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播学理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2020-01-17腾和泰张雅娴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接收者符号图书馆

腾和泰 张雅娴

(1.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 2.呼伦贝尔学院传媒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开展阅读、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深入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大学生的阅读体验,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1]阅读推广一词虽然在图书馆学界普遍使用,但较少有人对其下定义,本文借鉴万行明学者的观点,即把阅读推广看成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提升读者阅读水平,进而促进全民阅读的一切工作的总称。[2]无疑,阅读推广是一个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传播活动。因此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过程的观点

传播学中认为传播过程是一种表示不断变化运动的信息的传递现象,人们参与传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共享信息,并且通过信息的共享,交换思想与感情,相互了解,互通情报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联系。[3]

每一种传播活动均有共性,即基本过程相同。首先是信息的传出过程。这是信息传播的第一步,由信息的发出者,也就是传播者将探测、收集到的信息,即传播内容变换为一种符号,如文字符号、图像符号或语言符号等,然后再将已经变换的符号转化成具体的、可传递的信号发出;其次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即信号传递到信息的接收者(受播者)的过程;再次是信息的接收过程,即受播者首先用五官接收到传播的信号,然后将感知到的信号传递给大脑,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某种符号,最后将符号解释为相应的意义,也就是还原成信息。最后一步就是效果的产生,当受播者将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信息时,这些有意义的信息会对受播者产生一定的效果,如知识的增长、态度的改变等等,并且受播者会因为这些效果的产生而做出一定的反应,也就是说会对传播者产生一定的反馈。[4]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无论采取任何推广方式,如基于微信平台的信息推送、专家讲座、组织读书会等,均是由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一定的符号(信息的传出过程)借助一定的媒体手段(信息的传递过程)传递给接收者,接收者接收到信号并将其进行译码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信息的接收过程),进而产生一定的效果。

每一个传播过程又都会有差异性。正如奥斯汀·巴布洛说:“新的观点使研究者们注意到经常被忽略的问题:(一)传播过程包含多重的、有实质性差异的过程;(二)这些过程可能是重复的、互补的或矛盾的;(三)过程可能会调解或调节其他过程。”[5]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首先,每一次推广活动均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实质性的差异;其次,这些传播过程有些是重复的,例如图书馆阅读推广中被普遍采用的一些经典方式往往是被重复使用的,如名家讲座、读书会等,而且这些活动方式是互补的,如邀请某一著名作家做讲座可能会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读书会的活动则更侧重于阅读后的交流;再次,阅读推广这一活动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学生接受了一个“如何高效使用搜索引擎”的专题报告后,可能其信息搜集能力会有所提升。因此,我们在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到每一个推广过程的差异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信息的传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下文笔者将按照信息的传播过程的阶段,在共性分析的基础上同时探讨不同传播方式的差异性。这里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即无论在传播的哪一个阶段,为保证阅读推广的有效性,真正对接收者(高校里主要指学生)起到一定的效果,每个环节均需要活动的组织方(主要是图书馆及主要组织活动的人员)去采取措施。

二、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之“信息的传出过程”

在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由传播者确定要传递的信息,并将之转换成合适的符号,进而转变为一定的信号。

首先,传播者本人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如 “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快速、准确搜集信息”的专题讲座,需要主讲人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熟练的技巧;如果是对于大学新生的入馆教育的专题讲座,则需要主讲人必须是熟悉本校图书馆的馆藏分布的管理人员;如果是通过微信推送书籍信息,则需要信息主推者具备阅读大量书籍的基础。

其次,需要围绕推广目的收集、加工信息。具体在选择信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信息的有用性,即信息必须是对实现推广目的有用的,这是选择信息源时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第二要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丰富信息的同时也滋生了信息泛滥,不正确、不可靠的信息比比皆是,因此在选择信息时一定要保证其可靠性;第三所选择的信息应该具备一定的可加工性,方便传播者和接收者使用信息;第四要注意选择的信息具有完备性,通过所选的信息,能够满足并实现推广目标。

