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服务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实现路径

2020-02-03袁燕婷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2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志愿服务所蕴含的思政价值突出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对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志愿服务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路径,以期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不足,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在场域”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

“在场域”,引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强调此在、现在的场域。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不仅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环境关系或位置关系之和,更重要的是指蕴含在其中有潜力、有活力、有力量的存在。志愿服务,有效联袂学生、学校和社会,融学生需求、教育取向、社会需要为一体,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和“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助力器”。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有利于破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瓶颈,使“教”“做”“学”形成互动关系,并在这种客观关系的联结和作用下,促进场域内教育主客体积极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一、志愿服务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契合点

受传统观念、应试教育、课程设置等方面综合影响,参与主体、认知过程、认知场域等方面呈现断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出现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的现象。单纯的基础理论教育只能让大学生简单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教育主体的“教”与教育客体的“学”“做”分离,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与其重要地位和应有功能不相匹配,亟待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很多,我们把其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志愿服务正是体现着一种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育途径。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它既能使学生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提高思想素养,锻炼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注重实践育人,提倡服务育人,从而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切实巩固和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见,志愿服务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模式单一、观念保守、方法陈旧的瓶颈提出了可能。

二、志愿服务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价值性

(一)思想塑造的价值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要将这一宏观的目标融入到大学生微观的生活中,志愿服务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载体。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是以“我者”而非“他者”身份参与,可以提高主人翁意识,在服务他人中学习与成长,实现了服务社会与教育自我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促成善性人格养成。同时,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弘扬要以善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想道德规范,对大学生志愿者有道德引导作用,它反映了个体对于集体和他人关系的基本态度,追求的是个人与集体和谐发展,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实践。

(二)能力培养的价值性

大学生的能力素养仅仅通过理论教育是不够的,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以锻炼和巩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志愿服务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能通过亲身体验和升华所学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肯定,使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样会激发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再服务再学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同时,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志愿者分工协作完成,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能够相互合作完成相关服务项目,通过这样的多次实践、多次练习,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纪律观念、沟通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资源丰富的价值性

学校中单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而通过志愿服务向社会、向生活延伸、渗透,能有助于社会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利用。志愿服务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之间的有效联结,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性要求。社会教育资源不仅包括历史文化古迹等有形资源,也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等无形资源,但最重要的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真实而生动的现实生活实景,服务场域的多样性、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服务方式的灵活性等,均可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3]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既可全方位直观社会真实生活状态,亦可在实践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志愿服务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浅显走向深刻。

三、志愿服务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路径

总体看来,志愿服务朝着规范化、系统化和常态化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和育人成效,但制约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志愿服务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丰富与学生需求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内容

高职院校应当紧贴时代发展观念,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新的活力和新的力量,为志愿服务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如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活动,开展科教文卫、社会治安、保护环境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推动社会协调发展,还可以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要以学生成长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不断了解并确定学生的具体需求,科学规划志愿服务内容,采取针对性分明的措施,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开展“分类施教”的志愿服务,切忌形式主义和不切实际的强制性参与。可以采用“线上+线下”“课程+实践”的融合,通过线上参加志愿服务实践课程、网络课程的学习培训,线下结合自身需求、服务类型、实践学分等自主考虑所需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服务理念认知,而且能够提升大学生服务岗位的适应性与认同感。

(二)搭建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基地

志愿服务基地的搭建是保障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系统化和常态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有效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有力保障。在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实际需求中,高职院校应最大化地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基地,可与政府组织、基层社区、志愿者协会、社会相关单位等各方资源形成紧密联系,主动整合志愿服务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接轨问题,从而实现供需平衡,适当形成优势互补的状态,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在校内外的循环联动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的良性互动。通过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搭建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基地,使得志愿服务和社会需求趋势融为一体,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关系网,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生活,生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时时有思政、处处有思政,進而拓宽思政育人领域。

(三)构建“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单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职教二十条”,指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4]因此,在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时,进一步将志愿服务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实践中,构建“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适当增加志愿服务教育课程与学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众多呈现的方式,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现实背景,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料,开展“春运”“暑运”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题材多样、种类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所学所知,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服务,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形成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品质。

(四)建立新媒体志愿服务信息共享网络平台

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交流平台。志愿服务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保障和促进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推广,建立集思想教育、信息发布、资源共享、课程培训、互动沟通、成效展现和认证评价等功效于一体的新媒体志愿服务信息共享网络平台,是当下的建设之需。对于大学生来说,在网络平台上就能够了解当前思想价值导向,共享志愿服务信息,结合自身状态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参与,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同时提供志愿服务经验交流与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对志愿活动进行宣传,搭建志愿者沟通平台,表彰优秀志愿者事迹,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方面可以在平台上与有需要的社区组织实现高效对接,进一步密切社区、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志愿服务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依托网络平台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记录、活动评价,实现推动大学生思想品德提升与志愿服务能力增长的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1:7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1.

[4]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作者简介:袁燕婷(1991- ),女,广东广州人,硕士,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