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

2020-02-03郭飞吴秋生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企业价值

郭飞 吴秋生

【摘要】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从盈余的稳健性、持续性和可实现性等方面,实证检验其在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盈余稳健性和盈余持续性能够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中发挥中介效应,盈余可实现性在两者间不具有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在实施差异发展战略过程中,应保持会计处理稳健性,保持主业持续发展,以充分实现战略差异的企业价值提升功能。

【关键词】战略差异;盈余稳健性;盈余持续性;盈余可实现性;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94(2020)02-0117-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审计、协同监督与国企资产保值增值”(项目编号:71872105);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编号:晋教科[2017]12号);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9SY408)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在享受着自主、平等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一直都是企业投资者、管理者以及学术研究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战略,是对一个企业基本的、长远的和整体的规划与谋略。它对企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企业一切与经营有关的活动都是在其统领下开展。这也突显了制定和实施一套有异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战略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

Hitt等[1]认为,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为了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寻求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以期在市场中长久发展并取得领先地位的一系列约定和行动的组合。最初,学者们在战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中侧重于考察不同的战略如何直接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2,3]。之后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单纯的研究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直接作用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有限的,它无法准确衡量企业实施差异战略的效果,也不能有效提高决策者在战略制定和实施上的应用能力[4]。于是,学者们开始探究不同环境因素下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影响作用发挥的具体路径,以挖掘两者之间的内部作用机理[4-6]。

尽管已经有一系列关于战略差异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的路径研究,但已有研究多是从研发和技术等创新视角展开。战略差异是影响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7],良好的盈余质量又能够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作用[8]。同时盈余质量的衡量属性可以归类为稳健性、持续性和可实现性三大类[9],因此有必要从盈余的稳健性、持续性和可实现性视角深入研究盈余质量在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间的中介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2007 ~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考察战略差异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盈余稳健性、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可实现性是否会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从会计盈余的视角丰富了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间的“内箱”路径研究,有利于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深化对战略差异与企业发展作用机制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他们在战略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以稳健性、持续性和可实现性来衡量盈余质量的细分属性,这在证明战略差异是否具有企业价值提升作用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明确盈余质量发挥中介效应的具体作用机制。

二、文献综述

(一)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的研究文献

关于战略差异如何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已有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

一部分学者认为战略差异能够提升企业价值。如马鸿佳等[10]以天生国际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得出战略差异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Spanos等[11]研究证实,混合差异策略的实施对企业价值的提升要明显优于纯粹的单一策略。蔺雷等[12]从服务差异战略的角度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刘睿智等[3]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短期获利能力,还能为企业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邓新明等[6]认为,尽管国际化战略的深度和广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抵消现象,但国际层面的战略差异总体上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雷辉等[13]认为,实施差异战略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在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工具后发现,这种提高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战略差异并不能提升企业价值。最初,Singh等[14]对企业实施差异战略持反对态度,甚至认为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存在负相关关系。之后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则倾向于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并没有顯著的相关关系。如CampbellHunt[15]认为,不同的战略设计很难对企业的绩效做出充分描述,市场并没有对企业关于战略差异信息的发布产生明显积极反应。他以加纳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证实了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并没有产生直接影响。

可见,尽管多数学者认为战略差异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但仍有部分学者对此持相反观点。因此,本文从盈余质量角度进一步验证战略差异能否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仍是必要的。

(二)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中介效应

单独研究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影响效应是较为困难的,并且这样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实践意义也非常有限[4],因此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战略差异影响企业价值的路径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是从创新视角探究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Dulger等[5]认为,战略差异通过创新来发挥其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且战略差异是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加强技术创新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4]。同时田立法等[16]从双元创新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均会在战略差异提升企业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企业双管齐下采取这两种创新方式将会加速企业价值的提升。另外,有学者从产品角度出发,发现竞争战略能通过提高产品质量而间接提升企业绩效[2]。

