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2020-02-17钟小清赵彦昌王富海梁君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汤剂萎缩性胃炎

钟小清,赵彦昌,王富海,梁君霞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佛山)

0 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且患者数目十分广泛,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 年公布的胃癌进展模式中,将其纳入癌前病变的一种[1]。由于此病难以完全根治、容易反复发作,西医治疗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尚且不能完全根治,且常常无法照顾到长期治疗[2-3]。而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则采取辩证论的观点,主要是针对肝脾胃进行整体性的调理[4],与常规的西医疗法相比,目前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饮用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有着较长的临床应用时间,多数中药的药理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是多种药物联合煎煮生成新的物质,以此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是传统的中药汤剂煎煮不便,不仅需要专门的煎煮器具,并且煮好的药物不易长时间保存,还要煎煮者掌握一定正确的煎煮方法,携带也有诸多不便。故近年来研发出了一系列的免煎煮的中药配方颗粒[5-6]。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一般指的是一种将传统中药饮片浓缩成颗粒饮片的新型汤剂。其制作原理主要是将传统中药汤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浓缩提取,其中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溶媒,再利用化学中的提取浓缩干燥原理,经过回流等手段最终制造成与中药汤剂等比例的具有药用效能的颗粒剂,患者只需按照一定的剂量进行服用,即可达到免煎且与服用传统汤剂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7-8]。

除开方便携带、方便用药等优势之外,医师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随时进行剂量的加减,更适合临床治疗要求,同时在生产上也可以做到更高效的工业化生产,剂量更加符合治疗标准[9]。随着传统中药在世界的普及,现在已不仅仅是中国对中药有所需求,世界上的多个国家也开始慢慢尝试与研究中药,而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产生则为传统中药的传播与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10]。本研究针对免煎中药配方与传统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免煎中药配方是否可以在方便携带、安全卫生的优势下仍旧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中医科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就诊的10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排除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无关因素,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剂量按照规定冲服,每天两次;对照组的患者服用益胃化裁方汤剂(麦冬、玉竹、白芍、石斛、百合、蛇舌草、北沙参等组成),煎服,每日一次,同期治疗三个月后评定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治疗原则》上的标准,将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且未经检查胃粘膜炎症明显好转;病理结果提示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均消失确认为痊愈标准。若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但病理结果仍有异常现象,但减轻2 个级度以上,胃镜检查显示验证有所缓解视为好转标准。若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减轻,胃镜结果病变范围缩小一半且病理活检提示症状缓解一个级度则视为有效。其余则视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百分率进行表示,采用独立卡方检验,以P<0.05 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

2 结果

在同期治疗3 个月后,结果证实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为92%,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则为90%,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病因有很多,因为其病程长、病因较多、不能治疗彻底、容易癌变等特点,在临床上属于较为棘手的疾病,西医也没有很好的完全根治的方法,中医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累及胃黏膜上皮及其腺体,导致黏膜肌层的增厚并且伴随有肠上皮的化生[11]。WHO 在1978 年提出的浸润性癌的模式即由慢性萎缩性胃炎逐渐发展而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上升,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以及工作压力的骤然升高,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人数也骤然升高[12-13],严重威胁着我国人口的健康。故其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中医观念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被归纳总结成:“胃脘痛”、“虚劳”等,其正式的中医病名则为“胃痞”。中医将病因主要归结为饮食的失调、七情失和等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是胃部的疾病,更涉及到了肝脾的病理改变,其治疗方法虽然各有不同,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但是多数都是针对肝脾胃进行整体的调理,比如理气养血、养阴和胃、疏肝健脾养胃等原则为主,益胃化裁方汤剂则是中医药剂中比较成熟且被患者普遍接受的一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汤剂,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在传统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按照科学的处理依据,对中药材经过药材浸泡、提取萃取、浓缩干燥等步骤,严格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按一定的科学配比制作,而传统中药汤剂相比之下则对煎药材的器具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采用砂锅或陶瓷缓慢熬制,从而达到浓缩药材,起到药物疗效的目的。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主要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将处方药以现代的制作工艺进行提纯、浓缩而成的颗粒状冲剂,使得其主治及其功能更大程度的符合传统中药汤剂,但是与传统的中药汤剂相比较,又更便捷。有研究显示[14],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具有方便携带储存及服用,剂量准确,快速调整、工业化生产等优势,且我国传统中药汤剂对药材治疗要求高,有些特殊药材不可耐高温或潮湿、有的药材储存时间短、不可对光照射等,限制了传统中药的起效与发展。除开方便携带、方便用药等优势之外,随着传统中药在世界的普及,现在已不仅仅是中国对中药有所需求,世界上的多个国家也开始慢慢尝试与研究中药,而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产生则为传统中药的传播与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部分学者认为[15],传统中药汤剂在传统的共煎过程中有相应的化学反应相互作用,与新型复合物的产生,具有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不具有的临床治疗优势,因而对于免煎中药颗粒是否可以达到传统中药汤剂要求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怀疑。本研究针对我院的10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了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汤剂的同期治疗,分别记录了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证实在同期治疗3 个月后,结果证实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为92%,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则为90%,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不输于传统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甚至由于其更方便医师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随时调整药用标准,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制作流程科学有效标准的情况下,免煎重要配方可以作为中药治疗上的一个很好的参考。

猜你喜欢

汤剂萎缩性胃炎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服用汤剂有讲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四问”慢性胃炎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