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2016-10-20李颖

商业会计 2016年13期
关键词:企业价值内部控制

李颖

"

摘要: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内部控制五要素和五目标研究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发现内部控制对提升企业价值具有促进作用。提升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的重视程度,可以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在价值创造中的管理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控制目标 企业价值

一、引言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部控制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内部控制的规范。2012年,财政部、证监会发布了《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主板上市公司开始分类分批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但是证券市场上财务造假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如2011年的“银河科技”“绿大地”事件,2013年的“紫光古汉”“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大家认识到国内证券市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规范,同时企业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仍然存在缺陷。2014年A股IPO重启和注册制的施行,使得新股发行的步伐加快。上市公司的质量对于投资者及证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也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企业亟需明确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保证企业在战略层面、管理层面以及作业层面可以高效有序运行,规避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从内部控制概念、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理论建设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与评价等方面开展。程晓陵等(2008)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施先旺(2008)等通过梳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对国内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提出展望。陈关亭等(2013)根据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八项风险管理因素设计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厦大内部控制指数课题组根据要素导向观、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根据目标导向观设置了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大部分学者赞同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正相关的结论。李斌(2005)从资本资产定价与现金流量模型出发,发现内部控制五要素通过作用于现金流量与折现率来影响企业价值。赵保卿(2005)从企业价值链出发,得出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价值的结论。徐虹、林钟高等(2008)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更加合理地保证各方面的利益,从而促使企业价值的提升。肖华、张国清(2013)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创造更高的盈余持续性,进而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影响。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而且大都是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质量进行分析。其中主要有:史蒂文·鲁特在《超越COSO:加强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一书中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来加强公司治理,从而保证企业实现价值增值。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较少,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披露对企业绩效及资本成本等的影响;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从公司治理、资本成本、价值链等某种单一角度出发,最终得出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有促进作用的结论。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以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在价值创造中的管理作用。

三、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念及其发展。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借鉴美国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所以内部控制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服务,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满足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控制系统。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国内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审计视角的内部控制、会计视角的内部控制以及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由于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规模、经营活动及内部分工等都在不断的变革和发展,所以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效率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成熟。中美两国企业内部控制法规框架基本上是由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三部分构成。但是两者在法规系统性和权威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早,资本市场发展比较完善,形成了以SOX法案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法律体系框架。而国内内部控制立法的层次较低,缺乏统领的法律规定;目前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较为单一,没有形成法律体系;相关规章政出多门,各部门强调重点各不相同,重复监管造成资源浪费。中美企业内部控制法规框架比较见表1。

(二)企业价值的概念。广义的企业价值就是指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拥有的利益之和。定义范围宽泛,不仅包括企业的经济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顾客价值等。狭义的企业价值是指企业股东和债权人预期未来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该定义符合会计持续经营的假设,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目前的市场价值,还体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理财事项的改革与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财政部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出台,事业单位必须强化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树立和转变财务控制理念,在预算控制、决策控制、绩效控制和信息披露控制等方面强化制度设计,一方面与内部控制规范接轨,另一方面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防范相关舞弊和腐败事项,提高管理绩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财务控制

一、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监督力量的不断兴起,有关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端不断被披露,包括政府审计报告披露的诸如“私设小金库” “资产管理混乱” “预算软约束挪用资金”和“债务资金膨胀,财务状况恶化”等内部管理问题;还有媒体对事业单位时有发生的腐败舞弊等案例报道,引起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管理与绩效的普遍关注。

财政部于2012年11月正式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控规范”),并从2014年1月1日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有效实施,旨在有利于推动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应该说,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然而,如何将内控规范与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进行接轨,如何将内控规范的实施与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管理绩效和信息披露相结合,如何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以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理念不能满足社会转型的要求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政府转型,建立最小化的政府是其基本目标之一。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局限和影响,事业单位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政府机构的附属,依赖财政拨款安排和发展事业任务,以拨款的多少确定事业发展的目标,尚没有建立起面向市场筹措资源的基本财务管理理念。比如“××大学投资失败案例”折射的问题包括: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事业单位(类似我国高等院校)是否应该炒股?事业单位是否应该通过投资增加其资源?事业单位获得资源的可选渠道有哪些?这些资源应如何配置、使用和评价?这些问题基本取决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中的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事业性收费,按照投入式预算来分配资源,既缺乏组织目标和理财目标结合的理财模式,又缺乏基于绩效管理的社会效益管理理念。再比如在高校扩张、财政资金不足的形势下,高校贷款规模膨胀,引发一系列财务风险和社会质疑。作为不以营利为目的运营的高校如何筹划长期投资和债务资金的配置是事业单位非常重要的理财事项,而这些事项的决策缺乏与事业目标相连接的战略规划,显得盲目和不理性。

