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U18女篮亚青赛日本队进攻特点研究

2020-01-13徐校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快攻持球女篮

高 猛,徐校飞,龚 闯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8年U18女篮亚青赛日本队进攻特点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亚青女篮以及篮球进攻特点相关的文章,通过中国知网和FIBA官网收集了部分日本女篮亚青赛的相关数据及球队特征。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1.2.2 录像视频分析法

对2018年U18女篮亚青赛日本队的全部共五场比赛进行了下载、剪辑、慢放观看的同时记录了日本队进攻手段及进攻特点的相关数据指标。

1.2.3 synergy sports 系统数据分析的分类

不同于传统的分类方式,synergy 系统将球场上的所有进攻手段分为 外线单打、挡拆持球、低位单打、挡拆接球、定点投突、手递手传球、空切、无球掩护、快攻、补篮十一种进攻手段。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FIBA官方网站提供的日本队球员基本信息及比赛数据以及通过观看录像统计出的指标最终运用相关软件对其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归纳。

2 结果与分析

随着篮球运动在亚洲的发展,亚洲的女子篮球也逐步强大起来,并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大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亚青赛是能够代表亚洲青少年篮球最高水平的比赛,并体现亚洲各国(地区)青少年篮球运动队的技战术风格、及特点的亚洲地区青少年最高篮球赛事。此项赛事侧面反映出亚洲各国家(地区)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各个国家(地区)的后期国家队实力[1]。当今世界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对篮球技战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更好的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基础,也是我国发展篮球事业,取得好成绩的重中之重[2]

本届U18女篮亚青赛中国队小组赛以15分之差不敌日本队,随后中国队在半决赛资格赛中战胜中国台北队晋级,又在半决赛中大胜韩国队成功进入决赛,决赛中领先日本队13分最终完成复仇。虽然复仇成功但日本队凭借着顽强的作风和积极的拼抢险些从中国队手中夺走冠军的奖杯。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日本篮球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研究日本国青女篮的进攻特点对我国女篮球的发展及后备人才的储备的培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中国女篮才能不断进步。

2.1 日本队基本情况分析

表1 2018年U18女篮亚青赛前四名平均身高及18岁以下人数

通过FIBA官方网站搜集到的数据显示日本队在平均身高上均明显低于冠军中国队和季军澳大利亚队,且相差值达到7-9厘米。在年龄上日本队仅有一人为17岁队员,其他均大于17岁,由此可发现日本队本届U18队员没有从U17队伍中挑选人才,而中国队则有三名队员是从U17队伍中选拔至本届U18队伍中。其他两支队伍低于18岁的人数也均高于3人。可见日本队青少年女篮具备强大的后备人才储备,且年球队年龄梯队建设完善。

2.2 synergy 系统 11 种进攻手段下日本队进攻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分类方式,synergy[4]系统将球场上的所有进攻手段分为 11 类。快攻、外线单打、挡拆持球、挡拆接球、低位单打、定点投突、手递手传球、空切、无球掩护、补篮、其他。

根据列出的 11 种分类和球的结合关系可以将这 11 种进攻手段再次分类为有球进攻类和无球进攻类,有球进攻类特指那些自己运球完成的的进攻战术手段,而无球进攻类特指那些不用过多运球,接球后直接完成进攻的战术手段。而快攻和补篮,由于对队员的积极性和拼抢,跑动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可以很好的反映队伍的身体质和积极性,可以归类为积极拼抢类。

有球进攻类:外线单打,挡拆持球,低位单打。

无球进攻类:挡拆接球,定点投突,手递手传球,空切;无球掩护。

积极拼抢类:快攻,补篮。

表2 日本队11种进攻手段占比及排名

有球类进攻:26.83%

无球类进攻:46.94%

积极拼抢类:20.1%

其他:3.13%

有球类进攻:33.49%

无球类进攻:46.88%

积极拼抢类:14.43%

其他:5.20%

通过表2可发现日本队在五场比赛共408次进攻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前三项进攻手段分别是定点投突、无球掩护和快攻,其比例占到49.73%。中国队在六场比赛共419次回合中进攻手段占比前三的分别是定点投突、低位单打和外线单打,其比例占到了48.27%。除去相同的定点投突之外日本队和中国队最大差别在于无球掩护和快攻比例明显大于中国队。身高上不占优势的日本队发挥了无球掩护的团体配合特长以及快速机动的防守反击能力。而中国队外线单打和内线单打比例较高,相比于中国队日本队有球进攻占26.8%,积极拼抢占20.1%。而中国队有球进攻占据33.49%,积极拼抢只占据14.43%。很明显日本队在无球进攻和积极拼抢方面明显优于中国队。

