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2020-02-28万小松杨纪才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1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

万小松 杨纪才

摘要 目的:探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1-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术前2h内口服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300.mg氯吡格雷,于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mg/d)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在PCI术中通过鞘管侧管注入肝素钠(100U/kg)。观察组在实施PCI术前30min内经静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在开始前5min内,按照10μg/kg的剂量,以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入,将血药浓度维持在0.15μg/(kg*min),持续泵入24~36h,术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持续3~5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h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级患者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级患者比对照组少,3级患者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TMPG灌注2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G灌注1级患者少于对照组,TMPG灌注3级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灌注情况,并且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进而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故抗血小板聚集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步骤[1]。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3~84岁,平均(54.7±8.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8~82岁,平均(53.7±9.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在进行PCI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镇静以及吸氧等常规处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所有患者在术前2h内口服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300mg氯吡格雷,于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mg/d)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在PCI术中通过鞘管侧管注人肝素钠(100U/kg)。观察组在实施PCI术前30min内经静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在开始前5min内,按照10μg/kg的剂量,以静脉推注的方式注人,将血药浓度维持在0.15μg/(kg.min),持续泵入24~36h,术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持续3~5d。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hCK-MB水平及术后TIMI分级、TMPG灌注分级、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2hCK-MB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2hCK-MB水平为(52.5±4.6)U/L,对照组为(57.9±5.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分级情况比较:观察组1级1例,2级2例,3级37例。对照组1级3例,2级10例,3级27例。两组1级患者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级患者比对照组少,3级患者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PCI术后TMPG灌注分级情况比较:观察组灌注1级0例,2级3例(7.5%),3级37例(92.5%)。对照组灌注1级4例(10%),2级8例(20%),3级28例(70%)。两组PCI术后TMPG灌注2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G灌注1级患者少于对照组,TMPG灌注3级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出现新发心肌梗死1例(2.5%),顽固性心绞痛1例2.5%),死亡1例2.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出现新发心肌梗死5例(2.5%),顽固性心绞痛6例(15%),死亡4例(1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治疗手段是支架植入术凹。但PCI术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进而使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最后形成血栓。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提高PCI术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刊。替罗非班属于第三代血小板膜GPIIb/IIa受体拮抗剂之一,它可以有效抑制PLT的黏附聚集,从而对血栓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2h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级患者比对照组少,3级患者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G灌注1级患者少于对照组,TMPG灌注3级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灌注状况,并且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卞秋武林海龙,张双月,等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5,32(9):786-789.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393.

[3]戴晓萍.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J].安徽医学,2016,34(8):1145-1147.

[4]金卫东,刘艳宾,王鹏飞.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后左心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6,6(1):25-27.

[5]叶海波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55-156.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