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OPPPS 教学模式在指挥控制原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0-01-08黄松平丁兆云朱先强

科教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教员原理理论

黄松平 丁兆云 朱先强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 410073)

BOPPPS是网络信息时代运用广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以学员为中心,将教学过程合理分解为六个步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指挥控制原理是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采用教员主讲、专题讲座、大作业实践与学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在课堂讲授中,我们尝试将BOPPPS教学模式运用于指挥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指挥控制原理教学效率,较好地达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 BOPPPS 教学模式及其基本要素

BOPPPS教学模式起源于加拿大,并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由“导言(Bridge in)”“学习目标(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等六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组成,每个步骤的英文首写字母按顺序便组成了“BOPPPS”这个新词,故得名BOPPPS 模式。该模式是一种组织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我们对该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逐一进行具体解释:

在导言阶段,要注重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学员集中注意力和好奇心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导入本次授课主题:联系到已经学过或未来要学的内容;提供学习的理由和意义;提供一个吸引人的名人名言或不寻常的事实;提出和授课主题相关的新近发生的案例等。

在学习目标阶段,教员要明确提出教学目标,让学员清楚地了解本次课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如何完成,怎样才算达到标准等关键问题。教员在拟定学习目标时须思考以下要素:对象(Who)、学到什么(What)、为什么要学(Why)、怎么学(How)、学得多好(How well)。

在前测阶段,教员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兴趣与能力、了解学员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知识情况,掌握学员对本堂课的知识预备情况,以便调整授课内容深度和进度, 保证课上教学更贴近学员实际状况和需求。这一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集体讨论、头脑风暴(brain storm)等方式进行前测。

参与式学习阶段,教员应设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学员积极投入到课堂中。研究发现,教员单纯讲授的学习效果仅为5%,而“从做中学”和“教别人”的学习效果分别高达75%和90%。教员可以通过教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后测则是通过有效的方式了解学员学了什么、是否达成学习目标。[1]验证学习者已掌握的课程内容是否与设定的目标一致。教员可以通过提问、做习题、收获汇报等方式做好这一步骤,该步骤同前测相呼应。

总结是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延伸引出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学员反思整合、延伸学习经验。教员可以通过回顾学习目标和课程要点、提出延伸学习、布置家庭作业等方式进行总结。学员可以通过小组内轮流发表学习心得,或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心得,以及师生讨论来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2 BOPPPS 教学模式在指挥控制原理概述课中的实践

指挥控制原理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目的是使学员了解指挥控制(C2)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概述是指挥控制原理课的第一次课,主要讲授指挥控制的基本概念、相关定义和指挥控制的组成要素等内容,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导言环节,我们通过习主席指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战“疫”、交警指挥交通、球队教练指挥比赛的图片将学员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指挥控制”这个主题上来,使其意识到指挥控制无所不在,且与自身关系紧密,在潜意识中增强学习指挥控制的兴趣。我们随后引出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案例,让学员思考从正常状态转换到非常状态如何指挥控制,以及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条件下,如何协同作战发挥“1+1 >2”的效果,进而指出指挥控制模式和指挥控制组织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些全民关注、生动鲜活的案例使学员认识到指挥控制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指挥过程是人类最困难的活动领域之一,它要求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极其坚强的意志力。”[2]同时也增强了学员对以后学习指挥控制模式、组织设计等内容的兴趣。

在教学目标环节,通过讲授指挥控制及相关概念,重点分析美军、北约和我军关于指挥、控制等概念的界定,阐述指挥控制在军事变革和一流军队中的地位与角色,使学员厘清指挥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定义,认识到指挥控制是一个整体,是其他概念术语诸如C3、C3I、C4I、C4ISR、C4KISR 的核心,“任何其他要素,包括通信、计算机、情报等都是囊括在C2 内的附加要素”。[3]在学习中,学员认识到指挥控制是一支部队的灵魂和核心要素,“所有的其他要素的革新和演化都是C2 变革的前奏或者铺垫理解指挥控制的组成要素。”[4]最终的目标是使学员能进一步进行思考和研究,发现经典指挥控制理论的不足,进而突破现有指挥控制的相关理论,建立与网络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指挥控制新范式。