已有少数学者对战略差异与盈余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例如,Dichev等[7]通过对多家公司CFO进行访谈后认为,盈余质量指标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司战略决策制定的影响。学者们也从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水平、盈余及时性和盈余持续性角度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17-20]。但目前还没有学者关注到战略差异能否通过盈余质量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更没有进一步挖掘具体盈余质量的何种属性能够在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发挥路径作用。因此,本文将在研究战略差异是否会影响企业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盈余质量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的具体作用方式。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战略差异指的是一个企业所制定和实施的战略与行业内平均集中化战略趋势水平所产生的偏离,也可称为企业战略部署的差异程度[21]。

受限于监管部门的行业准则,同时受到行业专家的战略知识传播和行业模仿行为的影响,行业内往往会存在一套集中化趋势很明显的常规战略。为了规避法制风险和经营风险,某些企业便会采取与行业集中化趋势相同的常规战略。尽管企业实施常规化战略能够降低相关风险,也能够使企业获取行业平均的业绩水平[22],但这会使其陷入更加激烈和严峻的竞争环境之中,从而很可能导致经营利润下降并抑制企业价值提升。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利润回报与价值提升为基础。企业需要在行业市场中获得一个截然不同的竞争地位,一味模仿只会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和业绩水平的下降。而战略差异化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寻求竞争优势和获取竞争资源以提高经营业绩,最终有效提升企业价值[13]。

企业实施常规化战略会发生两种情形:一种是行业内企业普遍采取常规化战略,企业的业绩水平均较为平庸。在此情况下,行业整体的业绩处于低水平。整个行业的业绩低迷会使得行业内企业经营绩效很难提高,更无法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另一种是某一企业采用常规化战略,但其他企业采用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使得企业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客户,占据了市场份额。此时,若实施常规化战略的企业继续模仿,竞争优势也已消失,因为市场份额已被其他企业所占据。这时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企业的生存都会受到威胁。但战略差异能够改善上述情形,非常规化战略往往会收获意外惊喜[23]。战略差异有助于企业寻找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并获取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获得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这一方面能促进企业有效利用竞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增加利润回报,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能通过促进整个行业内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来提升行业总体价值,进而有利于市场对行业内企业价值做出正确判断[1]。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H1:

H1:战略差异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盈余稳健性的中介效应

盈余稳健性指的是企业对“坏消息”即损失的响应速度比对“好消息”即收入的响应速度更快,对收入进行确认要比对损失进行确认更为严格和谨慎[9],这也使得其反映的盈余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盈余稳健性能够直接提升企业价值[24],它在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作用路径如下:

在战略差异选择与实施过程中企业会面临以下三种风险:面对监管部门和行业准则的约束产生的法制风险;标新立异,创新产品服务、技术以及经营模式带来的决策失误风险;选择偏离行业专家经验建议以及未经检验的战略所面临的经营不确定和效率损失风险。这些风险的发生都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消极影响。而盈余稳健性风险产生于企业的诉讼、监管、契约、税收和制度等方面[25],这也意味着增强盈余稳健性可以有效应对上述风险。为应对法治监管风险和行业诉讼风险,战略差异企业会对资产、收益、负债和费用等进行真实谨慎的确认与计量,通过增强稳健性来尽可能使企业满足会计准则规定,同时规避偏离行业规定而带来的诉讼风险,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盈余稳健性能够提升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敏感程度[26],为应对决策失误、经营不确定性以及效率损失的风险,企业会对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经营、投资等损失做出快速响应,通过提升对发生损失的敏感度来及时调整今后经营、投资等活动的部署。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损失的继续扩大,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及时回到预期轨道,有效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因此,战略差异使得企业倾向于通过增强盈余稳健性来应对风险,推动战略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经营绩效,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此外,在战略差异度较高的企业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契约代理问题更为突出[27]。这使得企业对盈余稳健性有着强烈需求,增强盈余稳健性能够有效缓解契约双方的代理問题[28]:它一方面能够通过及时确认“坏消息”来减少管理层的低效率投资行为,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层损害股东利益的自利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可靠、谨慎计量来提高企业的合约治理有效性,缓解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29]。而代理问题的缓解又会有效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H2:

