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呼伦贝尔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

2020-01-17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跨境电子商务

李 平

(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内涵

因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特征、相关理论体系、发展模式以及发展历程等研究均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较为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方便快捷等优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技术基础在推动贸易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为我国稳定外贸增长以及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动力。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应用联盟主席团主席汤兵勇在2016年出版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4-2015)》一书,他在书中指出要想理解跨境电商的定义及内涵就不能仅仅把跨境电商看成一种交易模式的创新,而是要从交易层面、贸易层面和产业层面来分析它。首先,从交易层面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是交易的数额小、交易的次数多、交易的速度快,这大大区别于传统贸易模式中“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模式。因此,相较于传统的贸易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对交易平台、物流、支付、结算、海关、商检环节提出更新要求。同时由于交易模式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在跨境交易过程中会对传统的贸易体制、监管流程和物流体系提出更大挑战;其次,就贸易层面而言,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经济减速发展的迹象,中国也难免受其影响。而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型贸易形态相比于传统贸易模式而言拥有可突破传统地理范围的限制、受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较小、交易环节涉及中间商少、价格低廉和利润率高等巨大优势,但也存在通关、结汇和退税障碍多、贸易争端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再次,在产业层面上,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利于通过“互联网+外贸”的方式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进优出,有利于扩大海外营销渠道,促进企业和外贸转型升级。同时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将会大大增加就业率,并且与我国目前推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进程相契合,有利于打造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推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快速发展。

二、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中俄战略合作的不断深化,中俄两国在文化和经贸等方面的交流也愈加活跃。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俄贸易高速发展,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旬,中俄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数据显示2018年1-9月,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额达到了37亿美元,同比增长23%。显然,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对俄贸易新的增长点,而俄罗斯市场也将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一大目的国。相信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中俄建交70周年及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将在两国的贸易额上占据更大的比例。

三、呼伦贝尔对俄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呼伦贝尔对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些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呼伦贝尔地区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也极有可能成为其深化外贸领域改革的突破口。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与蒙古国和俄罗斯两国有着长达约为1733.32公里的边境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是中俄、中蒙贸易的重要口岸。在“一带一路”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等项目的推进下,呼伦贝尔地区目前已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口岸8个,成为了国家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节点城市,在发展对俄跨境电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

目前呼伦贝尔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满洲里为中心的跨境电商发展布局。满洲里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跨境电子商务重点城市,同时也是呼伦贝尔地区对外开放口岸的代表,其正在跨境电商领域实现快速突破,在国家沿边开放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6年,满洲里市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7年,满洲里市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共有27家电商平台上线运营,交易额突破12亿元,环比增长71%。2018年,在中俄国际邮路恢复开通的背景下,满洲里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达130家,交易额突破10亿元,占全区交易总额的一半以上。但是与广东、浙江、天津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领先的省市相比仍有巨大差距,这也同时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跨境电商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

(二)呼伦贝尔市跨境电子商务中遇到的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现代物流体系滞后,地区发展不均衡

目前呼伦贝尔地区虽然拥有公路、铁路、航空口岸等交通基础设施,拥有综合保税区、物流中心、互市贸易区等产业平台,但与临近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芬河市以及跨境电商发展较好的一些南方省市相比仍较为落后,尤其在基础设施和物流系统方面存在的差距很大。此外,呼伦贝尔地区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即除了满洲里市以外,呼伦贝尔市的其他旗市区的跨境电商交易额基本为零。

2.政府扶持跨境电商的政策不完善,监管模式落后

呼伦贝尔市制定了《呼伦贝尔市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意见稿),在此规划中提到突出呼伦贝尔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是呼伦贝尔地区未来发展电子商务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同时积极执行自治区下发的各项关于发展跨境电商的文件要求。此外,作为呼伦贝尔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中心,满洲里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满洲里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满洲里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工作推进方案》《满洲里市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为呼伦贝尔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指明了方向。但是政府在具体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方面还有所欠缺,不够完善。

跨境电子商务会涉及税收、通关等政府监管内容,这既是合作的重点,也是合作的难点。目前,呼伦贝尔地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还没有完成与相关电商平台、物流、支付等经营主体的对接,缺乏跨境电商进出口货物查验监管场所,尚未实现海关监管下的跨境电商一般出口、特殊区域出口、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进口业务体系的构建。

3. 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呼伦贝尔地区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方面具有毗邻俄蒙的独特地缘优势,但是在企业规模和影响力方面仍处于劣势,这严重影响、制约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一些跨境电商的企业内部,领导层的经营理念还未系统化、完整化,这导致很多呼伦贝尔地区的跨境电商企业没有形成独立的品牌意识,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往往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取得竞争优势。然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再只看重低廉的价格,而是对商品的质量、外观、实用性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因此,忽略企业的品牌建设非常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也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4.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紧缺,对俄罗斯及相关国家的法律缺乏了解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商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跨境电商企业要求从业人员既要通晓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又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条文及各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规则,同时也要知晓出口地的文化、习俗并且有着较高外语水平。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对复合型俄语电商人才的需求特别大,身处祖国西部边陲的呼伦贝尔地区更是如此。但由于高校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错位等原因,呼伦贝尔地区俄语人才的培养基本上还是趋于传统的语言文学方向,很难满足电商企业对复合型俄语人才的要求。

