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麻醉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产妇的效果观察及VAS 评分影响分析

2020-02-17叶芸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疼痛感

叶芸

(武汉市江夏区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湖北 武汉)

0 引言

分娩过程中产生疼痛感是十分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研究资料显示,大多数产妇分娩疼痛感较难以忍受,而剧烈的分娩疼痛感会引发母体与胎儿内环境紊乱,有效控制产妇的分娩疼痛感可以为其营造无痛又安全的分娩环境,因此,实施分娩镇痛十分有必要,但是,镇痛的实施必须要考虑到胎儿与母体的健康安全[1-2]。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为纯左旋式异构体,能够起到显著的麻醉效果,并且毒性作用较低,众多资料显示[3-4]:罗哌卡因对产妇子宫与胎盘血流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且不会显著影响新生儿,实施效果显著,但是,不同浓度下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还是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分析硬膜外麻醉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产妇的效果观察及VAS 评分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定60 例足月初产妇,时间选择于: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均在分娩过程中予以硬膜外麻醉,随机数字编号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组内30 例产妇患者年龄22~32 岁,平均:27.77±2.11岁;体重60~100kg,平均:76.66±10.12kg;孕周38~42 周,平均:39.99±0.12 周。研究组:组内30 例产妇患者年龄21~33 岁,平均:27.65±2.09 岁;体 重61~102kg,平 均:76.53±10.09kg;孕 周38~41 周,平均:39.56±0.11 周。

纳入标准:(1)符合阴道自然分娩条件;(2)单胎;(3)产妇与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此次研究过程与主要实施目的。排除标准:(1)严重产科并发症;(2)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不强,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0.2% 浓度罗哌卡因,研究组实施0.15% 浓度罗哌卡因。

所有产妇均在第1 产程开放静脉并吸氧,对各项指标进行常规监测,取得右侧卧位,常规消毒与铺巾,在L3~4 间隙处麻醉。

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成功之后,置管3cm-6cm 并固定;将浓度1%利多卡因(3mL)作为实验量,并对其观察至少5min,没有局部药物重度症状后将1ug/mL 芬太尼与0.2%罗哌卡因混合药液(10mL)将其注入其中,平面控制在胸10 之下,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泵相互连接,以10mL/h 作为背景量的速度泵入硬膜外腔[5-6]。

研究组:方式与对照组一致,药物浓度不同,其中罗哌卡因浓度为0.15%。

所有产妇患者的自控镇痛背景量均为6mL/h,PCA 量为5mL/ 次,锁定间隔的时间是15min,产妇宫口开至9cm 左右时即可,待胎儿分娩之后将6mL 混合液注入其中,并对产道与会阴部位缝合[7-8]。

1.3 观察指标

对组间镇痛后30min 的VAS 评分、罗哌卡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率、呼吸抑制率)进行指标对比。

VAS 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进行评定,0~10 分,分数越高则疼痛感越难以忍受。

1.4 数据处理

此次研究所涉及相关数据资料(组间镇痛后30min 的VAS 评分、罗哌卡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率、呼吸抑制率)指标)均归于SPSS 21.0 系统进行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类型采用专业性检验方式(T 检验与卡方检验)进行检验,P<0.05 则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镇痛后30min 的VAS 评分、罗哌卡因用量指标对比

就研究组而言,其镇痛后30min 的VAS 评分、罗哌卡因用量指标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见表1。

表1 镇痛后30min 的VAS 评分、罗哌卡因用量指标对比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率、呼吸抑制率)指标对比

就研究组而言,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率、呼吸抑制率)指标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率、呼吸抑制率)指标对比

3 讨论

分娩疼痛感是极为复杂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大多数女性一生中经历最为剧烈的疼痛感;有研究资料显示,分娩疼痛仅次于烧伤痛;目前,存在产妇惧怕疼痛感而提前选择剖腹产进行妊娠终止,导致我国的剖腹产率逐年上升,远远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盐酸罗哌卡因属于常见局麻药物,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性,比如:对机体神经毒性小,能够确保母婴安全等;众多资料显示,采用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具有极好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情况,其应用效果更为肯定[9-10]。

人们对分娩镇痛意识不断增强,围产医学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进行分娩镇痛是势在必行的;就目前而言,椎管内镇痛是常见的缓解机体疼痛方式,即硬膜外麻醉技术,该种麻醉技术应用于分娩中的成熟度也极高,但是,硬膜外镇痛还是有大多数人对其产生较多顾虑;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属于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该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并不会对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造成毒性反应,其脂溶性介于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之间,因此,不会显著影响机体的子宫与胎盘的血流情况;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使用浓度在0.2%之下时会具有明显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情况,能够起到硬膜外阻滞的作用[11-12];若将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与芬太尼联合使用,还可以充分发挥出药物协同作用,有效延长罗哌卡因的镇痛时间与增强其药物效果,并且,降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应用浓度与剂量,还可以有效减轻运动阻滞的相关不良反应程度,使用自控镇痛的模式进行镇痛,产妇患者可以通过可控制镇痛药物进入量的方式达到缓解疼痛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产妇对局部的麻醉药物并不具有加强的耐受能力,发生药物副作用的几率还是存在,分析其原因可能会其生理病理变化情况有密切的相关性;妊娠会增加组织对药物的通透性,使用局部的麻醉药物之后会提升其血浆初始的浓度峰值,并导致产妇在妊娠期间的血浆白蛋白水平结合几率降低,与此同时,孕酮会增加局麻药物对心脏所产生的药物毒性作用;在此次研究之中,使用浓度0.2%的罗哌卡因发现患者存在一定的药物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实施硬膜外阻滞过程时,需要将该种药物浓度的毒性纳入到相对应的考虑范围之中,选择相对于毒性较低的药物作为首选的局麻药物;除此之外,还要对罗哌卡因的使用剂量、浓度、注射速度进行控制,以便最大程度上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并降低对母婴健康的不利影响。

结合数据:就研究组而言,其镇痛后30min 的VAS 评分、罗哌卡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率、呼吸抑制率)指标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由此可见,硬膜外麻醉下实施0.15%浓度罗哌卡因于分娩镇痛产妇之中,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分娩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减少罗哌卡因用量,实施价值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疼痛感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