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江县强措施抓落实 全力推进就业扶贫

2020-02-23张勇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通江县贫困家庭劳务

近年来,巴中市通江县就业扶贫工作围绕“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目标,持续增添工作举措,加大创业扶持,促进就业转移,落实奖补政策,努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了稳就业促增收。

抓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通江县人社局、就业局分别成立了就业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推动机制,落实专人专班负责,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每年组织召开乡镇和培训机构就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专题安排布置年度就业扶贫工作。制定出台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扶贫专项方案等文件,下达就业扶贫工作目标,明确任务时间节点,从制度上保障工作开展有序有力。通江县人社局成立了7个就业扶贫工作业务督导小组,深入乡镇指导业务开展,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就业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抓基础底数,确保对象精准。健全县、乡镇、村社“三级联动”推进机制,组织工作队开展贫困家庭人员调查核实、整理工作。根据“全员登记、一村一册、乡镇入库、分级汇总、全县集中”的原则,建立健全了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和贫困家庭劳动力基础信息等“五个名单”。按季做好数据动态更新管理,做好与“六有”大数据平台的比对复核,确保贫困劳动力信息准确真实。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5.69 万人全部纳入了就业帮扶,已实现转移就业4.6 万余人。

抓技能培训,增强“造血”功能。依托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以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按需培训、精准实施、实用有效的原则,针对贫困劳动力技能需求和培训愿望,按照“政府+企业+学校”的“三方合作”培训模式,通过集中授课与分散指导相结合,把种植养殖等培训课堂延伸到乡镇、村社,送到农家院户、田间地头,让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能提高就业技能。创新开展“培训+招聘”新模式,培训结业之际,“组织一批用工单位,收集一批岗位信息,举办一场微型招聘会”,帮助学员实现培训后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就业扶贫培训239 期10299 人次,兑现培训资金1146.56 万元,实现培训后转移就业4500 余人次。

抓转移就业,促进劳务增收。依托域外劳务基地,加强省际劳务协作,促进贫困劳动力有序向省外转移,提高劳务对接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稳定性。鼓励县内企业和经营主体吸纳贫困人员就业,落实吸纳就业补贴。与明达实业、黄大姐家政等企业签订劳务合作协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荐贫困人员就业。2016年以来,通过域外劳务基地联络处组织带动、接纳安置通江籍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7600 余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到东部省份就业4.85 万人次,兑现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10.06 万元;兑现95 家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80.8 万元;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扶贫招聘活动35 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1.5 万余人次。

抓产业扶持,拓宽增收渠道。根据“产业促就业、就业促脱贫”的总体思路,围绕“4+X”产业发展,按照“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要求,大力推进以菜园、果园、药材园、养殖园、加工园为主的“五园”经济。鼓励和支持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发展产业,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贫困户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贫困户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创业成功的贫困户带动周边贫困家庭发展产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目前,累计兑现贫困户创业补贴283 万元,为自主创业的贫困户发放创业贷款307 万元,实现贫困户创业并带动贫困人员就业600 余人。

抓载体建设,强化示范带动。根据“一村一就业扶贫站点”“一村一主导产业”“一村一电商平台”的“三位一体”就业扶贫模式,打造就业扶贫示范村26 个;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打造就业扶贫车间7 个,兑现奖补资金14 万元;引导和支持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80 余人,认定就业扶贫基地19 个,兑现奖励95 万元。

抓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兜底保障。不断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开展零就业贫困家庭情况统计工作。结合农村实际需求,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按照救急救难原则,安置贫困劳动力,按标准兑现岗位补贴。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全县通过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0532 人次,兑现岗位补贴3705.06万元。

猜你喜欢

通江县贫困家庭劳务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通江县:创新推行“培训+”模式 助增技促就业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通江县:扎紧制度“笼子” 筑牢居保基金“防线”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