此外呼伦贝尔地区还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电商以及跨境电商人才引进与挽留。相对于跨境电商发展较好的地区呼伦贝尔地区在电商以及跨境电商人才引进与挽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优势,要想留住人才难度非常大。

(三)呼伦贝尔地区发展跨境电商的思考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物流管理,均衡地区发展

首先,政府要不断完善呼伦贝尔地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呼伦贝尔地区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的覆盖范围及与其他地区的连通区域,增加口岸过货量,从而在“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使呼伦贝尔地区保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同时还要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的应用效率,从而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其次,加强物流中心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完善并打造一批有国际化水准的物流集散中心。除大力支持本土物流企业的发展外,也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树立竞争意识,努力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建设完善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和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此外,针对物流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呼伦贝尔地区要积极推进与国内外物流公司的合作,同时要探索建立境外仓储设施并对仓储系统实行智能化管理的路径,从而在跨境电商交易的过程中满足消费者对物流速度和质量的要求。

再次,积极推动呼伦贝尔地区其他旗市区与满洲里市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均衡发展,努力帮助其他旗市区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零的突破。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旗市区的经济条件和产业特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差别化发展。

2.增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完善对接机制

在加快呼伦贝尔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进程中,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积极出台、完善关于跨境电商的各项政策、措施,注重培育本土电商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电商企业进入呼伦贝尔地区,为我市跨境电商的发展注入活力,从而达到提升我市跨境电商的综合实力的目的。政府还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政校合作等联合培养模式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此外,政府应带头做好跨境电商政策宣讲、业务知识培训等工作,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造良好环境。

同时,当地政府要积极引导商务、海关、检验检疫以及邮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简政放权,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充分便利。

3.加强企业品牌化建设

跨境电商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时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支持。呼伦贝尔地区跨境电商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首先,企业自身要勇于打破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注重商品的品质与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形成品牌优势;其次,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创新企业的经营思维,通过参加展会、商贸洽谈会等形式对自己的品牌进行推广宣传。同时积极利用eBay、Amozen、阿里速卖通等大型平台进行海外推广,加大品牌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海内外消费者喜欢上自己的产品。

4.注重培养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力与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能力密切相关。但是国内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呼伦贝尔地区高校也存在课程设置与企业对俄语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目前,我国南方的许多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了前列,纷纷成立跨境电子商务学院,积极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如: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和浙江外国语学院均成立了跨境电子商务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开展跨境电商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学模式来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我国北方地区作为俄语人才的培养重镇,在培养对俄跨境电商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相关的跨境电商方面的课程,如:黑龙江大学开设了对俄经贸实验班,东北师范大学开设俄语(电子商务)专业,哈尔滨理工大学开设经贸俄语专业,山东交通学院开设俄语(商务俄语方向)等,均旨在构建“外语+外贸+电商”三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的跨境电商人才。呼伦贝尔地区拥有两所本科高校和众多职业院校并有毗邻蒙古和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在培养对俄跨境电商人才方面拥有先天优势,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1)呼伦贝尔学院和满洲里学院均设有俄语专业,以上两所高校也均设有经贸专业,为培养对俄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可以将俄语专业与经贸专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俄语和经贸专业分别增设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以及俄语、法律等相关课程模块,实现校内的教育资源共享,进而实现培养校内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以满足电商企业对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的要求。同时呼伦贝尔地区各高校要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教学路径,使呼伦贝尔地区的高校成为培育本土跨境电商人才的摇篮。

(2)要坚持“走出去”的原则,积极支持本地高校去相关高校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经验,聘请跨境电商教学改革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短期或长期讲座、教学或选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的合作,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呼伦贝尔地区培养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3)此外,政府在做好积极引进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同时,还要做好防止本地区人才流失的工作。可以从出台相关的跨境电商人才扶持政策和提高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等方面入手。通过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薪酬和福利补贴给引进人才以归属感,给本地人才以幸福感,从而减少跨境电商人才流失的可能。

5.努力打造中俄蒙国际物流集散中心

呼伦贝尔地区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契机,充分利用呼伦贝尔地区作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的地缘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和其他政策支持,推进一批改革措施在呼伦贝尔地区试行。积极推动海拉尔、满洲里等口岸城市发挥“一带一路”国际物流节点城市的作用,支持中欧班列带运国际邮件;支持海拉尔国际机场增开国际货运航班,促进中欧班列、航空港等扩大运营,进一步拓展中俄蒙国际货运大通道,将呼伦贝尔打造为中俄蒙国际商品集散中心、中俄蒙跨境电商枢纽城市。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呼伦贝尔地区应该把握住跨境电商的政策红利,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同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政府、高校和企业等方面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从而推动当地跨境贸易的转型升级,提高呼伦贝尔地区跨境电商的综合实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跨境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闫锡聪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