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策略

2020-02-06孙燕

文理导航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道德与法治初中

孙燕

【摘 要】道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标尺,在长期的社会认知中,使人类自发担任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与家庭义务;法制是维护公共环境稳定的闸门,依靠法律的强制性与约束性形成人类活动的硬性规范。道德与法治,二者是推动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初中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如何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是当下相关教学活动面临的难题。本文结合当下的人文素养教学,探讨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相关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人类学习科学知识并践行道德标准的内在品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环节引入人文素养教育,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更要培养其内在的精神品质。本文以备课、授课及课后实践三个环节为出发点,简要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环节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应用。

一、充分备课,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相关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约束其日常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其有更大的管理难度。此时,只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与法律意识,才能将“越过雷池”的风险降到最低。但在实际教学环节,一些教师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存在于日常认知当中的,应该由学生自身学习完成;法治是存在于社会活动当中的,应该由社会制度限定。”在这种“与我无关”的教育思想下,道德与法治教育流于表面,并在教学活动中发生偏颇。在无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模糊了道德与法治的边界线,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还会拉低整体教学素质。

教师应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树立正确的认知,积极进行课程准备工作,只有端正态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成果。在相关教学阶段,教师应利用既有材料、教学技术全面丰富课程准备,在引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推动课程深入。教师可以将“三个问号”作为课程准备,通过“怎么教”“教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三个问题的设立,搜集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以七年级阶段“少年有梦”的教学为例,该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怎么教”时,教师采取讲故事进行课堂引入的教学手段,“教什么”则是要帮助学生培养鸿鹄之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学到了什么”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言,鼓励学生表达想法,形成课堂反馈。在井然有序的教学活动中,利用课本内容与课前准备,发掘学生的人文意识,带动课堂活动有机整合。

二、高效授课,带领学生感悟人文情怀

课程内容的开展与学生的课堂表現是评价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手段。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与法律认知,一些教师趋向于“长篇大论”,认为更长的教学时间有利于课本内容更全面的展开,在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知识吸收的同时可加快促进其素质与法律意识的形成。但在实际教育环节,冗长的教学制度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还占据了学生的表达机会,导致课程效率降低。要在课堂教学阶段实现教育高效化,教师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做到有针对性的全面课程改革。

以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的教学内容为例,借助对虚拟角色日常活动的描写,使学生感同身受,联想到自身与社会的联系。在已有教学内容铺垫的情况下,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无需再度赘述虚拟角色的相关经历,而应采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课程引导——李同学在这一天做了什么事?结合李同学的生活历程,说说你与社会的联系是什么?我们与社会之间的定位是怎样的?依靠循序渐进的引入方式,鼓励学生发现“我”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是个人的整体集合。教师应注意对课程时间的把控,结合实际授课内容,提高教育效率。教师既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引导深化,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发言烘托课堂氛围。在相关授课活动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对“人文”的感悟,如学习知识、接受帮助、受到奖励等,营造积极有效的交流氛围。在后续的教学环节,通过“感受社会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等章节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知。

在相关授课活动中,教师还可根据课本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机拓展,帮助学生培养人文情怀,使其形成对道德与法律的认知,如在八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的学习环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雷锋、刘胡兰等先烈事迹与相关影片,鼓励学生在观看作品的同时进行思考:他们为什么如此受人尊重?他们为社会做了什么?在问题与教学的有机配合中,能促使学生形成爱国意识与奉献精神,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在授课活动中,教师也可通过为学生播放反面教材,在班级内张贴八荣八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在提升授课效率的前提下,使其感悟到教材中的“人文与道德”与“法治与素养”。

三、开展实践,组织学生践行人文理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前人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是如此。纵观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相应教学任务的学校比比皆是,但能让学生从中受益,并提升校园风貌与学生精神文明面貌的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些教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占比,导致道德与法治教育发展失重——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其表达能力与践行意识的培养,造成课程资源的流失。

要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环节引入人文素养教育手段,就要加入实践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切实形成正确观念,在维持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的情况下提升教学水平。以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法律伴我们成长”为例,在相关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只注重对法律条令的讲解,如“做了哪些错事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哪些事情是中学生不该做的”等,忽略了教学内容与实际内容的结合,导致学生对当前教学活动不以为意,甚至产生“试试看”的错误思想,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环节践行人文理论。

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任务中,人文理论的核心内容表现为“知耻”“守法”“友爱”等基本人文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并践行守法意识。在征求相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警察局、法院等执法部门的参观活动,了解法律的威严,使学生形成知法、守法、不犯法的正确思想。如果受条件限制,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节目,使其了解法律在日常活动中的应用,使学生懂得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参与,结合课程要求开展实践活动,对于条件较为简陋的学校,教师可在特定的节日举行道德与法治纪念参观活动,如在国庆期间观看升旗仪式与抗战电影,使学生形成爱国观念与荣辱意识;在日常活动中,选择适当的时间段召开班会,鼓励学生发现并纠正校园内的不良行为,使其形成道德认知与道德理念。要以人文素养为教育手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开展相关课程任务,教育工作者与教师都应注重人文素养在相关教育环节的引用——它不是割裂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手段,而是带动学生形成综合“人文意识”的良好引导条件。将人文素养教育与教师教学经验有机配合,可实现课程的拓展与进步,为当下教育加砖添瓦。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并非主流教育科目,但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树立明确的法律意识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授课阶段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教学方针下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并利用实际行动使学生了解人文素养,培养其核心精神。

【参考文献】

[1]朱晓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人文性实现[J].大众文艺,2019(16):223-224

[2]胡灵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6):49-50

[3]刘雁玲.试论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27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江苏 常州 213100)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