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康复护理对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的疼痛改善及预后影响

2020-02-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脊椎微创康复

刘 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作为外科疾病的一种,脊椎损伤在临床诊疗中很常见,腰腿酸痛、肩颈疼痛、走路不稳通常是它的临床表现,因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曾经有文章指出,采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脊椎微创手术患者的疼痛和并能进行预后。就此,笔者选取我院的164个脊椎微创病例,分别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随后比较其VAS的评分和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所包含的164例脊椎病患,均是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了脊椎微创手术,依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4岁~7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49.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24岁~7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48.5岁。通过年龄、性别的比较,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维持好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另外遵循医嘱进行药物康复。

研究组则采用康复护理,其内容包括:(1)进行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在术前与病人主动友好地进行沟通,以得知病人疼痛的部位等具体情况,并综合评估病人疼痛性质,同时可以通过让患者看电视、阅读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此外,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仔细分析其心理状态,了解其不利情绪,如焦虑、恐慌等等,随后用专业手法加以心理干预。(2)术中护理:在安抚病人情绪的同时,引导病人进入手术的准备状态,指导其做好主刀医生和麻醉师的配合工作。(3)术后护理:由于患者进行了微创手术,那么术后饮食就需要注意,饮用水的喂食应在术后两小时,并且适当少量,在术后6小时方能安排患者进食食物,并且食物应该富含营养,即患者康复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钙质等,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搭配,以免引发另外的病症。在静脉输液时,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00毫升,并且无需对留置针进行处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护理工作应该尽量在白天进行,而且还要适当控制家属陪床以及探视人数,目的是减少对患者休息的影响。术后,患者会有不可避免的创伤疼痛,医护人员和家属可以适当与病患交流,亦或是让患者阅读、听音乐,以分散注意力,减少疼痛刺激。另外,若疼痛超过生理承受范围[1-3],可以遵医嘱进行药物止痛。术后初期的简单运动也是尤为必要的,可以在家属的协助下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翻身、抬腿等动作,在恢复后期,可以鼓励患者下床走动,进行低强度的锻炼,但是锻炼不宜过久。此外,适当的身体按摩也会给患者康复带来有利影响。

1.3 观察指标以及判断标准

(1)采用VAS对患者的疼痛强度进行综合评估,分值由0至10分,分数越低,那么就表示疼痛的强度就越低。

(2)综合评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康复护理效果,效果分为三个等级。第1级:在手术完成后三个月,患者无明显痛感,脊椎与腰椎功能恢复完全,可以进行自由活动。第2级:在手术完成后三个月,患者基本恢复脊椎与腰椎功能[2-4],虽然活日常活动受限,但基本能够自理生活。第3级:在手术完成后三个月,患者生活难以自理,脊椎与腰椎功能受限严重。

2 结 果

2.1 VAS评分对比分析

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护理前VAS评分为(7.23±1.03)分和(7.42±1.12)分,在进行护理之后,实验组VAS评分为(5.37±1.23)分,对照组VAS评分为(6.32±1.05)分。数据表明,两组VAS在护理之前较护理之后评分低,并且实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5-7],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t=3.526,P<0.05)。

2.2 护理效果对比

实验组中第1级62例,占比74.31%,第2级16例,占比20.81%,第3级4例,占比4.88%。对照组中第1级50例,占比61.98%,第2级14例,占比16.07%,第3级18例,占比21.9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78.05%。

3 结 论

脊椎微创手术得到广大医患的接受,凭借的就是其恢复快、创伤小的特点。但是由于疾病位置的特殊,患者在术后通常会在脊椎和腰椎承受巨大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推出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恢复,能够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对患者进行疼痛缓解[8-10],以及康复饮食、训练,可以较常规护理更快地推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综上所述,对于进行脊椎微创手术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疼痛,同时更好地实现预后。

猜你喜欢

脊椎微创康复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