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翻译专业学科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2020-01-06潘利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科外语学科

潘利锋 刘 宁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翻译专业学科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潘利锋刘宁

(广东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23015)

由于新文科建设的任务千头万绪,所以在新文科建设中,必须突出重点,抓住主纲,纲举才能目张。而在新文科发展建设的基础上对翻译专业学科的设置进行完善,就必须对两个关键问题彻底解决,新文科发展基础上的翻译专业建设才能方向明确地顺利推进,才能取得成效。这两个问题就是:一是认识在新文科要求下的翻译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什么;二是认识新文科建设与现实中国的密切关系,这两点是做好翻译专业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新文科”;翻译专业;学科建设

从当前翻译专业学科建设的现状中能看出,翻译人才短缺严重,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所以必须在顺应新文科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法,实现翻译学科建设的新发展。语言学基本发展历程主要是经历了静态与动态转变发展,语言静态与动态研究之间具有独立性也有互补性。在翻译专业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新文科发展的具体要求适应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过渡发展趋势,能整合语言学研究发展成果,促使教育教学满足社会发展基本要求。

一 在新文科背景基础上展开翻译专业学科建设优势分析

新文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建设有所不同,这是它的学科性质决定的。文科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系人的精神塑造和社会体系构建的,关系人的道德、情感、理想、信念的塑造,旨在培养健康理性的人,培养文明和谐的人,而绝非像其他学科那样多是培养人的某些方面的技术或技能;并且它还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保证国家沿着正确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轨道健康发展,在全面培养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它具有更基础、更深层次、更具有理论指导性的特点。

因此,对于在新文科背景上创新推动翻译专业学科的建设工作而言,必须解决好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专业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以及与现实中国的关系问题,建设真正能够立足于中国立场、有中国精神特质、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翻译专业,才能够适应当今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需要,解答一系列重大理论课题,构建领国际学科理论之先的学科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真正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国翻译学流派。在语言学研究发展中,外语教学是重要体现,语言学研究的较多理论都能用于在各类外语实践过程中进行全面验证。所以与语言学发展相同,对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专业的建设要对语言进行静态化教学,之后再转入到动态化教学。在日常翻译专业在结合新文科发展要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彻底根除当前发展条件下翻译专业存在的弊病,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静态化的语言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转变为实践应用的动态化教学。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要对静态与动态教学全面兼顾,突出教学侧重点。

二 翻译专业学科发展历程回溯及当前建设现状分析

(一)翻译专业学科发展历程回溯

翻译课程在布设过程中主要有笔译与口译部分组成,在教学初始阶段,翻译并不是作为一门系统化的课程进行设置,主要是作为学习方式的一种,用于各类外语解释与理解中。经过不同时期专业教学发展,各个高校外语专业开始设定专业化的翻译课程教学,从而使得外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开始转变为更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翻译专业学科开始逐渐从外语教学的整体中形成剥离独立发展起来,能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有的各项问题进行优化。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材是重点,也是教学改革活动重点,所以当前在教学活动开展初始阶段,教师要注重对翻译教材进行编写。通过长期发展,各类教材数量较多。翻译课程内容在设定中也开始实现多元化发展,在教学语料中融入了多数文学作品,还包括相应的科普文、政论文、外贸应用文等,再搭配对应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比如在1999年至2008年,是教材建设发展巅峰期。新世纪的教材具有突出特点,在实用性方面,以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今后工作要求为基础,选取更贴近生活、时代特征浓厚的语料。在教材精心编排过程中,对各类翻译理论进行浓缩,扩大翻译实践作用力,在实践训练中融入更多翻译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技巧。在对照阅读中,扩大了各篇佳作投入比例,能将翻译特点、翻译技巧以及文化素质提升措施融为一体。在教材专题设定中,积极补充更多文化知识,注重对汉语与外语表达方式不同之处进行分析。

如今,随着翻译专业学科不断地发展成熟,其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中选取的翻译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贯穿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是全面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所以各个教育时期教育工作者都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社会长期发展中,翻译教学法也在全面发展,开始引入更多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措施。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方法具有较大改变。主要是有以下特征,比如教学中对各类建材进行兼顾,发挥出现代化网络信息应用价值,依照社会发展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保障教学内容与翻译实际需求有效对应,有助于对学生适应能力进行培育。在教学阶段提升真实感,对翻译情景进行真实模拟,对翻译难度进行控制,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到双语切换环境中,提高学习成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始选取合作小组模式,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进行共同探究,让学生对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整合,集中控制翻译问题。在纸质教材应用基础上,整合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制作成更为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活跃,提升教学趣味性。

(二)当前翻译专业学科建设问题分析

实际上虽然在当前新文科背景的要求下,翻译专业学科的建设也逐渐在朝着顺应新文科发展要求的步伐在行进,但是在自身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成效与教育成果难以提升。有诸多外语专业学生在较短学习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翻译技巧与翻译方法,具有较大难度。在初始阶段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仅仅能掌握基础性的语法、语音、词汇等,尚未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加上一些外语专业教学中尚未设定针对性的语法课程教学,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系统化的语法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翻译学习成效。目前大多数外语专业大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都是逐字逐句进行对比翻译,查找字典,导致实际翻译出的句子不能真实表达原意,存有较多问题,与汉语言习惯难以有效对应,通畅度较低,存有突出的口语化问题。

此外,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在翻译专业的学习中进行深入探究。诸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对各类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灵活应用,此类要素均会限制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非母语的外语语言知识学习中枯燥性较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若缺乏针对性引导与辅助,将会逐步降低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出现较多负面学习情绪,这些都不利于翻译专业在新文科发展过程中的进步和完善。