表3 冠军中国队11种进攻手段占比及排名

2.2.1 日本队12秒以内进攻结束时间占比及回合占比

图1 日本队12秒以内进攻结束时间占比

通过对比赛视频的分析与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橙色代表日本队在进行的五场比赛中每回合结束进攻用时在12秒之内的占比,为68.8%。蓝色为进攻用时大于12秒的占比,占到31.2%。很明显日本队擅长快速反击进攻,所有的比赛总体上都处于快节奏的打法。

图2 日本队不同对手12秒以内回合数占比

根据上图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在日本队对阵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的共五场比赛中每场比赛进攻回合在12秒以内的次数占据了绝大部分,经过统计其比值占到了68.5%,进攻时间在12s以外的回合占据总回合的31.55%。直观的展示了日本队长期以来以快制胜的打法。与此同时不难发现五场比赛中只有对阵中国队两场比赛时日本队每回合用时大于12秒的比例稍大一些。可以看出中国队在限制日本队快攻方面做得很好,且阵地防守也很出色。迫使日本队整场比赛中用时超过12s的比例增加,减缓比赛节奏。

2.2.2 日本队和中国队阵地和快攻每回合得分统计

图3 日本队和中国队阵地和快攻每回合得分统计

小快灵且效率高是日本队一直以来的传统特点,通过上图可清晰看出日本队的快攻与阵地进攻的效果。若日本队在12秒内结束进攻则每回合平均得分可达到1.07分,但如果让日本队落成阵地进攻的话,每个回合平均得分只有0.81分。相反中国队凭借着出众的内线身高和内线技术在12秒以外每回合平均得分达到1.02分,12秒以内进攻每回合平均只有0.81分。说明中国队在进行阵地战时得分更有保障,而日本队在进攻时间小于12秒的回合中进攻效率更高。

2.2.3 日本队主要进攻战术

篮球进攻战术顾名思义以进攻为目的,以突破防守队伍防线,掌控投篮主动权与前场篮板球为结果导向的篮球常用技战术,其中涵盖了单人进攻,多人进攻配合和全队进攻战术。团队进攻战术也可细分快攻、衔接段及阵地进攻三个板块[5]。该部分将列举日本队五场比赛中最常用的快攻衔接段及阵地战战术。

2.2.3.1 快攻衔接的战术

衔接段进攻是指进攻方将球快速推进到前场后,在没有直接形成较好的上篮或者空位投篮机会情况下,待对方防守还未完全落位或者未进入阵地防守之际,发动的 2-3 人或全队有目的小范围配合的进攻。[6]通过对2018年U18女篮亚青赛日本队的五场比赛进行研究发现日本队的主要快攻衔接段战术为高位挡拆以及在高位挡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简单战术变化。

2.2.3.1.1 基本落位与要求

基本战术落位如图4所示,快攻反击没有机会时1号持球后卫运球压慢进攻节奏推进至前场,3、4、2号队员如图所示拉开篮下空间分散布局,要求具备接球投篮与突破能力。5号队员要求具备扎实的挡拆技能且具备挡拆下顺持球进攻的能力。1号队员具备良好的运球与传球的能力且具备宽阔的球场视野。

2.2.3.1.2 基本配合及战术变化

2号与3号和4号队员落位结束后5号队员上提至弧顶三分线以外给1号持球队员进行高位有球挡拆,1号队员持球突破同时5号队员下顺要球,2号、3和4号队员随时准备接球投篮或冲抢篮板球。1号队员根据防守队员防守情况选择自己突破或传球给5号及其他队员。一般情况若防守5号的队员选择换防则将球传给5号形成大打小的情况,若防守队员延误不及时则1号队员快速持球突破篮下,遇见补防队员再分球给外线2号或3和4号队员。

图4 基本落位

图5 中锋高位挡拆

图6 手递手传球

战术变化主要在防守较为严密挡拆后没有出现进攻机会的情况下,高位挡拆后1号持球队员在右侧45度角三分线处与2号队员进行手递手传球,1号队员下顺至三分线零度角,2号队员运球上提至弧顶,5号队员在2号持球上提的同时插入限制区要位,2号队员传球给中锋5号,此时防守会立即缩小防守面积队5号中锋进行夹击补防,2、3、4、1号队员均顺时针跑动,5中锋选择单打或传给外线顺时针跑动的队员空切突破或跳投。