(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长官负责制”,从权力分配角度看,“负责制”是对事业单位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即党委被授予决策权,校长被授予执行权,两者相互制衡。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这种权力分配平衡常常被打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报销制度多数是“一支笔”制度,分管财务的领导就可以决定财务支出。对于重大的类似筹资和投资等财务决策,缺乏专业评估过程和科学的决策方法,造成诸多的失误和浪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非常不健全,存在“制度缺失”和“执行弱化”的弊端。对资金的决策和运营过程缺乏必要的控制和监督,导致单位资金滥用和低效率。

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经费控制的基本条件还不够完备。以规范的制度管人管事是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尽管事业单位已经制定了一些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总体执行效果还不甚理想。包括:(1)资金收支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清晰的授权审批审核监督制度规范。一些制度比如财务授权审批制度等已经过时,实际执行中财会人员往往是凭借自身职业判断来要求某些金额大或很难控制的金额找相应分管领导审批。(2)某些资金管理领域在制度上还是空白,比如贷款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目前缺乏通用性的文字性的制度和规章对其进行规范。(3)缺乏完整的事业单位内部预算控制制度体系,部门预算只是争取财政资金的手段,没有形成对内部资金管理的有效控制手段。事业单位内部缺少必要的机制以确保预算资金支出进度与项目开展进程保持一致。这几乎是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4)资产管理运作机制有待改进。事业单位资产是按照使用资金的具体部门归属分散采购和管理使用的,资产管理处缺乏统一采购、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和统一调配的职权,这种分散运作机制既影响采购成本的控制又影响资产的充分合理使用。资产日常管理存在漏洞,制度不够完善。诸如采购论证制度、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制度、实物盘点制度、报废核销制度、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处的资产对账制度、统计报告制度、财产赔偿制度和资产交接制度等,都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

(三)财务信息核算与控制体系不完善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尚未建立起全面的绩效信息核算和披露体系,比如不能全面核算事业单位的业务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债务信息,缺乏这些信息的计量和核算,就难以在单位内部形成对这些事项的有效控制。而缺乏成本控制的单位,难以评价绩效,再加上信息不透明,势必导致资源浪费、挪用腐败事项频发,社会公信力下降的社会现实。

(四)事业单位的监督体系不健全

目前,事业单位的监督主要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监管立场是双重的。首先是行政监督。在已有的法规体系中,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的规范都是程序性的规范,强调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法的合规性,强调资金使用的审批性和统一性,强调预算决算的合规性等。其次是出资人监督。从财政拨款的视角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监督的方式一方面是预算审批,另一方面是政府审计,这两个方面的监督都没有离开合规性和合法性的范畴,也没有离开政府内部监督的范畴。

然而事业单位的资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事业性收费(学费)和一些社会捐赠。财政资金主要来自税收,纳税人是事业单位的间接委托人,收费来自服务对象,捐赠来自社会不特定主体提供的社会资金,如果以出资人为委托人,事业单位的委托人包括政府、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财政资金尽管来自纳税人,政府作为资金管理主体基于政府职能分配和使用,对事业单位的委托关系具有直接性和政策指导性,纳税人作为间接的委托人,可以和社会公众的群体予以合并,特别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对事业单位服务监督方面,享有最终监督权。因此,对事业单位的监督不能只有政府监督而缺少公众监督或社会监督的部分,社会监督既是促进事业单位完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催化剂,也是督促其提高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事业单位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策略

(一)明确事业单位的使命和财务管理的目标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是其成立或存在的理由。比如香港中文大学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汇中国与西方”为使命,表现了其传承性与开放性的高校服务理念;台湾政治大学一直致力传承人文社会科学优良传统,以打造国际一流人文社会学术殿堂为愿景,以培养具有“人文关怀、专业创新、国际视野”的新世纪领导人为使命。清楚的使命感是建构长期性策略的基础,成为事业单位以及所有成员的工作方向,为完成这样的使命,管理当局必须确定相应战略,制定相应目标,然后组织所有资源和力量去实现它。

