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2-03李浩泉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大学生

摘 要: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但浅层次的教育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因此,很有必要深挖红色资源教育价值,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加大校地协同育人力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繁荣校园红色文化,增创融媒体新优势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为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广东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新时代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资源。如何将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发挥其独特的铸魂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

一、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

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遗址踪迹类红色文化资源、建筑与设施类红色文化资源、重要革命历史文物、重要文艺作品等。它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具有独具特点又无可替代的资政育人功能,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优质教育资源[1]。

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广东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丰富的红色文化,留存了我们党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和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红色革命印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叶剑英、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广东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北伐战争、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等重大事件都与广东密切相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许多重大活动、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也都在广东诞生和实现。截至2019年10月,广东省共有革命文物约2 035处,其中红色革命文物约1 800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约160处,中共三大会址、广州农讲所、汕尾红宫红场更是闻名全国。广东老区苏区涌现出的彭湃、林伟民、周文雍、陈铁军等革命先辈光照千古,三河坝上朱德率部与近十倍敌军激战三昼夜、龙川山间“十万挑夫上赣南”、“东江游击队之母”李淑桓把七个子女送上抗日战场自己也慷慨赴死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至今仍被广为传诵。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壮丽征程中,广东发扬革命精神,投身新的革命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先锋的同时,也形成了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得红色文化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广东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有战火纷飞年代的历史遗存,也有新时代奋进人物的感人事迹,饱含着催人奋进的精神能量,是当代大学生温润心灵、启迪人生的引路明灯。充分挖掘利用这座精神富矿,运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感悟历史,增强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而且广东高校生源大多来自本省,本土红色文化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更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浅层次的教育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

近年来,广东高校有意识地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网络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提炼不够,运用方法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多引用相关红色文化的例子,展示相关图片加以解说,往往只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一些感性的认识;到红色基地参观,主要还是静态的“展览—参观—讲解”为主,互动性不强,语言不够生动;校园红色文化以自上而下式的“文件布置式”活动为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化倾向;部分红色文化网上平台功能单一,未能满足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影响到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自带网络基因的新时代大学生受网络化生存方式的浸染、多元思想文化熏陶,思想活跃、个性独立。随着他们视野的开阔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不会只满足于浅层次的学习。当他们在面对红色文化的时候必然有一个“思考—分析—判断”的过程[2]。如果不注重对红色文化内在精神的提炼和升华,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就难以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无法转化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因此,广东高校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课堂教学有引入、课后实践有参观、校园文化有活动、网上阵地有宣传等浅层次阶段,而要上升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认同的高度,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新时代精神内涵,探索更为得当的方法,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激发学生内在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以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提升广东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度的对策

(一)梳理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层教育价值

要将广东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历史脉络有清晰的把握。广东省广东红色资源量多面广,特色鲜明。全省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约4000余处,其中广州以众多的红色遗址和历史物件凸显这座英雄城市的品格,梅州、河源有中央苏区的家底,韶关亮点是长征,惠州、东莞主要是东江纵队,汕尾的农民运动全国闻名,揭阳主要是南昌八一起义军的遗址。广东高校应发挥学科优势和智力优势,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和规律进行归纳,使其与相应的课程章节和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无缝衔接,并要对具有直观教育意义的音像制品、图画、文献、家言、家书等加以梳理,便于教学运用和课堂呈现。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在科学归纳梳理红色文化资源基础上,还要深挖其教育价值,凝练好广东革命和改革创新的故事,阐释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力求丰满、真实、科学。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借鉴流行元素,赋予红色文化资源时代特征,让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相对接,使之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相契合,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走入大学生内心。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发挥铸魂育人功能

要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就要摸清大学生的真实需求,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教学办法。从学者的研究来看,新时代大学生不会因为大多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就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程度不高,相反,他们在关心自我发展的同时,也高度关心国家发展大局[3],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更愿意接纳结合他们自身实际问题、尊重他们个性、引导性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为此,将广东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设计中应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融于一体,增强红色课堂吸引力;注重事理结合,使学生们在聆听“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接受革命道理、深悟历史大势;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红色文化与学生当下思想价值理念培养进行有效融合,认真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启发学生深入探究,自我感悟;注重理论讲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加大现场教学、情景教学、访谈教学、体验式教学力度,把学生带到历史情景、历史结构、历史叙事中去认知和感受,引发其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

(三)加大校地合作力度,丰富红色文化体验

校地合作是发挥红色史迹教育作用,弘扬新时代红色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从近年广东高校依托红色文化阵地创新开展思政工作的实践情况来看,广东工业大学与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杨匏安故居陈列馆等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基地”,着力打造理论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体验课堂,让家国情怀、历史担当可触摸可感受可感知,更为学生所喜爱;嘉兴学院设立的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如何融入高校育人體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建树颇丰,成为宣传红色文化的主要阵地。要适时推广这些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各地方加强校馆合作,多校联动,共享实践教学平台,共建实践教学案例,从而推动全省区域红色教育资源横向拓展,纵向深化。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及时分析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偏好与效果,建立联动响应机制,适时调整教学重点,强化现场交互,丰富内容供给,精准把握青年大学生的需求特点,为其提供“看有展览、听有讲座、讲有故事、读有经典、唱有歌曲、演有戏剧、播有视频、传有格言、巡有路线、展有平台”系列服务,以形成协同育人整体效应。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繁荣校园红色文化

校园红色文化活动过于行政化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其对红色文化的接受效果。因此,校园红色文化应走丰富多彩的群众路线,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要善于创作新内容、新形式,如传统的红歌演唱,也可以通过改变节奏、伴奏艺术形式以及演唱方法等,真正贴近当代大学生的脉搏,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4]。打造朋辈教育平台,引导学生成立红色理论社团,选聘一批老教授、老专家作为理论社团的指导顾问,通过个人自学、座谈交流、典型引导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红色理论和事迹的热情与兴趣。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路途近便、乡音亲切等优势,引导大学生寒暑假、节假日回家乡之际走访红色遗址遗迹,宣讲身边的红色故事,送红色文化下乡,查阅革命年代的文献档案,阅读激荡岁月的红色著作,增加红色文化的切身感受,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指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对红色文化进行加工、创造,以快闪、广场舞、微视频、动漫、写生、情景剧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增强校园红色文化吸引力。

(五)增创融媒体新优势,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在当今传播媒体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红色文化的全媒体传播可以使红色文化资源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广东的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也较为分散,陈列方式也较为单一,很有必要建设全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媒体聚合平台,利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借助音频讲解、3D展现等先进手段,生动呈现广东特色红色文化,吸引广大青年大学生主动“走进”没有围墙的红色纪念馆感受革命历史文化,领略革命历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高校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寓教于“网”,打造红色网络课堂,开辟学校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阵地,把红色史实、革命精神充分展示出来,将带有红色印记的本地区名人和事迹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把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微故事、微视频、微电影,通过网络平台向师生推送,使声音、图像、动画相融合,达到立体传播的效果,同时通过双向交流与互动,让大学生在相互点赞、转发中激发学习热情,增进情感认同,最大限度地在网络空间发挥正能量效应。

参考文献

[1] 李睿.发掘红色文化育人的精神供给作用[N].甘肃日报.2019-05-28(006).

[2] 常沛.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3] 苏森森,王未强.新时代在改进中加强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005(001):90-98.

[4] 肖艳芳.红色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现状和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165-166.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运用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c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浩泉(1978- ),男,广东东莞人,硕士,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治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