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质量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思考

2020-01-02朱晓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化工行业产教高质量

汪 旭 王 雄 朱晓波

(1.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201999;2.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415)

化工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健康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化工产业工艺复杂、污染物排放多、毒性大,因而对从业操作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素质技能要求。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往往不能够给予学生对实际生产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在投入到现场工作中时便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遇到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对应起来的窘境。由此既会造成前期教学资源的浪费,又会对后期生产造成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通过产教融合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现场工作环境,能够帮助高职院校针对性的开展培养教学工作,根据行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计划,让企业所需的人才质量更加标准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提高与用人单位的契合度[1-3]。企业也能节省培养新员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真正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共赢[4,5]。

1 化工行业高质量实训基地的特点

化工行业的生产工作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具有环境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多、安全风险高等特点,许多未真正涉足化工行业或对此认知不够的人群往往会“谈化色变”。对于未来从事化工行业的学生来说,必须在真正进入岗位之前就对现场工作具有一定了解,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建设产教融合型的化工行业高质量实训基地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1 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培训

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明显的危险源,同时也潜伏着大量未知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学生掌握熟练的生产操作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培训,这包括对现场已知危险源的辨认及处理,以及对突发意外的紧急救援措施和处置方法。此外,针对化工企业污染排放大的特点,需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三废的收集处理方法进行规范化教学实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效率。

1.2 开展针对性的实训教学

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后,学生对化工领域的生产工作有了一定整体的认知。但是在企业的具体岗位中,只会应用整个专业背景中的某一块知识点。因此,学生在进入实训基地后应该根据合作企业的具体产品业务进行针对性的实训,包括产品工艺所对应的原理、设备、操作以及维护等,以加强对具体岗位操作的理解。

在化工生产中由于需要顾及到工艺放大、影响因素增多、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再用等诸多因素,因此会造成理论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的生产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并经过了市场行业的检验而总结出的切实可行的生产方案。因此,化工实训基地内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以企业内的现场实际为准。

1.3 采用真实化的实训设备

由于校企资源不统一,因此在实物设备的教学和练习上存在较大差异。以化工行业为例,学校教学以教材为主,同时安排实验室内的小型实验,这些实验的主要设备工具为小烧杯、小反应釜、小坩埚、简易加热炉等,实验的原料和产量都较少。而在企业生产中,即使与学校教学采用的知识背景相同,也会因产量和原料投入成万上亿倍的扩大,而导致工艺路线以及机械设备的迥然不同。此外,由于生产中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环保问题,也会使企业的生产作业区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实训设备的搭建应当以企业生产为标准,努力做到设备工艺真实化,极力减少差异的存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上岗操作能力,实现实训与实操的无缝对接。

2 现阶段化工行业高质量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实训基地的建设缺乏长期有效的政策保障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倡导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但是当细化到具体地区时,却由于当地财政状况的差别等因素而导致落实情况千差万别。有些地区虽然也按照要求列出了政策方案,但是当高职院校和企业来落实时,却遇到负责部门不匹配或者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况。生产企业是以产出和经济效益求生存的,如果没有切实可行、长期有效的政策保障,尤其是在减免税收、专项资金补贴等方面发布具体办法,企业往往不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配合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2.2 人才培养成本缺乏合理的分担机制

高职院校在维持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很难再负担建设高质量实训基地的昂贵成本。而企业是追求利润与回报的,企业参加建设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也是为了获得快速成长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当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设备、人力财力和实习机会后,参训学生的成长合格率和愿意继续为企业服务的比例却不能得到保障,因此也造成了企业不愿意过多的承担人才培养成本。

2.3 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提升学生素养,完善基础知识的认知。由于资源限制等因素,高职院校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无法提供多岗位层级的职业锻炼机会。许多实训基地的建设重形式,轻质量;对实践教学内容以指导为主,而忽略了生产操作技能的提升。因此在招聘时,无法有效匹配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

2.4 实训需求与商业机密存在矛盾

化工行业往往涉及到许多原料配方、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商业机密,在共建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时,无法与学校师生进行有效地分享与指导。因此,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只能安排一些与实际生产关联度不大的内容;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只能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或者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上。这使得学生在实训基地中收获的锻炼与成长大打折扣。

3 建设化工行业高质量实训基地的建议

3.1 支持企业办学政策细则尽快落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同时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期待对于国有企业办学、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补贴或奖励的地方配套政策尽快出台,给予举办企业和学校税收优惠支持,以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3.2 完善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建设

院校教师和企业高工在理论指导和生产建设上各有所长,在组建高质量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时应特别注意二者的结合。首先,要将具有深厚产业背景、高技术能力的高级工程师或者“老师傅”们作为实训基地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让学生掌握更多实际生产操作的窍门和方法,如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兼职教师均来自生产现场的作业长、首席技能专家、首席操作;其次,要提高学校骨干教师对实训基地的参与程度,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深度。为了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建设,可以安排教师队伍到企业中去,生产线上的“老师傅”到学校中来,角色互换,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要多安排骨干教师和企业“老师傅”的交流学习和技术研讨,共同商榷学生的培育质量标准,并将其纳入师资队伍的业绩考核标准。

3.3 构建“共管、共享”的信息化平台

由于高职院校和生产企业的管理、分享机制的不同,因而导致了校企双方信息资源的互通不充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构建“共管、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对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积极分享市场动态和行业需求,院校及时响应并做出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深化校企合作,拉近学生与社会市场的距离。如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学习通平台为载体,将企业提供的煤化工岗位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安全作业卡整理为实训课程资源,探索教师与企业导师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共建实训、实习与实操三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打造学生的实战能力。

3.4 对产品技术、工艺设备分拆教学

化工行业中常常会涉及到技术保密等问题,这对建设更加真实化的实训基地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针对于此,一方面可以采用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稳定输送人才,如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了产教融合订单培养,引企入校,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实习基地。同时引校驻企,学校作为员工的培训基地。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与竞争力,可以对涉及到商业保密的产品技术、工艺设备进行分拆教学。例如将整条产品技术流程拆解成单个的生产工艺,分散教学;涉及到高新技术的,可进行适当简化、避重就轻,或采用类似的技术进行类比教学。对机械设备可分解细化到具体的零部件,如各种类型的管道、阀门、盲板、槽,以及化工企业中常见的蒸馏塔、分馏塔、换热器、煅烧装置等等。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为视角,分析了高质量实训基地的特点,探讨了现阶段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挑战,并就其中一些关键问题给出了建议和改善方法。建设高质量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对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将会成为未来化工行业人才培育、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猜你喜欢

化工行业产教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某化工行业生产废水处理含氟污泥危险属性鉴别研究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