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0-02-15徐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终末期维持性针对性

徐琴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0 引言

近年来,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肾病发展为终末期时,患者多需要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安全。据有关文献研究发现[1],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给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本组研究特选取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8年7至2019年7月选取本院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入组,均接受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知情自愿下参与研究。排除存在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排除存在沟通障碍患者,排除未按照计划完成临床治疗及护理计划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4.29±4.2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6±0.68)年;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5.89±5.1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44±0.86)年;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纳入90例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治疗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对照组给予体征监测、健康宣教、导管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护理措施:(1)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开展静脉穿刺置管护理操作。按照规定佩戴无菌衣帽手套,做好手卫生。置管前医疗器械与敷料均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应用CVC进行穿刺置管时,选择锁骨下静脉,避免颈静脉与股静脉穿刺[2];应用PICC导管置管者尽可能选择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血管宽且弹性较好的静脉。置管操作前,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与0.5%碘伏溶液或75%酒精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2)穿刺置管24h应进行敷料更换,注意观察置管处是否出现渗血现象,应用纱布等干敷料者,每隔48h更换1次敷料。若敷料处存在渗血、渗液等不良情况,需立即将被污染的敷料更换,保证敷料始终处于干燥、无污染状态。应用透明敷料者,若敷料无污染,更换时间应控制在1周1次。每日更换1次三通旋塞,每周更换1次密封输液接头[3]。血液透析结束后,应用注射器进行脉冲式冲管,应用肝素盐水开展正压封管。

(3)生活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尽可能满足。开展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与血液透析治疗,引导患者主动倾诉心中苦闷,减少患者的焦虑与悲观情况。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多食高营养与高纤维食物;针对血压水平较高患者需采用低盐饮食,控制水分摄入,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水平变化[4]。

(4)预防护理:科学选择透析器,准确记录每次血液透析治疗时的出入量,保证体液平衡。透析治疗期间无肝素透析具有较高的血液凝固风险,因此,应选择具有良好抗凝效果的血液透析仪。透析期间若出现水钠潴留后,血管物质改变会快速诱发高血压,且血液升高状态无法采用口服降压药方式进行控制,所以,应选择低钠透析并提升透析温度,以避免水钠潴留现象发生[5,6]。合并脑出血患者行透析治疗时,血流量应调整至200-250ml/min,以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加重脑出血病情。透析时,对动静脉压进行密切监督,观察管道情况,避免管道折叠,导致血管堵塞,影响透析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护理前后采用SF-36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7]。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 值检验,描述用();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描述用(%);P<0.0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两组间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2 SF-36 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F-36评分相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与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有所提升,相比下观察组评分更高,两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5 41.85±6.94 65.21±3.59观察组 45 42.69±5.97 71.54±3.48 t 0.6155 12.5178 P>0.05 <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脏代替治疗的首选方式,透析器内的透析液与透析膜可将血液中的杂质与废物有效排除,使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得以纠正,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8]。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开展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有效预防感染、水钠潴留、血管堵塞等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控制血压水平,避免血压过高加重病情,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压会出现较大波动,应加强饮食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感染发生。透析期间需对患者的各项体征给予密切关注,避免血液凝块堵塞血管,密切关注敷料与导管情况,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痛苦较大,治疗周期较长,患者易出现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丧失治疗成功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开展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对治疗成功的信心有效增加,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给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终末期维持性针对性
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终末期受累髋臼内陷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学会“针对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