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做法初探

2020-01-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0 前言

民族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感和骄傲感,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建立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识,通过文化知识的熏陶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同时《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素质,为构建良好的国家骄傲,文化骄傲打下基础,这也是为国家长远发展做打算。

1 《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学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框架理论

1.1 “骄人祖先灿烂文化”展现民族文化的基本框架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中向学生展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大家庭,在五十六个民族同胞的团结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我国经济,传播我国璀璨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相互沟通的同时也在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国不可以无魂,民族文化就是我国的灵魂,从小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就是培育国家认同感和民族文化使命感,为学生未来的综合素养打下基础,实现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一脉传承。

1.2 承载民族文化的文字是贯穿学习生涯的成长理论

从甲骨文到楷书,不同时期的汉字有不同的风采,每一个阶段的汉字都呈现出不同的字体风格,具有十分独特的审美价值。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除汉字外,还有藏文、蒙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几十种文字。这些文字形态各异,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通过对“美丽文字”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特点,学会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1.3 《道德与法治》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价值理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科技战略化强国需要民族文化的支持,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无一不是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象征,四大发明,青铜器、丝绸、没有一根钢钉的纯木房子等,都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孕育的瑰宝。其民族内涵勇于创新、勤于思考、持之以恒的文化态度是支撑我们一直行进的动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将现代发展的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孕育出最新民族文化,发挥新兴文化的价值,促进小学五年级学生了解中国发展,中国优良品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勇于担当祖国的复兴大任。

2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原则

2.1 着重《道德与法治》传统美德教育,培养民族文化自信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小学生传统美德品质的基础,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积极乐观心态,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学礼,无以立”的好学与仁爱等传统美德,使学生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修养,不应简单笼统的讲述枯燥的课本内容,为了学而学,而应创建对民族精神正确的认识应用于生活。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准确的向小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让小学生在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建立对民族文化的初步认识,进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2.2 合理规划教学布局,显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从个人独立意识到家庭氛围的优化,再到国家民族文化的学习了解,是一个文化传输的过程。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合理规划布局,进一步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最大程度实现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解民族传统美德并传承,灌输民族文化的自信力是与人交往相处的后备力量。通过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规划布局提炼出最精简的知识,方便学习的同时也使学生增加想要深入学习的好奇心。中国的民族文化流传千古,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句时刻会提醒着人们做人的道理,提醒人们规划自己的生活习惯,这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3 理论与实践并行,应用文化的力量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能只通过浅显的课本讲述,纯知识理论的讲解小学的孩子体会不到文化的意义,需要进行生活实践,在生活中感受民族文化带来的帮助与好处,通过慢慢的体会达到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所以重视理论与实践并行,让小学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民族文化带来的思想提升和对外自信力。

3 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缺失问题的研究分析

3.1 小学阶段教材内容挖掘力度不够,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缺少

小学阶段虽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但真正意义上的教材内容挖掘力度不够,对于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缺少立体感层次感。《道德与法治》教学老师一般为照本宣科式教学,对于教材内容准备较浅层。为达深层次的教学令小学生对于中国汉字文化艺术认知缺少,对于传统美德传承存在陌生感且参与性不强。教师在备课中以课本为主,辅助教学资源较少利用,使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一知半解,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发展精神带来不利。

3.2 小学学生缺少对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识途径

民族文化的传输一般在初高中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有自我独立意识,可以清楚明白民族文化的意义和好处,但就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初涉校园,对自我约束力还不强,意识形态还不成熟,对于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还偏低,加之小学阶段再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授的不尽人意,小学学生很难通过课堂接收民族文化和进一步深入学习,难以找到民族文化的传输道路,并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深入了解,所以小学学生缺少对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识途径。

3.3 小学阶段学生缺少民族文化认同感和骄傲感

对于当代的学生,一出生就沐浴着各式各样文化的收入,家长对于民族文化的灌输也缺乏正确的引导,跟大部分中国家庭一样,只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从小让背古诗,但对古诗背后潜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故事并不讲述,对于小学学生的精神层面建设也不合理,使小学学生缺失家庭生活中实践文化的教育。目前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集合,对于民族文化的价值性和成长性打击较大。相较于外来文化民族文化聚型容易,但聚神难,所以小学阶段对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骄傲感缺少,小学生易受外来文化所影响。小学生对于一些不好的价值观念不能很好的区分摒弃,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产生了不利影响,限制了民族文化自信的成长。

3.4 文化环境不够浓郁,小学学生难以构建文化思维

在小学阶段构建正确的文化思维,是发展的现实要求。但小学阶段的文化环境不够浓郁,对于学习认识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不利影响。小学的学习环境还处于约束性教学,因为小学学生对于学习文化知识还是启蒙阶段,正值淘气顽皮阶段,对于民族文化还不能静下心学习,往往是囫囵吞枣,一个孩子这样,另一个就有样学样,所以文化环境的学习氛围难以创建,难以构建文化思维,进而对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产生不好影响。

4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做法研究

4.1 加强老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需要教师在授课前做十分充足的准备,对文化背景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自己增加积累。教师要自己创新教学方法,在新时代的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所以就需要教师对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寻找符合新时代的教育方法。学生自己也要提高对文化的鉴别能力,不抵制外来文化不意味着要对所有文化都接受,要在各式各样的文化中识别出优秀的文化,抵制恶俗、庸俗的文化。

4.2 对多种文化进行整合,提高对课程的开发

对教材进行自主整合,因材施教,教师在选择教材与授课材料时应经过仔细考虑的,帮助学生去接受学习,自主进行学习。教师要对教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要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外来文化、中国红色精神以及传统文化进行整合。要根据当地的文化对教学内容有所改进,先立德,后树人。

4.3 平衡应试教育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在现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学科目只要是为了考试而去教学的,但老师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忘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自信,教师对时事热点要实时关注,将教学中要注意对文化素材的更新,将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从小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可以将试题当作提升学生文化的载体,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文化内容,有目标的组织学生对文化的探讨与交流。

4.4 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达到一致

教育是一种活动的形式,在理论教学中结合实践教育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更应该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在课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进行一些展示活动,在课外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特长完全发挥出来,也可以举办一些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举办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互相分享在读书中得到的知识。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如为学生放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片,让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5 总结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首先要创造民族文化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对于现在自身的有益之处,善于利用,让民族文化更好的托起我国人民的发展前程,因此,在小学阶段应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道德与法治》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不仅担当的是培养学习独立意识的导师,更是输送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从根本打下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让这基础在小学学生中生根发芽,慢慢长成参天大树,为以后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为祖国对外交流沟通培育优秀青年。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