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贾孟辉教授耳廓区域皮下平行透刺止痛法

2020-02-17王娜琳李占涛左艳丽冯佳婷马玉玮贾戌生贾孟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耳廓皮下耳穴

王娜琳,李占涛,左艳丽,冯佳婷,马玉玮,贾戌生,贾孟辉★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2.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0 引言

导师贾孟辉教授系宁夏第二批名老中医,银川市“首届凤城名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及教学研究30 余年,诊疗经验丰富,常常运用中医中药、针灸(平刺法、头皮针、耳针)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诊疗,颇有造诣。导师认为,耳针法操作简单、见效快,且常用的穴位及针刺法易于掌握运用,故通过长期临床经验不断观察总结出了一套简便有效的诊疗方法,现就其耳廓区域皮下平行透刺止痛法论述于下。

1 耳廓区域皮下平行透刺止痛法

《灵枢·口问》篇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其意即指耳与十二经络均相联系,其中,十二经络中手、足三阳经分布循行于耳,手、足三阴经又与手、足三阳经表里相连,因此,耳是人体脏腑重要的外相,通过对耳穴所在相应内脏经络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正如张颖清先生提出的全息学说[1,2]所认为的一样,其证实人类的耳朵是人体的一个缩影,耳包含整个人体的生理、病理所有信息[3],耳穴不仅可以治疗疾病,同时可以进行诊断、预防疾病[4],并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起到镇痛作用[5,6]。常见的耳穴疗法包括耳穴压豆法、耳穴埋针法、耳穴放血法以及毫针法、皮内针等[7],但通过临床应用发现,以耳穴压豆、耳穴毫针法针刺穴位的“以点为主”式疗法进行常见疼痛疾病的治疗往往效果不稳定,经过导师不断的摸索及查阅文献、资料发现,以耳廓区域皮下平行透刺法进行“以区为主”的治疗一些临床常见疼痛症的时收效颇佳,故对该法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如下。

2 耳穴分区定位--即现代医学理论耳部脏腑反应区

2.1 分区定位

现代医学对耳穴的脏腑定位源于1957 年法国Nogier 博士提出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8,9],后我国于2008 年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GB/T13734-2008)。故本文所述耳穴定位依据国家标准定位执行。

导师通过长期的临床摸索实践及对耳部的取穴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将其主要划分为几个区域(见图1),外侧耳轮区软骨侧为上肢、皮肉侧为肌肉,对耳轮上下脚区域为下肢;耳屏后即为呼吸系统,沿至对耳屏区域(即耳甲腔内);耳甲艇内为脾胃系统;三角窝内为妇科生殖系统,以及主管交感神经的神门穴。

以上通过区域划分的穴位记忆法实用性更强、且结合区域皮下平行透刺法更简单便捷易于掌握和运用。

2.2 分区论治

耳廓区域皮下平行透刺止痛法之治疗优势即在其以耳之分区进行选穴辨证治疗。如图1 所示,耳廓区域中对耳轮、对耳轮上下脚区域软骨部分对应相应上下肢的骨骼关节,患者四肢关节疼痛的可取疼痛部位相对应的该区域进行皮下平刺,同时各左右旁开1 毫米进行平行平刺(如图2、3、4 实例所示)。软骨旁皮肉侧则与相应的上下肢的肌肉对应,治疗时选取疼痛对应的皮肉区域进行针刺。例如,肩臂痛的患者,考虑其以肩部的肌肉疼痛为主,故选取同侧耳的外耳轮肩关节处进行皮下针的平行透刺法,以针刺激其上肢区域,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若患者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疼痛的,依据脏腑辨证定位后取相应耳穴脏腑对应区域施针,同时联合神门穴施针进行治疗。如患者因胃脘部疼痛不适就诊的,考虑是因脾胃系统疾病引起的,则依上法选取耳部耳甲艇区施针,同时针神门穴以止痛。若因颈、腰、胸椎体关节病变引起的疼痛,则依法取耳部相应穴位,并区该累疾病引起肢体疼痛的相应的肢体穴位进行施针,针法皆如前,行下平行透刺之法。

3 耳廓区域皮下平行透刺法的操作方法及主治痛症

皮下平行透刺法是指运用毫针进行耳部穴位的皮下透刺法,同时以2-3 根毫针沿皮并行平行刺入,刺入深度约0.5-1 寸,每两针间距约1-1.5mm,刺法类同耳穴沿皮透穴刺法,是用毫针沿着皮下与皮下软骨之间通贯该穴区全程的毫针刺法[10]。该法适用于耳廓、二轮、及上下角部位,即以耳廓区为主,可以治疗四肢关节疼痛及颈椎、腰椎病变等引起的疼痛。且与耳针直刺法相比较,沿皮透穴刺法对多种外周神经痛有更好的快速镇痛效果[11,12]。

导师认为,通过辨病辨证后对区域穴位以沿皮平行透刺法进行区域(以带、以面为主,而非一个点)的刺激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即“以区对区”,而非“以点对点”,且该方法已有不少临床医家[13-15]认为并证实其治疗腰椎、颈椎疼痛等效果优于普通的耳针直刺法,其观点与导师的观点经验不谋而合。

4 病案举隅

患者李某某,女,57 岁,右下肢外侧皮肤麻木不适1 月余,入夜尤甚,师以毫针刺其右耳之腰椎、腰骶椎、膝、髋四穴,沿皮下向耳前上位方向皮下深刺半寸许(见图2),嘱患者再次感觉腿部麻木之感,述能减轻,并同时辨证开方与中药汤剂调服。患者贾某,女,24 岁,右肩部疼痛1 周,伴怕冷,梦多,师以毫针刺其右耳之神门、上肢部位穴(见图3),沿皮下深刺,痛顿减。患者曹某,女,51岁,腰痛,查腰椎CT 提示腰椎退行性变,腰4-5 椎间盘突出(外侧型),刺其左耳(见图4)。

图2 患者李某某

图3 患者贾某

图4 患者曹某

综上所述,贾孟辉教授提出的以耳廓区域为主的皮下平行透刺止痛法是一种基于传统常见的耳穴毫针刺法止痛治疗基础上提出的,并参考耳穴沿皮透穴刺法进一步提出的皮下平行透刺法,临床用于治疗腰椎、颈椎等脊柱病变引起的各种椎体疼痛、四肢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且起效迅速,经济实用,易于被患者所接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疼痛等症状的缓解,同时其更多的相关刺法及主治病症有待进一步探索,值得提倡推广。

猜你喜欢

耳廓皮下耳穴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搓耳
——护肾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奇思妙想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