我国公立事业单位尽管是国有性质,但是其社会公益性服务宗旨不变。组织存在的理由直接规范着组织管理的目标,决定营运指向和资金投向。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受组织设立目标的制约,不以营利为目的,资金的运营不以增值为结果,而是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公益服务,以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终极目标,即:实现组织使命,第二层次为具体目标,应当表述为合法化、效率化和效用化。即资源取得和使用的合法化,对内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对外社会服务效用最大化。

这样的组织使命和理财目标要求事业单位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筹措财务资源,争取财务上的盈余;另一方面要重视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效果的评价,避免浪费和挪用,避免公益性目标的违背,这是基本的理财理念。

“在营利机构,创造财务上的利润是一种目的,而在非营利组织,它则是一种手段。”是实现使命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正是这种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的盈余定位,决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源的管理,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不是投资的运作。投资的界定在事业单位仅仅应当是闲置资产的合理利用,或者出于长期预算的需要,利用购买长期性收益稳定风险小的债券的方式积累资金的需要,与战略和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决不是营利性炒股或者控制性的权益投资,否则,容易导致事业单位用大量的资金投资营利,而偏离公益服务的基本使命。对于负债筹资,事业单位由于其非营利性特点,不能以利润还债,那么负债应当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一是必须界定可以举债的范畴,比如确立举债事项;二是必须控制债务规模,必须有可以还债的长期预算或者规划,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如果按照资产负债率等评价营利性组织的财务指标来评价事业单位的债务风险,应当低于企业的标准,并且应当具备动态评价的手段和信息。因为事业单位的债务相当于用未来的资金办现在的事情,应当有公共资金代际公平的评价。

(二)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制度

治理结构是一个组织内部权力制衡体系,是组织内部监管的制度安排。在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出资人与有共同愿望的志愿者和相关专家等一起按照章程组成董事会或称理事会。理事会负责确立组织使命和战略目标,负责对组织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负责审批预算和绩效考核,负责聘任和解聘组织的总裁等。理事会成员、会长以及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不受政府委派或指派,不具有政府职位级别,体现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特点。由理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完善的治理结构,一可以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二可以保障组织的运营秩序,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三可以提高组织信息的透明度,有效防范浪费和腐败。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治理结构的建立是由于组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来自公众,“非分配约束”理论决定非营利组织的产权既不属于出资者,也不属于管理者,而是属于公众。在我国,事业单位的产权具有国有公益性质,实践中只有政府监督部分,缺少公众监督不符合这样的产权定位。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一种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组成决策机构的共同治理模式。共同治理意味着由出资人、相关专家、利益相关者代表、职工代表和公众代表等组成理事会,对组织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以组织章程和制度安排来确保各利益主体参与决策的权力责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各方利益人的利益,最终确保组织完成目标实现使命。

在事业单位建立理事会制度非常必要。理事会的设立由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主持,通过制定章程来规范理事会的职责与权限,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根据需要在理事会下设多个委员会,比如预算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等。其中,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筹资、投资和成本管理等事项作出决策。委员会的成员由单位领导、有关专家、职工代表和相关利益人代表等组成,行使理事会权力承担理事会责任,代表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进行共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事业单位组织内部建立一种权力制衡机制,避免个人权力的滥用。同时,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完善预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以健全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理财效率。

(三)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的语义涵义是风险控制,事业单位的风险主要包括:使命的偏离、公益性目标的违背、非理性决策、资源不足或浪费或舞弊、法律法规的违背等。因此,与营利性组织相比,事业单位的运营风险比较小的受制于市场竞争和波动,而更容易来自不能完成使命的风险,确立内部控制目标的基石就是以使命为起点和终点的控制过程,可以表述为:理事会、管理层、全体员工以及所有志愿者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1)实现组织使命和战略愿景;(2)运营的效率性和社会公益性;(3)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开性;(4)资源的安全性和充分性;(5)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循性。

猜你喜欢

企业价值内部控制
试论管理会计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提升能力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几点思考
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衡量作用分析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