在前测阶段,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多方面了解学员对指挥控制原理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摸清底数。在上课之前我们建立了班级课程微信群,通过该群多次发布调查问卷,对学员进行精准摸底。同时,运用长江雨课堂在线测试功能,在雨课堂中精心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让学员限时作答。如为了摸清学员对于指挥控制原理相关理论的知识储备情况,我们设置了两个多项选择题供学员回答:一是上课之前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复杂理论、决策理论、管理理论等与C2 理论密切相关的理论是否了解。二是对C3、C3I、C4I、C4ISR、C4ISKR 等与C2 相关概念是否了解,分别将这些理论和概念设置为选项。通过对答题情况的分析,基本摸清了学生对C2 理论相关知识的准备情况,并用以指导课程备课。对大家熟悉和已经掌握的理论则少讲,而相对不熟悉的理论则多讲,保证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符合客观实际。

参与式学习阶段,结合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情况,请学员谈谈C2 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学员谈到主政官员对于疫情控制的关键作用,有的学员谈到医疗队组织设计和集中进行组织指挥的重要性,有的学员谈到不同医疗队在一起工作如何做好协同的问题。通过参与式学习,我们把C2 原理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都引申出来了,如在分析要建立统一的组织进行协调方面,教员引导学员认识到,大规模的疫情防控同抢险救灾一样,“现场组织指挥呈现范围大、任务多等特点,因此需要统一各方面力量,集中进行组织指挥。”[5]当然,指挥控制方式也应当灵活,要不拘一格。

在后测阶段,主要通过案例分析题的方式考察学员对指挥控制原理相关概念的掌握情况。该思考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后,武汉顺丰快递小哥汪勇挺身而出,刚开始一个人接送武汉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回家,后来意识到自身能力有限,一个人充其量一天只能接送30 余人,行程约300 公里,远远难以满足数量庞大的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借助在快递行业多年工作锻炼出来的良好沟通能力,以及态势感知能力、筹划分析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汪勇当机立断在微信群里按照“必须单独居住”的要求招募志愿者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很快就拉起了一支30 余人的团队,较好地解决医护人员的长距离出行需求。为了解决医护人员的近距离出行需求,他通过层层转发,联系到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负责人,使后者想出了解决方案,让医院周边有一定数量的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可用,较好地满足医护人员短距离出行需求。汪勇借助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必要时开启全城搜索模式,快递小哥汪勇打造了应对不确定性的网络组织,这支敏捷团队形成了“遇到问题、协调资源、解决问题”的自组迭代过程,成为医护人员的生活“大管家”,他所创建并领导的团队无一感染冠状病毒,有力地支援了此次疫情抗击行动,自己也因表现突出被公司连升三级。请同学们结合指挥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认真分析上述材料,如何在原有组织格局中迅速形成新的组织关系和管理关系,建立和维护共享意识,创造出一个具备调整适应能力的组织,以应对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

总结阶段,教员在讲评后测案例的基础上指出,“指挥与控制既是支配人类生活的一种社会规律,又是支配人类生活的一种自然规律。”[6]从战争中指挥员的指挥到运动场上教练员的指挥,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指挥到交警的现场指挥,从他组织到自组织,它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指挥控制的概念、模式、原则和组织设计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这导致很难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和做出详细的计划,对快速反应和适应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有新的沟通、决策和协作方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指挥控制理论。我们学习指挥控制概述,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指挥控制的历史,以便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未来多域作战和边缘作战快节奏的要求与指挥控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是未来指挥控制面临的主要矛盾,“在第一线冲杀的个人和团队,也必须对整个组织的情况具备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果断决策、果断行动的能力。”[7]特别是当前由政治矛盾而导致的局部战争成为战争的主要形态,反恐作战、城市作战和特种作战等已成为常见的作战样式。参战力量的部署更加分散,变化更加快捷,联系更加紧密,一线和边缘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谁在最前沿就能熟悉当前态势,也就能做出适当的决策。”[8]因此需要大力贯彻任务式指挥和事件式指挥,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敏捷指挥控制模式。总之,学好指挥控制理论,对于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与指挥控制理论相关的事物,以及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指挥控制带来的变化与挑战都有很大的裨益。

3 结束语

BOPPPS 模式对于指挥控制原理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指挥控制概论章节教学中,将授课内容细分为导言环节、教学目标环节、前测阶段、参与式学习阶段、后测阶段和总结阶段,并在每一个环节中精心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教员可以很好地摸清学员相关知识底数、梳理和传授知识要点、把握教学重难点和测试学习效果;学员则可以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并且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总之,运用BOPPPS 模式开展指挥控制原理授课,教学效果比单纯的讲授和其他教学模式更好,能够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教员原理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