图7 中锋低位要球

2.2.3.1.3 小结

快攻衔接段期间的战术简单实用且十分符合日本队队员的个人特点,利用快攻过后短暂的防守松懈期间进行第二次进攻。日本队队员身高矮小但进攻十分犀利,借助中锋的掩护大多数队员便可凭借自身的速度直接突破上篮得分。战术变化也较为灵活,利用手递手传球创造传球机会,形成1内4外的进攻布局后再充分发挥球员的无球跑动能力进行新一轮进攻。

2.2.3.2 日本队常用进攻阵地战术

2.2.3.2.1 手递手背掩护

基本落位与要求

如图8所示,手递手背掩护主要用于快攻及衔接段进攻后落成阵地时使用的一种简单进攻战术,1号位持球与2号位在同侧。3号和4号队员在另一侧纵向站位。要求队员具备扎实的掩护技能与快速传导球的能力以及出色的投篮进攻能力。

图8 基本落位

基本配合及战术变化

1号队员发动战术指令后1号与2号在三分线附近进行手递手传球,2号运球上提1号下顺,与此同时3号队员给4号队员做下掩护,4号队员利用掩护上提接2号的传球,此时1号队员溜底利用4号的掩护到达左侧三分线零度角准备接球投篮,4号掩护完转身卡位要球,5号队员上提给2号队员做上掩护,2号队员利用掩护到达右侧三分线零度角准备接球投篮。此时3号队员可选择的传球路线如图5.3所示,可传给1号、4号、2号。

图9 下掩护与手递手传球

图10 溜底与上掩护

2.2.3.2.2 外线传导球接高位挡拆

基本落位与要求

基本落位如图11所示,5号中锋站在篮下吸引防守队员。3号与4号队员在一侧纵向站位,1号与2号保持适当的距离准备进行手递手传球。要求4号队员具备较好的持球突破的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将球传出来,5号队员具备扎实的挡拆技能与挡拆后接球单打的能力。

图11 战术基本落位

基本配合及战术变化

如图11所示,当1号队员发出战术执行手势时,1号运球与2号进行手递手传球,2号接球后运球上提。3号给4号做下掩护后4号上提至弧顶接2号的传球,2号传完球后如图12所示先向篮下纵切再拉开至零度角,中锋5号上提给高位的4号做有球挡拆。

图12 下掩护与手递手传球

图13 中锋高位挡拆

如图13所示,4号利用5号的高位挡拆直接运球突破,挡拆完的5号下顺要球。1号、3号与2号队员均沿三分线上提准备接4号的突破分球进行投篮。此时限制区内较为空旷再加上日本队球员速度快突破犀利的特点往往能够轻易突破到篮下进得分。如遇到多人包夹才会将球分散给外线队员投篮。

2.2.3.2.3 小结

日本队在阵地战中战术落位都较为固定,主要手段为有球挡拆与无球掩护以及传导球相结合,本着拉开空间的进攻原则发挥球队整体性与球员个人速度与突破能力的特点。进攻当中,场上 球员之间内外线位置概念模糊化, 但是内线、外线均遵循所有的进攻原则,队员之间通过相互的掩护、换位、传 球、空切和移动来发动阵地进攻。

图14 突破分球

3 结论与建议

3.1 日本女篮U18队员年龄梯队建设完善,具备强大的后备人才储备,虽然平均身高不高,但利用快速灵活的打法和场上的多人轮转换予以弥补,形成了整体的“小,快,灵”的特点。

3.2 日本女篮U18队员具有很强的快攻意识和快攻能力,快攻推进均以运球突破为主,推进速度快,反击能力强,快攻结束方式均多以直接上篮为主。进攻手段中定点投突、快攻、无球掩护占比最多。无球进攻与积极拼抢得分占比明显高于中国队。

3.3 日本女篮U18队进攻用时大多在12秒之内,且用时12秒之内的回合得分率明显高于进攻用时12秒之外的得分率。

3.4 日本女篮U18队伍在进攻战术中基础配合以掩护挡拆与无球跑动为主,战术打法较为固定但连续性强。战术终结方式大多为突破上篮或外线远投,整体围绕外线队员进攻得分。

猜你喜欢

快攻持球女篮
第21届CUBA女篮四强攻防能力比较研究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快攻战术运用的对比与分析
“严防死守”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如何快速学会篮球“三步上篮”
新疆女篮冲击季后赛
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快攻战术对比与分析
美国女篮大胜西班牙实现奥运会六连冠
沃疆集团与新疆女篮再牵手 新疆沃疆女篮开始新征程
浅议初中投掷实心球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