再次,合理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施拉姆认为“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要素,符号代表事物,它能脱离参加传播活动的双方而独立存在。符号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本元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6]信息是包含某种意义的,这个意义则需要附着在一定的符号上进行传递。从符号的分类上讲,符号主要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对于语言符号的有效应用,我们可借鉴德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提出的“言语有效性基础”的四条原则,即表达的可领会性、陈述的真实性、表达的真诚性、言说的正确性。关于非语言符号的有效应用,就传播者个人而言可以从传播者的仪表、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变化、语调变化等方面进行调整,就采用的媒体中的非语言符号而言,需要贯穿一个思想就是“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不如动态画面”,尽量使知识可视化。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之“信息的传递过程”

信息的传递过程则主要是信号的传递,在这一过程中信号的传递必定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因此这部分笔者从媒体的角度来探讨信息的传递过程。每一种媒体除具有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即每一种媒体的表现性、重现性、接触性、参与性、可控性是有区别的。

首先,每一种媒体表现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声音、颜色以及运动特征的能力是不一致的。如果推广活动的主题是“如何有效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采用的方式是专题讲座,那么最适合的媒体是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同时为主讲教师和学生提供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如果推广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意义,方式是专题讲座,主讲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名人的阅读感言,这比单纯用PPT呈现文字或静止的图片效果要好。

其次,每种媒体将记录、存储的内容随时重新使用的能力不同。图书馆常用的推广方式如专题讲座、读书会等方式,都是转瞬即逝、难以重现的;而通过网络或微信平台推送的信息则可以随时查阅、反复重现。

再次,媒体把各种符号形态的信息传递到一定空间范围的再现能力也不相同。专题讲座、读书会这些推广方式,只有在现场的人员才能接触到相应的信息;而微信平台则会有更多的学生或信息的接收者收到信息。

第四,应用媒体进行推广时,接收者参与活动的机会也有区别。如专题讲座、微信的信息推送,很大程度上接收者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专题讲座或许会设立提问环节、微信平台也会有留言功能,而往往只有小部分接收者会参与活动。对于读书会这种方式,则会使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到活动中。

最后,使用者对媒体操纵控制的难易程度也会影响的媒体的选用。例如,现在虽然有很多高校在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阅读推广,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在使用微信平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具有相应能力的专业人员。

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之“信息的接收过程”

在信息的接收过程,主要是接收者接收到信号,将其译码进而成为接收者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要素就是接收者即学生。因此,学生首先要能够接收到传播的信息,其次能够有效地解释传播的信息。

组织多角度、不同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相关信息。这就要求将阅读推广作为一个系统的工作全方位去做。首先,树立任课教师、学习导师、辅导员阅读推广意识和提升其阅读推广能力,任课教师、学习导师、辅导员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员。调查显示:大学生阅读选择的首要影响因素是任课教师推荐或课堂启发,其次是学习导师和辅导员的推荐;其次,高校图书馆除从图书馆的角度搞阅读推广活动,还可以协同学校的其他行政、教学部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如与团委、学生处、二级学院协同进行阅读推广;再次,借助新媒体如微信平台等学生易接触的媒体,进行阅读推广。

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译码。即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阅读推广活动,也并不是都能对所传递的信息接收并解释为有意义的信息,1960年,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将受者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因此要尽量减少这种选择性对推广效果的干扰。为了让学生注意到推广的内容,从传播内容来看尽量选择学生关心的内容,从选择的媒体角度看尽量选择学生喜爱的媒体;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信息,推广的内容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比如不同专业的学生推广不同的专业书籍),推广时尊重学生的原有观念(如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阅读推广要考虑到民族特性),推广对学生有用可以解决学生问题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可以采用一些记忆的原则,如创造良好的记忆环境、重视首尾效应、建立必要的奖励措施等(如很多学校开展的月度之星评选活动)。

虽然上述笔者从组织者的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创设环境帮助学生积极接收信息并产生相应的效果进行了阐述,但更应该明确的是,学生的信息接收活动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更需要学生自主建立阅读的习惯。

结语

本文从传播的三个最基本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要素去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通过推广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而这个效果需要跟最初的推广目的去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反思推广活动的优缺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实际上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一个系统,而并非单一的要素。我们从要素的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并不是要将图书馆阅读推广这一系统活动进行分割,而是希望从另一个角度去微观地看待问题,并从细节上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接收者符号图书馆
学符号,比多少
基于SDN的组播安全机制
“+”“-”符号的由来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探讨
可撤销用户动态更新广播加密方法的研究
图书馆
口碑传播中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及应用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