H2:盈余稳健性在战略差异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三)盈余持续性的中介效应

盈余持续性指的是企业利润水平在未来期间能够再次出现,且盈余的出现存在持续稳定的可能性[30]。盈余持续性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价值提升[31],它在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作用路径如下: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利润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13]。而企业整体利润的持续增长要建立在主营业务的持续稳定盈利之上。选择差异化战略会使企业在新产品、新领域等方面面临诸多风险,风险的发生也会造成利润波动、削弱整体利润的可持续性[17]。根据“利益趋同”假说,管理层会尽力规避这些风险,以避免其对企业价值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企业会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保障主营业务盈余的持续稳定,或通过盈余平滑行为来提升整体盈余中主营业务持续盈余的信息含量。

一方面,管理层为了预防风险的发生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会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加强信息披露等管理措施来保障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战略差异企业会使内部组织结构变得相对松散,而内部控制能够直接对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约束,因此企业会通过不断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障主营业务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促进主营业务盈余的稳定提升。已有研究也证实内部控制质量有利于企业保持基础盈余的持续性[32]。实施战略差异的企业倾向于向外界披露更多的信息,如基础战略信息的披露能够使合作者了解企业的基本战略规划,及时做出工作部署以便更好地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同时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及时掌握企业主营业务的战略方向,以增强其对企业稳健发展的信心,从而反向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使得企业保持核心盈余的持续增长。再如股利信号理论中,股利变动信息披露也与企业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3]。因此,战略差异能够促进管理层实施上述管理措施,保障主营业务盈余的持续性,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另一方面,战略差异风险发生所造成的盈余波动有时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它会对主营业务的真实盈余状况产生干扰。这种情况容易对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此时企业就会采取盈余平滑行为。盈余平滑行为会一定程度降低盈余信息的透明度,但其可以缓解盈余的暂时性波动。平滑盈余能够增加主营业务盈余信息的含量,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仍持续良好发展的信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做出正确判断。同时,企业内部人员具有信息获取优势,盈余的波动会使其利用自身优势在股票市场交易中获得先机,这会损害到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32]。为了保障企业在股票市场交易中的健康运行,管理层会采用盈余平滑行为稳定股价,向投资者展现盈余信息的真实情况,以弥补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增强投资者信心。因此,战略差异促使企业的盈余平滑行为增加,其会通过提高主营业务持续盈余的信息含量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H3:

H3:盈余持续性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

(四)盈余可实现性的中介效应

盈余可实现性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它从现金流层面揭示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能够更加有效地衡量企业预期经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34]。它在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作用路径如下:

战略差异的实现,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吸引客户和开拓新市场[1]。这一过程中需要对研发、固定资产和商业模式等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在一段时期内现金流的回报效率较低,这会使得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的现金流要明显低于实施常规化战略企业。尽管企业基于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会尽可能地增加现金持有,但由于代理成本以及融资成本的约束,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明显受限[27]。现金流量表的可操纵性较弱,因此现金流量表反映的经营业绩状况更加真实可靠。外部投资者也将现金流量作为评价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节点错位,会增加现金流风险发生的几率[35]。风险一旦发生,轻则会使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经营利润下降,重则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品牌形象遭到破坏,投资者信心丧失,最终会使企业面临破产困局。因此,战略差异会使企业的现金净流量水平降低,降低盈余可实现性,从而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H4:

H4:盈余可实现性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过程中具有遮掩中介效应。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并对其进行以下处理: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企业;剔除退市以及ST、?ST等具有特殊财务状况的企业;剔除数据不完整的企业。对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Winsorize处理以避免极端值的干扰。最终筛选得到12457个观测值。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数据处理分析软件为STATA 15.0。

