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联合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儿科护理见习中的应用

2020-02-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儿科导图病例

刘 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临床见习是护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通过见习护生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因此必须要保证临床见习带教的质量。但见习时间短,护生没有接触过临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对薄弱[1],过程困难重重[2]。应用思维导图可提高护生短时间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护生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增强护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促进护生主动去掌握临床专业知识。本文探究在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联合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对照组的30名护生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先由带教老师在见习前帮助护生复习儿科护理相关知识,再下临床集中在患者床旁进行典型病例的讲解。试验组的30名护生采用思维导图联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实施步骤为①复习理论:先由带教老师引导护生复习理论,再将理论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发放给护生;②选择典型病例:提前跟患儿和家属沟通,让患儿配合体查,家属配合问诊。③采集病史:每个小组由5名护生组成,每组负责1个病例,借助思维导图辅助床旁采集病史和问诊。④补充讨论:采集病史后,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以及利用思维导图补充讨论病例,标注关键词,列出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⑤宣教指导: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管床护士在床边监督并对护生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指导;⑥讨论总结:全部小组集合,补充好思维导图,对各自的病例进行小结,其它组员可提问,最后带教老师做总结。

1.2 效果评价

1.2.1 书写护理病历

见习结束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护生均需按护理程序完成1份护理病历,交由同一位带教老师批阅。区别在于对照组每名护生均需独立完成1份病历(共30份),试验组则以小组为合作单位,共同完成1份病历,共6份。两组成绩均取平均分。

1.2.2 考核见习内容

根据见习内容和目标编写试卷,题型及所占分数: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简答题20分、病例分析判断题10分,病例分析问答题20分。闭卷考试时间为90 min。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护生病例书写和理论考核的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满意度,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比较(±s)

组别 人数 病例书写 理论考核 满意度对照组 30 87.50±3.51 87.41±3.86 91.76±3.04试验组 30 91.31±2.18 90.51±2.91 94.06±1.75 t值 5.26 3.89 3.76 P值 0.00 0.00 0.00

2 结 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护生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护生的病历书写成绩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超过90分,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在以往的见习带教中发现很多护生对患儿问诊和评估时提出的问题比较散乱,难以抓住重点,耗费的时间长,导致家属不耐烦。而且受时间的限制,老师在下临床前要将儿科理论知识和评估技巧传授给学生,往往事半功倍,收益甚微,而利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地记忆和提取相关信息,增强学习效果。评判性思维能力差是大多数护生的弱点[3],在补充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护生需要不断思考、修改和归纳,这可以增强思维的层次性、条理性和联想性;同时与他人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护生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充分掌握病例的信息,促进护生主动去掌握临床知识,为后期的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应用思维导图联合合作学习教学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本教学法中学生变成了教学的主体,增强了参与教学的意识,并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而老师则是提出问题和引导正确答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了解,提高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应用思维导图联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见习带教中不仅能提高学生满意度及临床思维综合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儿科导图病例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病例”和“病历”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圆梦儿科大联合
第6章 一次函数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