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析

2020-01-08范永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4期
关键词:管腔脑血管病颈动脉

范永春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医院超声科 江苏 南京 211100)

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重要血管,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颅外颈动脉硬化[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颈动脉硬化性状、程度以及栓子脱落难易程度均具有重要价值[2]。近年来,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患者死亡率也随之提高,颈动脉硬化为该疾病的独立发病原因之一[3]。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反映出来,是探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本研究主要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测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8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于2017年4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治,视作观察组,患者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68.59±3.28)岁,共168例,男性84例,女性84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分别有28例、38例、42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8.17±3.29)岁,共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仪器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5~10MHz,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接受检查,将一软枕垫在颈部,促使颈部充分暴露,将其头部略微向后偏,对对侧进行仔细检查,先将探头放置在锁骨上窝,从颈总动脉起始位置开始进行纵横断面扫查,对动脉走行进行仔细观察,了解是否有斑块形成、内膜是否光滑,对内-中膜厚度、内径进行测量,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与血流频谱采用PW进行观察,同时对血流参数进行测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IM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血管腔直径测量法测量管腔直径,狭窄判定标准为:狭窄率在0%~49%之间则可判定为轻度狭窄,50%~69%之间则可判定为中度狭窄,70%~99%之间则可判定为重度狭窄,100%则可判定为完全闭塞[4]。

对两组ECA、ICA以及CCA管壁内径进行测定,若管壁内膜局部朝管腔内突出1.2mm以上,则可判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两组颈动脉血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IMT对比

观察组患者右侧、左侧IMT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斑块形成率为75.00%(126/168),高于对照组的10%(5/50)(P<0.05),见表1。

表1 各组IMT对比(±s)

表1 各组IMT对比(±s)

组别 n 右侧 左侧观察组 168 1.06±0.15 1.09±0.28对照组 50 0.72±0.11 0.71±0.08 t-12.528 9.632 P-0.000 0.000

2.2 两组管腔狭窄程度对比

观察组管腔狭窄率为67.86%,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腔狭窄程度对比

2.3 两组颈动脉血流参数对比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PSV、EDV更低,CCA内径更大(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动脉血流参数对比(±s)

表3 两组颈动脉血流参数对比(±s)

组别 n PSV(cm/s) EDV(cm/s) CCA(mm)观察组 168 52.12±2.39 22.12±3.02 6.99±0.98对照组 50 76.85±5.63 29.98±5.16 6.01±0.15 t - 45.059 13.485 20.128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老年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十分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为动脉硬化。随着临床诊断技术水平提高,超声已在血管系统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价值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可用来及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并将斑块位置准确检出。研究显示,采用超声检测动脉硬化具有独特优势,在脑血管疾病早期防治中具有重要价值[5]。在各种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硬化引发的颈动脉狭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颈动脉硬化引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为:颈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增大之后会堵塞管腔,促使脑组织缺血,最终导致其梗死;颈动脉斑块出现破裂情况,将血液内的凝血因子与血小板激活,进而促使血栓形成,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斑块具有较差稳定性,斑块破裂之后会促使破裂斑块堵塞远端血管,进而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之后,会明显减低供血远端灌注压,进而导致分水岭区供血不足,最终造成边缘带低灌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右侧、左侧IMT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斑块形成率为75.00%(126/168),高于对照组的10%(5/50)(P<0.05),提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缺血性脑病、斑块形成存在一定相关性。颈内动脉通常情况下不存在分支,在病变出现情况下,随着病程进展,整条颈内动脉均会出现闭塞情况,有70%以上的重度狭窄血管会出现手术指征,故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利于指导临床科学合理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管腔狭窄率为67.86%,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除此之外,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探及到血流信号强弱,本研究结果便显示,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PSV、EDV更低,CCA内径更大。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显著,同时能用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有效预测。

猜你喜欢

管腔脑血管病颈动脉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