(二)变量选取

1.企业价值。本文选用已有研究广泛采用的托宾Q值衡量企业价值[36],它等于企业市场价值与资产账面价值的比值。

2.战略差异度。资源的分配情况是不同企业间战略选择存在差异的最终体现[22]。本文以企业偏离自身所处行业的战略差异程度作为解释变量,借鉴叶康涛等[17]、Tang等[22]的研究,计算得出企业战略差异度,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各个企业每一年度在六个关键战略维度的资源分配情况。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財务杠杆维度:它反映资本运作方式,等于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之和与净资产总额的比值。固定资产维度:它反映市场扩张能力,等于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值。资本密集维度:它反映企业的生产能力,等于固定资产总额与企业员工人数的比值。研发维度:它反映创新能力,等于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其中,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等相关数据公布不完整,选取无形资产净值对研发费用进行替代。广告维度:它反映营销能力,等于广告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同样由于数据的不完整性,选取销售费用对广告费用进行替代。费用维度:它反映企业的费用结构,等于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

第二步,将六个维度的结果分别进行行业平均化和标准化处理,并对处理结果取绝对值。

第三步,对六个维度指标取平均值,得到企业战略差异程度指标。该值越大,表明企业在这一年度内偏离行业平均战略水平的程度越高。

3.盈余质量。

(1)盈余稳健性。参考Lara等[29]的研究,本文采用C_SCORE模型得出的C_SCORE指标来衡量企业盈余稳健性。具体模型如下:

上式中:i表示企业;t表示年度;X表示企业基本每股收益与年初股价的比值;R表示企业股票的年复合回报率,根据本年5月到次年4月的月个股回报率计算所得;D表示对企业股票年复合回报率的虚拟变量,若企业本年R小于0,则取1,否则取0;SIZE表示企业规模,以总资产取自然对数表示;MB表示企业的市净率,等于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LEV表示企业的杠杆水平,等于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

模型(3)根据AT模型演化而来,具体计算过程为分年度估算出模型(3)中的v0、v1、v2和v3,代入模型(2)中得出企业各年度的C_SCORE值,该值越大,表明企业对“坏消息”的响应速度越快,对盈余的确认计量越真实可靠,盈余水平表现得越稳健,即盈余质量越高。

(2)盈余持续性。借鉴陆宇建等[33]的研究方法,选用主營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差值)与对外发行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衡量盈余的持续性,该值越大,表明企业的盈余水平在未来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越大,且保持持续盈余增长的能力也越强,即盈余质量越高。

(3)盈余可实现性。参考张志宏等[34]的研究方法,选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值衡量盈余的可实现性,该值越大,表明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越好,盈余的可实现性越强,即盈余质量越高。

4.控制变量。考虑到中介效应检验的特殊性,本文针对中介变量盈余质量和被解释变量企业价值分别设定了相关的控制变量。针对盈余质量控制了营业收入增长率、高管薪酬、企业亏损状况、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企业规模、存货比例、负债权益比和投资收益等相关变量[18,19];针对企业价值控制了资产负债率、企业成长性、资产净利润率、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审计机构、企业上市年龄、资本支出和经营活动现金流等相关变量[36]。另外还控制了年度和行业。

上述变量的具体计算方法见表1。

(三)模型的设定

为了研究盈余质量在战略差异影响企业价值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本文采用一元多重中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具体模型构建如下:

上式中:CONTORLA为针对企业价值的控制变量;CONTROLB为针对盈余质量的控制变量;中介变量盈余稳健性、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可实现性的个体中介效应分别为b1×e2、c1×e3和d1×e4;战略差异的直接效应为e1,总体效应为a1。多重中介效应检验的概念框架如下图所示。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汇报了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2可知:企业间价值差距较大,表明多数企业存在较大价值提升空间;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普遍存在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且企业间的战略差异程度较大;企业之间的盈余稳健性、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可实现性水平差别较大。

此外,表2还汇报了样本企业在营业收入增长率、高管薪酬、企业亏损状况、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企业规模、存货比例、负债权益比、投资收益、资产负债率、企业成长性、资产净利润率、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审计机构、企业上市年龄、资本支出和经营活动现金流等特征中存在差异。

