是否能促进儿童空间感建立、触觉发育、精细动作发育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论证。

从以上研究结果来看,前文提到的家长对于立体书的反对确实有一定道理。而对于出版社和内容创作者而言,针对立体书在孩子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选题、设计上应做仔细论证,比如说,开发科普类等知识点较为零散的立体书籍较为贴合立体书的优势,而对于连贯性的、故事性的题材则在出版中应慎重开发立体版。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3).

[3]洪缨,李朱.中国立体出版物的发展研究及其前景展望[J].出版广角,2011(8).

[4]董世斌.立体书出版发展现状与前景探析[J].中国出版,2014(5).

[5]秦勇.我国儿童触觉类图书的发展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6(12).

作者单位:

江苏开放大学

猜你喜欢

阅读实验
色彩实验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