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CT 鉴别诊断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

2020-02-17孙立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脂肪瘤肾癌平滑肌

孙立峰

(通化市中心医院CT 核磁科,吉林 通化)

0 引言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主要成分包括成熟脂肪细胞、索性平滑肌细胞以及异常厚壁血管组成,进行CT 检查时由于脂肪含量多极容易进行鉴别[1]。而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于脂肪含量少甚至不含有脂肪,进行CT 诊断时脂肪密度不明显,极难与肾癌进行区分。 肾癌是由肾小球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增长速度非常快,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这两种肿瘤疾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尤其在中青年群体中比较多见,并且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2]。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常用核磁共振技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诊断,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3]。增强CT能够清晰识别体积小、数目小的肿瘤细胞并通过识别病灶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肿瘤良恶性的判断。因此我们选用增强CT 进行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癌的区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被诊断为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及肾癌的患者影像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患者满足条件包括具有完整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资料,均经过增强CT 检查,肿瘤的良恶性均经过穿刺或者手术进行了病理学证实,排除进行过肾脏手术或者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其他部位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本次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根据影像资料分析将患者分成脂肪瘤组和肾癌组,其中脂肪瘤组有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24 例,平均年龄范围为(45.43±1.97);肿瘤位置分布情况为左肾28 例,右肾26例;肾癌组有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4,平均年龄范围为(46.78±2.14),肿瘤位置分布情况为左肾15 例,右肾19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测分布相比,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3),居于可比性。

1.2 增强CT 检测方法

设备设置参数为管电压120kV、电流mA、重建间距为7.5mm、层厚8mm。首先进行双肾平扫,而后进行增强扫描时,用高压注射器于患者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的对比剂碘海醇,浓度为300mgI/mL,流速为2.5mL/s,剂量为1.5mL/kg。药物注射之后延迟25 秒进行实质期扫描,延迟60 秒后进行皮髓期扫描,延迟150秒后进行排泄期扫描。

扫描结束之后短期内观察患者对对比剂是否有过敏反应,并叮嘱患者多饮水,及时排泄对比剂。

1.3 观察指标

对比脂肪瘤组和肾癌组的影像学图特征,包括肿瘤最大直径以及常见的CT 特征如钙化情况,杯口征、假包膜症、劈裂征,边界模糊,肾外转移以及延迟强化等等,比较两组患者的CT 值以及检测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之间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肿瘤大小比较

通过对CT 检查图进行分析可知脂肪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39.45±15.43)mm,肾癌组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为(69.54±17.66)mm,肾癌组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肿瘤大小比较

2.2 两组患者CT 影像学特征对比

通过对CT 检查图进行分析可知,脂肪瘤组的常见影像学特征如钙化情况、杯口征、假包膜、劈裂、边界模糊、肾外转移、延迟强化例数均低于肾癌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T 特征比较

2.3 两组患者CT 值比较

通过对CT 检查图进行分析可知,脂肪瘤组平扫期、皮质期、实质期CT 值均高于肾癌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3 两组患者CT 值比较

3 讨论

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主要特征是富含脂肪,但是有部分脂肪瘤脂肪含量很少,进行常规CT 扫面时仅能够呈现软组织密度,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肾癌早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当发展到中晚期时可能会由于肾功能不全而出现血行转移[4-5]。增强扫描通过静脉给予水溶性造影剂后进行扫描,能够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组织之间的密度差,提高病变组织的识别率。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由于病变组织的血管丰富、血流较缓,血脑屏障被破坏,造影剂容易进入病变组织而是组织密度增加[6-9]。因此增强CT 扫描与常规CT 扫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在本研究结果中肾癌组的肿瘤直径,钙化情况、假包膜症发生率、杯口症发生率、劈裂症发生率、边界模糊、肾外转移、延迟强化以及CT 值均明显高于脂肪瘤组,并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说明脂肪瘤和肾癌患者的肿瘤影像学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脂肪瘤肾癌平滑肌
大蒜素抑制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ALOX15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瘦素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及ROS表达的影响
ANO1抑制剂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脂肪瘤,留还是不留
脂肪瘤多为良性但长这里要谨慎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自噬与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