(二)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检验

表3为模型(4)和模型(8)的逐步回归结果。由表3模型(4)的总体效应回归结果可知,战略差异度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系数a1为0.536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战略差异度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即企业实施偏离行业常规化水平的差异战略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H1得到验证,同时也表明可以进行后续的检验。

(三)盈余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1.盈余稳健性的中介效应。表4为模型(5)~模型(7)的逐步回归结果。由表4模型(5)的回归结果可见,战略差异度与盈余稳健性的回归系数b1为0.0151,在10%的水平上显著,同时在表3模型(8)的回归结果中,盈余稳健性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系数e2为0.8058,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战略差异度与企业价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b1和e2都显著,同时b1×e2与e1符号相同,表明盈余质量的盈余稳健性属性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产生了中介作用,即战略差异可以通过提高盈余稳健性进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H2成立。

2.盈余持续性的中介效应。由表4模型(6)的回归结果可见,战略差异度与盈余持续性的回归系数c1为0.1118,在1%的水平上显著,同时在表3模型(8)的回归结果中,盈余持续性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系数e3为0.0533,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战略差异度与企业价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c1和e3都显著,同时c1×e3与e1符号相同,表明盈余质量的盈余持续性属性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战略差异可以通过提高盈余持续性进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H3成立。

3.盈余可实现性的中介效应。由表4模型(7)的回归结果可知,战略差异度与盈余可实现性的回归系数d1为0.0895,未通过T检验。同时在表3模型(8)的回归结果中,尽管战略差异度与企业价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盈余可实现性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系数e4并未通过T检验。d1和e4两者都不显著。

根据多重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的检验步骤,此时需要利用Bootstrap法直接检验盈余可实现性是否存在中介效应。Bootstrap法的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盈余质量的盈余可实现性属性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没有产生中介效应,即战略差异不会通过盈余可实现性这一路径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H4不成立。

六、稳健性检验

(一)战略差异度指标的替换

在战略差异度指标的构建过程中,研发维度的计算选用无形资产净值替代研发费用,广告维度的计算选用销售费用替代广告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差。基于上述考虑,剔除研发维度和广告維度,以其余四个维度的资源分配状况为基础重新构建战略差异度指标[22],用重新构建的战略差异度代入本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中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与前文保持一致。

(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

在样本的筛选和处理过程中,对部分样本企业进行了剔除,这一定程度上会使得研究结论受到遗漏企业样本的影响而发生偏差。因此,本文选择控制企业个体间的差异来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与前文一致。

(三)滞后性检验

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设计中,企业战略差异、盈余质量和企业价值等数据的年度t设定为当期年度,而雷辉等[13]的研究表明战略差异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时滞性。因此,本文充分考虑到战略差异和盈余质量细分属性对企业价值影响存在的滞后效应,选取下一年的企业价值样本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主要研究结论保持不变。

七、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选取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战略差异影响企业价值的作用路径。首先明确了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然后,从盈余稳健性、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可实现性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盈余质量在战略差异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过程中是否具有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盈余质量在两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具体路径表现为战略差异可以通过提高盈余的稳健性和持续性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而盈余可实现性在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中介效应。

(二)启示

上述研究结论从会计盈余的视角丰富了关于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间的路径机制研究,证明战略差异总体上具有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作用,且盈余质量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中具有中介效应。因此,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努力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在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稳健的会计处理为基础,并以保持主业的持续发展为导向,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战略差异的价值提升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1]Hitt M. A.,Ireland R. D.,Camp S. M.,et al.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for Wealth Cre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6~7):479~491.

[2]Amoakogyampah K.,Acquaah M. Manufacturing Strategy,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2):575~592.

[3]刘睿智,胥朝阳.竞争战略、企业绩效与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研管理,2008(6):36~43.

[4]郑兵云,陈圻,李邃.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的中介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9):1406~1414.

[5]Dulger M.,Alpay G.,Bodur M.,et al. How Does Learning Orientation Generate Product Innovativeness and Superior Firm Performance?[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4(2):35~50.

[6]邓新明,熊会兵,李剑峰,侯俊东,吴锦峰.政治关联、国际化战略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4(1):26~43.

