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防疫中的自我教育:基于“新冠肺炎”的反思

2020-01-10

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伦理卫生

陈 婕 程 雯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疫情防控拉锯战由此展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许多人挺身而出,逆流而上,用自己的方式为防疫、抗疫贡献着个体力量。每次灾疫都是对个体素养的一次集中测验,同时也是个体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一次契机。自我教育是每个人道德素质形成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把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自身主观发展的意愿和行为[1]。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自我防疫教育是全民防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暴露了中国普通民众自我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那么,生活在这样一个疫情频发的时代,灾疫中或灾疫后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警醒,须从哪些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呢?

一、健康生活:革新卫生习惯

疫情发生以来,病毒传播的各种渠道及其所带来的致命伤害无疑对个人的卫生健康意识及社会卫生治理敲响了警钟,各地相关部门也将卫生安全意识“置顶” “升级”。卫生意识是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规范与准则,是一种社会道德意识。个体革新卫生意识,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许多民众不知道为何要戴口罩以及如何戴口罩,更有很多个体拒绝戴口罩。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众的生命呵护和卫生革新意识的缺失。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我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也必须更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都应该提升自我卫生健康教育的能力,应充分利用政府、学校、社区、媒体等平台发布的卫生健康教育资源,及时掌握有效应对各种灾疫的基本应急方案及必要的医学知识,尤为关键的是要注重改进自身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理念,以便能有效预防灾疫,遇到灾疫时能够实现基本的医学自救。

二、怡情养性:提升生活管理能力

生活管理能力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始料未及的疫情让全国人民都加入了“宅男”“宅女”的队伍,如何度过“宅”在家中的时光成为公众共同的话题。学会健康生活是一种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一定要学会培养生活情趣,提高怡情养性的能力,通过阅读、下棋、弹琴等休闲活动,充实自我,而不至于过度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打发时间。因此,每个人平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机构等主体开设的兴趣课程及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来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同时,有效管理情绪也是一种修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发生后,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把注意力集中到稳定和调节自身情绪的居民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的健康状况都明显好于其他人。因此,个体应该通过合理利用时间、积极调控情绪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管理能力。

三、明辨是非:培养信息领导素养

新媒体时代,麦克卢汉用“内爆”一词来描述电子媒介所塑造的“地球村”内部知识状态,同时赋予了信息个性化、碎片化、海量性、平等性等特征[2]。身处这个时代,个体每天都在接收不计其数的网络信息,人人都可能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因此,信息领导素养应成为新媒体时代个体必备的基本素养。疫情期间,网络上每天都弥漫着五花八门的疫情信息,这种特殊时期也更加凸显了信息领导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检索、筛选、剖析、分辨信息等成为当前每一个人能够积极应对疫情的关键。为此,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网络信息,每个个体都要提升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主动抵制不良信息,让信息更好地辅助自身学习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要树立信息传播的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四、恪守使命:践行职业伦理精神

职业伦理来自功能性职业规范的要求,以及共同生活的集体情感和价值基础[3]。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伦理精神,每个行业的个体都要勇于担当。疫情是试金石,也是照妖镜。有情系百姓生命安危的医务工作者、卫生防疫专家、人民警察、解放军战士等各行业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的职业伦理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也有瞒报漏报疫情消息的官员、制作假口罩的商家、传播不实言论的媒体人等,这些个体缺乏道德底线的伦理精神,造成了许多不可饶恕的错误。良知在心,道义在行,作为新时代的个体,要自觉学习学校或单位所开设的专业伦理教育课程或自主搜索其他网络平台所分享的伦理教育资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记所在行业的职业伦理,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敬畏众生:开展自我生命教育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它试图去解决生命所出现的问题。生命教育并不执着于回答教育的真理或生命的意义,而是回答什么才是生命所需要的真理。[4]疫情期间,每天不断激增的病毒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反复提醒着我们生命的脆弱与可贵。专业人士将疫情源头指向“野味”,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众生平等”。由此可见,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体系必须落到实处。每个个体要对自我开展生命教育,学会充分利用学校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及网络上的生命教育资源等,形成对所有生命的敬畏意识,做到超越人类中心,善待每一个生命,必要之时也要勇于去守护他人的生命。

六、共生共存: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早在20世纪60年代,爱德华·罗伦兹的“蝴蝶效应”就启示我们,地球是一个命运休戚相关、高度共生共存的整体,任何一个个体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改变世界。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每个个体都应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正是由于某些个体的不当行为所导致,疫情不断向全国各个省份、世界各个国家扩散和蔓延,这也与个体的流动和部分个体的刻意隐瞒疫情等行为密切相关,对社会各个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这次疫情再一次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前瞻性,也指示了当前民众命运共同体意识匮乏的弊端。由此可见,个人的任何不当行为都有可能会给整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带来灾难。同样,个体的自我防疫教育与全民抗疫战斗的成败息息相关。因此,在这样一个紧密相连的时代,人人都需要具有命运共同体意识及整体论意识,在灾难面前,不可做旁观者和投机倒把者,应携起手来,共克时艰。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伦理卫生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保护环境卫生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