三 结合新文科背景开展翻译专业学科建设策略探讨

(一)结合新文科核心要求,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翻译专业学科

针对部分新生来说,其从未接触过外语翻译的相关知识点,缺乏完备的翻译理论,翻译能力有待强化,在基本翻译能力培育工程中仅仅是依照其他课型内容进行练习。所以,当前在基础阶段翻译教学活动,主要是基于新文科要求特点选取对于“翻译结果”的批评法。此类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规定的翻译练习,然后对译文进行评价与更改,这样能对学生学习应变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进行锻炼。此时期翻译训练中,受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限制,加上各个课型内容影响,将不能对拟定的翻译策略进行针对性练习。但是这样的翻译专业教学所依据的教材往往是一些中国学者将其他外语类翻译书籍进行翻译处理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些教材可能本意上并不是为汉语翻译进行创作的,因此在将其用到中国学生的翻译教学中总会有许多无法磨合的地方,也就无法在引导学习翻译专业学科的建设时充分发挥新文科的优势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翻译专业的打造。因此,为了保障教学效率能全面提升,打造符合新文科背景翻译专业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方面内容进行控制。在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时,要融入各类基础性翻译方法与理论知识讲解,这样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并且能够更符合中国语言的翻译特点。引导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进行分析,注重对翻译技巧进行应用。在练习实践中要对翻译理论难易度进行划分,在错误批判中要提高选择性与针对性,突出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在批评法应用实践中还要选取比较法,就是将学生翻译得出的译文和教师提供的参照译文进行综合对比,注重突出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教学中符合中国学生的翻译习惯,通过全面比较能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翻译技巧,强化学生对翻译知识的有效认知。

(二)以“翻译过程”为教学主体,融入新文科背景教学要求

从长期教学实践中能得出,在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培育过程中要依据新文科发展背景设定更为规范、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以此才能够真正推动中国的翻译专业学科在新文科的促使下走向成熟。在打造翻译专业突出新文科教学特点的关键时期,各类针对性的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在不断增多,在翻译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开始从零散化转为系统化。为了能够顺应新文科发展的要求,将翻译理论讲解过程融入到教师讲评过程中,对过去传统化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对教学过程中枯燥性、抽象性进行控制,提升学习理论探究能力。在启发式教学中要注重对理论进行控制,对一些不符合中国语言运用特点的教学进行驱除,为学生翻译技能提升奠定基础。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在翻译专业教学提高阶段可以应用批评法,对翻译过程进行批评,引导学生展示翻译过程,对翻译理论中难点进行控制。在批评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翻译专业新文科发展方向对翻译结果进行批评。在独立翻译课程设定中,教师要选取对应的翻译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拟定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教师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要对语言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纠正拼写与语法错误问题,对译文进行有效修改。批评目的是对翻译过程进行完善更改,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掌握相应的符合新文科建设要求的翻译理论,能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活跃。

(三)翻译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凸显新文科翻译专业教学方向

近年来各个高校对翻译专业建设的研究逐步朝着新文科要求方向开始深入发展,在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能认识到翻译本质并不是对各类语言进行符号转化,而是复杂程度较高的社会情境交际行为。其过程涉及到社会因素与文化要素等,在大学外语翻译教学中要对过去传统化语言进行摒弃,将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全面融入到外语翻译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此才能建设出符合当今新文科现代化教育要求的翻译专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任务教学法,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融入较多实践活动,通过情境再现能确定交际目标。翻译教学活动开展能与翻译实务进行融合,在以新文科要求的建设方向上选取任务型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翻译技能,其中要求广大学生在新型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专业学科学习中能掌握外语专业用语与实务操作。此外,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完成对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专业建设的要求。在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就是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引导,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思考,掌握更多翻译技巧与理论知识。比如针对各类应用类文本翻译,各个应用文体就是一个真实案例。案例中选取文体是固定格式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翻译应用技巧,举一反三,提升文本翻译技巧。在外语翻译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授课内容、学生知识能力、精神状态等进行分析,整合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

结 语

高校外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探究过程中,要对翻译专业建设依据新文科要求合理定位,促使教学活动能摆脱传统语言教学限制性,提升教学活动独立性与专业性。在翻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母语输出能力建设,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的引导者而更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在英汉语比较下从事翻译教学,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汉语,并有意识的去增强汉语的语用能力、深化汉语的文化内涵。最终实现其汉语和英语高水平同步发展。

[1]张秋霞,邱丽君.新文科背景下农业院校外语专业发展探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54-58.

[2]刘利.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43- 148.

[3]王燕,顾冀梅,王钟锐.河北省高校翻译专业学科共建与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123-128.

[4]谭异.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国际公关,2020(2):147.

[5]仲伟合,赵田园.中国翻译学科与翻译专业发展研究(1949-2019)[J].中国翻译,2020(1):79-86.

[6]George Steiner.After Bable-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 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

[7]Binhua Wang, Jeremy Munday. Advances in Discourse Ana- lysi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Linking Linguistic Ana- lysis with Sociocultural Interpretation[M].Organ:Taylor and Francis,2020.

[8]Julie McDonough Dolmaya. Recent Developments in Nonp- rofessional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research“Nonprofe- ssional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Translational Cultures in Focus”[J].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2020(1):153- 159.

G642

A

1673-2219(2020)06-0116-03

2020-06-2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外语专项)项目“基于‘新文科’视域下消减英语专业学生‘二化’现象的必要性研究”(项目编号GD20WZX02-11)系列成果。

潘利锋(1956-),男,贵州威宁人,广东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刘宁(1990-),女,河南信阳人,广东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校:呙艳妮)

猜你喜欢

文科外语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超学科”来啦
孙文科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