[7]Dichev I. D.,Graham J. R.,Harvey C. R.,et al. Earnings Quality:Evidence from the Field[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3(2):1~33.

[8]Allen E. J.,Larson C. R.,Sloan R. G.,et al. Accrual Reversals,Earnings and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3(1):113~129.

[9]Francis J.,Lafond R.,Olsson P.,et al. Costs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4):967~1010.

[10]马鸿佳,宋春华,郭海.战略选择、双元创新与天生国际化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10):1550~1560.

[11]Spanos Y. E.,Zaralis G.,Lioukas S.,et al. Strategy and Industry Effects on Profitability:Evidence from Gree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139~165.

[12]蔺雷,吴贵生.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差异化机制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6):103~113.

[13]雷辉,王亚男,聂珊珊,欧阳丽萍.基于财务绩效综合指数的竞争战略绩效时滞效应研究[J].会计研究,2015(5):64~71.

[14]Singh J. V.,House R. J.,Tucker D. J.,et al.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6(4):587~611.

[15]Campbell-Hunt C.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y?A Meta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27~154.

[16]田立法,王淞,劉丛珊,杨来娣.差异化战略、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资源整合能力的调节或中介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9):93~99.

[17]叶康涛,董雪雁,崔倚菁.企业战略定位与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J].会计研究,2015(10):23~29.

[18]孙健,王百强,曹丰,刘向强.公司战略影响盈余管理吗?[J].管理世界,2016(3):160~169.

[19]刘行.企业的战略类型会影响盈余特征吗——会计稳健性视角的考察[J].南开管理评论,2016(4):111~121.

[20]周兵,黄芳,任政亮.企业竞争战略与盈余持续性[J].中国软科学,2018(3):141~152.

[21]Carpenter M. A. The Price of Change:The Role of CEO Compensation in Strategic Variation and Deviation from Industry Strategy Norm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6):1179~1198.

[22]Tang J.,Crossan M. M.,Rowe W. G.,et al. Dominant CEO,Deviant Strategy,and Extreme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a Powerful Board[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1(7):1479~1503.

[23]Chen M.,Macmillan I. C. Nonresponse and Delayed Response to Competitive Moves:The Roles of Competitor Dependence and Action Irreversi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3):539~570.

[24]张淑英,杨红艳.会计稳健性选择、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J].宏观经济研究,2014(1):97~106.

[25]Lafond R.,Watts R. L. The Information Role of Conservatism[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2):447~478.

[26]Bushman R. M.,Piotroski J. D.,Smith A. J.,et al. Capital Allocation and Timely Accounting Recognition of Economic Losse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11(1~2):1~33.

[27]王化成,张修平,侯粲然等.企业战略差异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经营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9):99~113.

[28]Ahmed A. S.,Duellman S.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onitoring Managers Investment Decisions[J].Accounting And Finance,2011(3):609~633.

[29]Lara J. M.,Osma B. G.,Penalva F.,et al.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Firm Investment Efficien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6(1):221~238.

[30]Dechow P. M.,Ge W.,Schrand C. M.,et al. Understanding Earnings Quality:A Review of the Proxies,Their Determina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50):344~401.

[31]肖华,张国清.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J].会计研究,2013(5):73~80.

[32]宫义飞,谢元芳.内部控制缺陷及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8(5):75~82.

[33]陆宇建,蒋玥.制度变革、盈余持续性与市场定价行为研究[J].会计研究,2012(1):58~67.

[34]张志宏,孙青.资产质量、盈余质量与公司价值[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6(3):85~97.

[35]陈志斌,王诗雨.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现金流风险影响研究——基于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的双重考量[J].中国工业经济,2015(3):96~108.

[36]何瑛,张大伟.管理者特质、负债融资与企业价值[J].会计研究,2015(8):65~72.

猜你喜欢

企业价值
信息透明度、企业价值与去家族化
事件研究法下财务披露管理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企业价值创造
试论管理会计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提升能力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几点思考
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衡量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