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视频”,把“观”与“写”融通起来

2020-01-02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缪志娣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津吉塔慢镜头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 缪志娣

在批改学生习作时,教师总是为学生习作内容的“空洞雷同”“无病呻吟”而苦恼,究其因由是学生阅读不够、积累欠缺、观察不细、习作技巧不熟导致的。欲改变现状,须得多管齐下,如提升阅读量,加大积累量,渗透习作技巧讲练等,尤其要重视示范观察、引导习作。“万丈高楼平地起”,观察是写好习作的根基,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资源,时时可作文。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微视频”,如截取影视作品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剪辑成小视频,或特意拍摄生活场景小视频等方式进行再现,引导学生观察习作。

微视频在情节展开、人物刻画、环境渲染等方面与文章的写作技巧有着惊人的相似,可以为习作教学提供许多借鉴。笔者希望能够合理利用微视频本身的优势——短小、精悍、广泛、便利,有效地辅助学生习作。

一、慢镜头:写连贯动作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常见的弊病是笼统不细致,动作简略无画面感。而采用“慢镜头”的手法,把动作拆分、细化、还原,把动人心魄的瞬间慢慢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比如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吉塔与对手决赛时,整部电影中难度最高的技术动作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截取这段视频重现,笔者引导学生讨论:

师:这段视频给我们展示了吉塔最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是整部电影中最扣人心弦的一幕,我们如何用文字来还原呢?

生1:我觉得可以按顺序把吉塔的动作写清楚,如转身、绕后、环抱、举起、后摔。

生2:没错,我们还可以将动作写细致,如她沉静下来,揣摩着对方的意图,用一个假动作迷惑对手,成功后迅速绕到她后面,抱住她,举起,后摔。

师:说得真好!你把吉塔的动作细节分解得很到位,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3:我认为还可以把计时器上时间的变化和观众的反应加上去,说明时间很紧迫,比赛很紧张,观众的心都悬在半空,她到底能不能完成逆袭呢?

师:你关注到了现场计时器上时间的变化和观众的反应,真是眼观六路呀。把动作的连贯性凸显,细节性延伸,再辅以时间缓慢流逝与观众的反应,足以表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摔跤吧,爸爸》中不到3分钟的吉塔决战逆袭的微视频,采用慢镜头聚焦吉塔最后绝杀逆袭的动作,把动作的连贯与细节写出来,这样既刻画了比赛的紧张与精彩,又凸显了主角坚持不懈的品质。

欲把人物的动作写生动连贯,单靠学生的想象是绝对不够的,而合理、恰当地引用类似的“慢镜头”微视频,让学生在观察中分解、细化动作,之前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

二、拉镜头:写心理活动

在影视剧中常见在交代完景物与主人公的联系之后,会逐渐扩大或拉长景物的范围,这就是“拉镜头”。其实在习作教学中,也可通过想象,让环境结合主人公的心境,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展现出来。如电影《声梦奇缘》讲述的是一个被“遗弃”在孤儿院的小男孩Evan拒绝被收养,始终相信父母从未遗弃他。当他在雪夜离开孤儿院独自踏上寻找父母之路时,镜头从他的背影往前延伸至一条没有尽头只有微光的小路上。观看截取的微视频,笔者引导学生体悟。

师:在这样的黑夜,Evan独自离开孤儿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1:他们都说我们再也见不到我们的父母了,但我不相信,他们没有来找我,那我就去找他们。

生2:哪怕黑夜再黑,路再长,我也想去找我的爸妈。我相信我的直觉,他们一定也在找我。

生3:虽然夜很黑,我可能找不到方向,但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呢?音乐与月光会指引我,帮助我找到我的爸妈的。

……

通过短短的不到一分钟的微视频,学生从漆黑的夜晚、微亮的小路,类似五线谱的电线等景物中,试着理解Evan的心中所想,启用同理心,感悟其中的深意,激发语言表达的欲望。

三、推镜头:写神态变化

所谓“推镜头”即把镜头画面的景缩小,突出和放大画面中的某一部分。这一方法借用到习作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对整个事件有了基本把握之后,着重特写部分的观察。例如《小津领试卷》的生活小视频,在学生观看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把该生的神态变化写清楚:

师:视频里小津的经历,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在发试卷的一分钟内,你发现小津有什么变化吗?

生1:我关注到小津脸上的表情变化,从期待到失落,看到分数之后难以接受。

生2:小津在发试卷前是很期待的,他肯定认为自己这次考得不错;但听到分数时,估计他顿时惊呆了,不敢相信,所以目瞪口呆,举步维艰;当他领完卷子回到座位时,刺眼的红色刻着“79”,他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塌塌地瘫在座位上。

师:观察得很细致,按照发展顺序来说,说明你的逻辑很严谨,眼睛很明亮。

生3:此时的小津很失落,独留哀伤、忏悔,他应该是一个很在意自己成绩的人,他回座位后虽然泄气,但我相信他不会就此被打倒,一次的成绩代表不了什么,他一定会在心理暗暗下决心,卷土重来。

师:这是推己及人,是的,遇到挫折时反思很重要,重拾信心、奋力向前也很重要。

越是熟悉的场景,学生越容易泛泛而谈,千篇一律。在此,利用推镜头的手段再现小津神态的前后变化,让学生着重观察,如此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这一个变化过程写清楚、写细腻,同时还可以通过他的神态变化揣摩其心理活动,这样的人物才会鲜活起来。

四、快镜头:写事情发展

不论是写人还是写事类作文,常常需要通过写清楚一件或两三件事来揭示中心,刻画人物形象。而事情的发生通常所费时间甚长,再现难度较大。采用“快镜头”就可以让事情的发生比较完整地重现在学生面前。何谓“快镜头”?即指用慢速拍摄的方法拍摄,再用正常速度放映,从而产生人、物动作的速度比实际快的效果。如微视频《下班后的妈妈》,讲的是妈妈下班后买菜回家做饭,看到家中凌乱不堪,急忙收拾,之后又迅速准备晚餐的一件事。观看视频时,在妈妈拎着菜进入厨房后,视频戛然而止,笔者引导学生猜测:

师:大家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生1:妈妈开始洗菜做饭,突然发现一条虫子,大喊起来。

生2:家里不会是进小偷了吧?

继续观看视频,播完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师:大家觉得视频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3:这是一个很勤劳的妈妈,从回到家开始做饭、收拾东西、搞卫生、准备晚餐等,一刻都没有停歇。

师:是的,这是一位不停劳作的勤劳的妈妈。

在写人写事类的习作中,学生最难的在于挑选合适的例子,这一个微视频旨在给学生重现最平凡、细小的事例,只要找准角度,就能够很好地刻画相关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则生活处处是素材,随时可作文。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种镜头,还有“移”“跟”“摇”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自由地选择。寻找合适的微视频资源,探求恰当的开启渠道,熟能生巧,定能助力教师习作教学与学生习作生长。

猜你喜欢

小津吉塔慢镜头
为了梦想,倾尽全力
谁人不识小津安二郎
学会“拍慢镜头”
《摔跤吧!爸爸》叙事学解读
《摔跤吧!爸爸》
慢镜头在党教片中的设计与应用
伤 逝
伤逝
伤逝
电影里为啥会有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