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改进策略

2020-01-04董钊妤

财会学习 2020年5期
关键词:薄弱环节内控管理改进措施

董钊妤

摘要:内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本文首先指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文件制度支撑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形成原因,最后阐述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薄弱环节;原因;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防范各类风险,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下,通过对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制定流程、制度,并实施执行程序来应对风险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事业单位通过内控管理,可以有效的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让权力关进笼子里,合理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改进措施。

一、內控管理的文件制度支撑

2012年11月29日,国家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从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文件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2017年1月25日,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从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该文件的出台,是为了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推动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这两个文件的制定和施行,为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单位只有严格贯彻执行,才能实现内控管理目标。

二、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2017年起,事业单位年度内控报告纳入和决算报告、资产报告齐驱的三大报告之一,单位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内控报告要求及时发现内控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制度,发挥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如下:①保护资产安全。通过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和预测,促使决策、执行、监督等功能相互分离,从而保证资产的安全性。②保证资金安全。避免出现挪用资金现象;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和制约。③提高管理水平。内控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单位的经营业务,确保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制度不完善

相关调查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和单位自身的发展现状不相符,盲目借鉴其他单位的制度体系,影响制度的效力。二是没有适时更新,单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内控制度却没有变化。

(二)制度执行力不够

内控管理制度在执行时,没有严格按照章程进行,也没有开展细致跟踪工作。经手人员过分注重以往经验,会导致管理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此,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真正的监督作用。

(三)资产管理不规范

资产在采购、验收、入库、登记等环节缺乏流程控制,关注事前监管,忽视了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账面资金、实物资产就无法对应起来,成为资产流失的一个原因。

(四)缺乏风险评估

单位缺乏对风险评估的认识,大多数单位未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也未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有的单位虽然形成了书面的风险评估报告,但是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评估结果无法落地。

(五)部门沟通不畅

内控管理涉及的要素多,需要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紧密沟通合作,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不能独立完成内控管理的所有工作。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内,内控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职责不清,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

(六)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专业软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内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更加普遍。相比于人工手动模式,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是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中,信息化建设程度低,依然采用传统的内控管理模式。此外,少数完成信息化建设的单位,由于缺失科学的流程控制,没有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

四、内控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在事业单位中,内控管理问题的出现,分析原因主要如下:

第一,缺乏精神传达,未组织全员培训学习,从上到下对内部控制理解不到位。当前,虽然内控管理成为一个熟语,但事业单位在具体工作中,仍有不少领导和职员的认知不到位。例如:认为内控管理没有意义,认为内控管理和自己无关,对内控工作不配合,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二,内控目标不明确。事业单位在不同发展阶段,内控管理目标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提出明确的内控目标。如果内控目标不明确,管理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影响管理结果。

第三,内控建设组织者专业水平不高。对内控管理人员而言,要熟悉事业单位预决算、收入支出、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等各环节流程。实际情况中,内控建设组织者的专业水平低,无法达到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初衷。

五、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明确内控组织架构

完善的组织架构可以发挥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也可以积极的发挥相关部门和岗位在内控中的作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内控工作小组,明确内控牵头部门、各职能部门在内控建设中的相关工作,并责任到人。二是组织架构中人员的变更需及时通知内控工作小组,避免沟通不畅。

(二)完善内控制度

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基础。首先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业务流程,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点,对风险识别结果进行反复论证,风险评估反复测算,完善单位的各项制度。重点完善六大方面业务制度,即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收支业务管理制度、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其次,每年内控管理部门应收集各业务最新制度规定,重新对各项业务,特别是六大业务方面的制度进行整理更新,并根据新的制度重新设计流程图,通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提高单位内控管理。

(三)加强宣传及人员培训

第一,内控工作小组要将内控精神传达到单位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引起高度重视。第二,每年定期组织单位人员学习最新内控文件及制度,做到内控管理全员参与、全员了解。第三,内控管理中重点岗位人员需提升专业能力,定期培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紧随最新的财税政策,和外部大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协调。

(四)推行应用内控管理软件

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应该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一方面提高管理效率,避免出现人为误差;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部门沟通,减少人力成本。以内审工作为例,利用电子数据可完成账务的核对、审查、分析等工作,为制定决策提供依据[4]。具体操作上,将单位制度流程化,各流程作业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识别筛选比对,并且进行审查,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内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单位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流程控制,确保信息技术的应用高效可行,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五)引进外部专业机构

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期间,引进外部专业机构,可以弥补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和提高外部监督力度。第一,积极引进外部专业人员,为内控部门输入新鲜血液,对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创新思路。第二,聘请外部咨询机构,对单位的内控体系建设进行指导,帮助单位梳理关键业务的控制标准、作业流程。第三,发挥出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定期向社会公布内控管理成果,自觉接受监督。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部分,能保护财务安全,提高管理水平。文中分析了目前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形成原因,只有完善内控组织架构,内控制度,加强宣传及人员培训,推行应用内控管理软件,引进外部专业机构,才能保证内控管理顺利实施,推动单位健康发展。财

猜你喜欢

薄弱环节内控管理改进措施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投入式液位计的密封性改进实验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