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性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应用CT与MRI诊断的价值

2020-01-08吴世祥张世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4期
关键词:海绵状水肿影像学

吴世祥,张世科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1621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脑血管畸形,不属于真性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应给予该疾病有效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良好依据。本课题主要对MRI与CT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进行深入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试验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性、女性各16、14例,年龄值范围在18~62岁, (40.38±1.58)岁为平均年龄值,病程时间在4月~7年,(5.32±0.36)为平均病程时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MRI检查与CT扫描,并对其进行开颅手术治疗。MRI:在实施检查时,将所使用仪器与患者病灶情况相结合,采取平扫与增强扫描进行检查,在扫面过程中层间距为1毫米,层厚5毫米。在进行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给予患者0.1mmol/kg对比剂,T1WI扫描患者轴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CT检查:给予患者头颅CT扫描,仪器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千瓦,管电流200毫安,沿患者头颅轴位进行扫描,间隔为10毫米,给予患者碘海醇对比剂,药剂量为300(你们使用的药物剂量为多少)毫克,于颅内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60s,在CT扫描中病灶处延迟,并反复进行扫描。

1.3 观察指标

分析30例患者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分析30例患者影像学特征,30例患者中共49个病灶,脑外型占比26.54%,脑内型占比73.46%,单发性例数明显高于多发性,病灶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分析30例患者影像学特征(n,%)

以上病灶主要分布在皮髓交界与脑表面的皮质,病变形态主要呈类圆形与结节状,其中最大径为0.7至5.1厘米,平均值为2.2厘米。经CT检查,患者呈现高密度19例,占比63.33%,稍高或等密度患者11例,占比36.67%,发现病灶为边界清晰,合并出血病灶周围组织存在轻度水肿情况,其中24个病灶内出现多发或单发斑片状钙化。经MRI检查49个病灶中,有多发病例5例,增强13例检查,不规则1轻度强化7个,会表现出不均与斑点状及絮状,没有出现占位效应。

3 讨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疾病仍没有明确发病机制,但一般情况下,会认为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是由微动脉延伸出大小不等的血管窦构成,瘤内血管窦的存在已经被病理学检查充分证实,但窦间不存在正常的脑组织,并且分隔神经纤维。血管窦壁组成部分包括纤维母细胞与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学上不具备弹力层与肌层,所表现的引流静脉与供血动脉并不明显,很容易发生出血。畸形血管肿胀出血主要是由周围神经胶质增生、钙化、纤维化、形成血栓、玻璃样变这些组织特征决定的,从而表现出影像学与临床中的反复出血情况[1]。近几年,相关研究表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性遗传性疾病,有着不完全外显性的常染色体,在第7条染色体上有基因,很可能出现家族遗传,可能在颅内任何部位发生。目前,很多医学家认为大脑皮层下区及半球皮层好发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伴随着显微外科技术与MRI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反复蛛网膜下腔出血、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癫痫是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从而引发偏瘫、头痛、昏迷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2]。相关研究表明。扩张微动脉与脑外硬膜血管系统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起源。脑外病灶若处于中颅窝底,因脑外病灶前邻前颅窝、内侧达下丘脑视神经、垂体、海绵窦,后及后颅窝、岩骨,均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特殊情况下,还可能伴有内分泌表现和癫痫[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经CT检验,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所表现为哑铃型病灶,具有明确边界,呈现出略高密度与等密度,还可能伴有钙化影及出血,并没有表现出病灶周围水肿,还有一定的几率侵蚀蝶骨。病灶增强后,会强化病灶常均一或环状[4]。一般情况下,脑内型病灶为清晰边界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影偏高,经常出现斑点状钙化[5]。较大的病灶很可能发生轻度水肿,若患者病症严重,会完全钙化,出现“脑石”,是钙化性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匀的高密度影会表现出急性出血,病灶周围存在轻度水肿。病灶内钙化程度及血栓形成情况决定着强化程度[6]。有医学家认为,瘤周水肿征能有效诊断瘤内有新鲜出血情况。MRI检查表现,有着清晰边界的圆形或椭圆形信号为脑外型病灶T1WI所表现出的特征,高信号为T2WI所表现出的特征,完成对比剂注射后,会表现出一致强化,周围无水肿症状。这些特点直接关联着血管腔内形成血栓情况,扩张毛细血管芽、激素水平变化[7]。脑内型病理特点为反复出血、血流缓慢后不同时期血栓形成及出血成分沉积等继发性改变,瘤巢内新鲜血栓内的正铁血红蛋白有游离、稀释症状,使瘤巢内出血量在所有序列中呈高信号。反应性胶质增生与陈旧性血栓会表现出长T1、长T2信号,T2WI会表现出明显的环状低信号[8]。由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无引流静脉与供血动脉,流空效应不会显示在MRI检查中。特殊情况下,有黑色低信号会表现在流空的引流血管中[9]。除此之外,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靠近脑表面,出血情况下,很容易破入蛛网膜下腔,有正铁血红蛋白形成在附近脑池中,并将附近脑回勾划在影像中[10]。本次实验主要对MRI与CT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价值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0例患者中共49个病灶,脑外型占比26.54%,脑内型占比73.46%,单发性例数明显高于多发性;经CT检查,患者呈现高密度19例,占比63.33%,稍高或等密度患者11例,占比36.67%,其中24个病灶内出现多发或单发斑片状钙化,经MRI检查49个病灶中,有多发病例5例,增强13例检查,不规则1轻度强化7个。

综上所述,MRI与CT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具有良好效果,但MRI诊断具有明确表现,有利于辅助患者尽早确定诊断结果,及时治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为之后的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海绵状水肿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