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阅读之灯,开启智慧之门

2020-01-07陈少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8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阅读核心素养

陈少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一节高效而又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它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让语文课堂像春天的花草一样生机盎然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升其各种能力。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课堂的构建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智慧课堂

核心素养是在21世纪提出的新的课程理念,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若能够在此背景下,将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小学语文的课堂科学的结合,将有效地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构建一个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点亮阅读之灯,帮助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一、巧设问题清单,感受提问乐趣

构建阅读智慧课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指导学生巧妙设计问题清单。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常常会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产生各类问题。有些问题是关于课本内容的,有些问题是关于课本引申出来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统筹整理相关问题,学习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筛选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设计问题清单,将不同类型的问题融合在问题清单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梳理整合,同时避免问题太多、太杂。通过问题清单来呈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取和筛选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好的阅读单不仅有深度,还有创意,可以发挥延伸思考的作用,驱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蝙蝠和雷达》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提问的方法,并学习了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布置本课预习时,预习单上除了完成常规的预习作业,笔者增加了一道边读课文边提问的作业,鼓励学生尝试从课文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等角度去提问题。课堂上,指导学生删掉不规范的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继续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并按照之前学到的提问角度给问题分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有:为什么在漆黑的夜晚,蝙蝠在飞行时不会撞到东西呢?人为什么听不见超声波呢?难道超声波的声音很小吗?蝙蝠的眼睛是不是和猫的眼睛一样,在夜里能把东西看得很清楚?联系生活提的问题有: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构建出一个阅读—提问—筛选—整理—再阅读—探究的智慧型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提问中探究,学生在感受提问乐趣的同时打开思维,在探究的驱动下激发再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同时,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从单一思维走向了多向思维。

二、多读细读积累,深厚文化底蕴

构建阅读智慧课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激发课堂活力。学生进入高年级,课内外阅读量增加,阅读材料的种类不断丰富,掌握并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对于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尤为重要。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學习提高阅读速度,是现代社会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也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搭石》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运用“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的经验和方法,再读课文,能更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围绕“搭石”作者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在学生概括梳理文章后,引导学生想象出鲜活的画面。如,学生在谈到“摆放搭石”时,要具体说出“秋凉(时令)”“平整方正(石材要求)”“二尺左右(间距)”……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画面,明白摆搭石的用心。朗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美的画面和情感,注意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运用,长短句的结合,力求读得自然流畅,富有节奏。在朗读第3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时,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文字、丰富的情感以及形象的描写等引发学生共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想象的空间,学生沉浸在乡亲们走搭石互相谦让,走搭石富有节奏感的美好画面中,情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三、推敲品味字词,感悟情感魅力

构建阅读智慧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推敲品味课本上的字词,充分感悟文章的情感魅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在语文教学中,有些看似简单的句子也有着奇妙的表达魅力,要让学生充分地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对话。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物特点的语句,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第一课《白鹭》课文中,一个“钓”字用得极其传神,“钓”字,写出了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清澈浑然一体。白鹭在乡村的低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中却是“清澄的形象化”,课堂上,与学生一起仔细推敲文章中的字词,感受乡村白鹭低飞时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体会乡村安定、纯洁、恬静的生活画面。《落花生》一课,从“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不好看”“很有用”从“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 通过这些简单的字词,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地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外在的美丽,却有内在的可贵之处。学生通过对字词语句的品味推敲学习了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为小学生将来的人格发展,社会能力的培养奠定重要的基础。只有通过正确的认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创新的智慧阅读课堂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巩妍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28).

[2]杨依臻.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2019(5):19.

[3]蔡春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探索[J].考试周刊,2019(8).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阅读核心素养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