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力系统:儿童写作的“助推器”

2020-01-0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校区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助推器班级儿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校区 徐 栋

儿童天生爱表达。儿童要持久地保持写作热情,仅靠自发的兴趣是不够的。随着写作练习的推进,儿童会慢慢地失去表达乐趣,最终,作文沦为一项枯燥的语文作业。儿童写作与成人不同,要保持写作兴趣,需要创设真实的交际语境,培养读者意识,再辅以激励措施,趣味性强,有进阶性,从而调动儿童自觉积极地写作。儿童写作在外部动力的刺激下,以游戏的心态参与,调动起内在的表达欲望,形成自我表达的习惯,最终提升写作素养。

一、儿童写作动力系统源于儿童的内需

(一)儿童写作本质上是情绪的表达

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上午吵架的俩孩子,到了下午又一起玩耍,早已忘记了刚刚的“恩怨”。正是如此,儿童的表达也是情绪化的。当遇到突发的事件,激起了内在的情绪,就会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出来的作文会特别真实而精彩。但是,儿童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不会天天发生,当生活趋于平淡,没有精彩的内容,写作也会趋于平淡。这时,需要持续地外部激励,让儿童不断地观察与发现生活,敏感地捕捉到精彩的故事,并乐于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二)儿童写作需要持续的外部激励

当下的儿童写作处于封闭的环境,儿童无法完全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因此,必须拥有一套激励系统,调动内驱力,自觉地投入到写作中来。外部的激励系统不能直接促进写作能力,却是儿童写作的外部动力,持续地助推表达,发现生活中的趣事,让表达成为一种乐趣。

(三)离开外部动力儿童也热爱表达

写作有了设计的动力系统,儿童乐于参与,积极性高,有话可讲,有话愿写,提高了写作质量。一旦外部动力失去了,儿童还会喜欢写作吗?首先,外部动力能激励儿童积极参与写作,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写作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写作成为儿童的一种习惯和经验。其次,在整个小学阶段,我们会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设计丰富多样的动力系统,维持整个小学阶段的积极性,完成了写作任务,提高了表达能力。最后,我们会不断地培养儿童的自我修改能力,从教师改走向儿童改,这样,即使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儿童只要会修改,懂修改,同样能写好作文。

二、儿童写作动力系统需要精心设计

(一)设计游戏化

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儿童写作教学中,“动力系统”过于成人化反而会抹杀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教师应根据班级状况,了解儿童的生活状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更加富有游戏味的动力系统。

(二)富有参与感

写作“动力系统”,应该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尤其是要考虑到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设计的动力系统要循序渐进,参与门槛要低,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进步的希望。越往上,难度越大,需要儿童更加勤奋,激发潜在的能力。比如我设计的“争当大总统”动力系统,第一个级别是“写作组长”,只要1000积分就行,发表两篇作文即可获得1000积分。这样的目标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实现。教师设计的动力系统,人人都可以参与,愿意参与,儿童不断地努力,体验到表达的喜悦。

(三)充满竞争性

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比拼,是写作提升的动力。好的写作“动力系统”应该能够促进同伴之间的竞争,调动儿童表达的潜能,使他们愿意写好、改好、评好作文。我设计了一个“积分活动”,又安排了一个“抢分活动”。发表出来的文章,由其他学生共同检查,发现错误,即扣除作者一定的积分,而为发现者加上相同的分数。一个拼命地不想被发现错误分,一个玩命地想发现错误,“真刀真枪的实战中”,学生们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不断提高,这叫“竞争成就作品”。表面上比赛完成了任务,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写作能力也提升了,这就是儿童写作动力系统的最大作用。

(四)主推奖励性

儿童处于写作的起步阶段,最需要得到表扬和鼓励。一声表扬、一张奖状、一块糖果,对于老师,不算什么;但对于学生,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设计的动力系统,一定要充满奖励,螺旋式上升,让儿童能够在参与,获得满足,增加自信。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感觉叫幸福。这样,即使写作文是一件辛苦事,儿童也不觉得辛苦,反而沉浸在喜悦中。设计的写作动力系统中也要充满各种奖励,能处处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言行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奖励。

三、儿童写作动力系统重在参与过程

(一)儿童在参与中改进动力系统的设计

我们设计的写作动力系统应切合儿童的兴趣,引导他们乐于写作。只有儿童喜欢参与的动力系统,才是好的动力系统。写作动力系统可以由教师设计,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以设计整体框架,再询问儿童的想法,以此来补充和调整。当然,也可以问问儿童有什么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统筹规划设计,这样的动力系统,更受学生的青睐。到了高年级,儿童有了整体策划能力,可以组织成立小组,放手让他们自己设计,伙伴之间相互合作,整体设计属于自己的动力系统。不管用何种方式设计,必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每个学期的第一个星期,我都会让儿童以文字的形式,写写最需要什么样的奖励。一周后,收集学生的心愿想法,发现奖励五花八门,出乎我们的意料,如免批评卡、免考试卡、到老师家做客、老师不生气……我精心选择并分类,设计了一学年“我们来集卡”的动力系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二)儿童在参与中营造全员写作的氛围

教师设计的写作动力系统,在评价时尤其要照顾写作的后进生,只要努力一下,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能保证人人都参与。可以开展“积分换卡”的活动,每次作文以分数的形式呈现,积累到一定分数,就可以换取相应的卡片。为了让所有的儿童参与,可以适当降低后进生作文的评价标准,这样能获得更好的积分,他们的积极性就高了。有时候,发现有些儿童的写作兴趣不高,就要适当地给予照顾。

教过一个学生小丫,五年级接班,语文成绩倒数第二。当他拿到“班级小作家”的奖状时,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每周第二节的《周报》讲评课,老师教我们写作技术,现在我会写作文了。这就是我的幸福,都是徐老师给的,遇见你这个老师我很幸运。我只是不断地奖励,不断地发表他的作文,他的写作信心就大增了,水平也在稳步前进。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的中后等生写作热情高涨,班级的语文质量大幅度提升。

(三)儿童在参与中提升语言表达的品质

儿童的写作动力系统,看似参与游戏,目标指向作文。只是通过外加的力量,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改善写作的品质。我们设计的写作动力系统,首先要调动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只有写作文进步了,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其次,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激发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改的能力,儿童离开了教师,同样可以提升表达水平。这也是我们可以自信地说,离开了写作动力系统的支持,儿童照样喜欢习作、热爱表达。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写作动力系统,激发了儿童积极写作、自我修改和追求表达品质的热情,变教师的教授为儿童主动地学习,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四)儿童在参与中成就言语生命的精彩

儿童写作是为了应付语文的评测,也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经验,为今后的言语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写作,本是一件非常乏味的事情,但是,有了教师设计的动力系统,每个儿童就有了参与感,在类似于游戏的活动中,你争我赶地完成写作,大大地增加了趣味感。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衍生出故事,也成了重要的写作内容,创造了生活的快乐,这是儿童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美好时光。

出版班级作文周报的老师,每年都会设计不同的动力系统,班级里的写作状态完全不一样。不少学生毕业后回到母校,都会提起老师设计的写作动力系统,充满着回忆和留念。

天生爱写作的儿童毕竟是少数的,要持续地保持兴趣,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动力系统,吸引他们参与活动,积极写作。只要愿意写作,再辅以相应的指导,激发儿童的自我修改的意识,写作品质就会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助推器班级儿童
助推器残骸被成功回收
班级“四小怪”
美国SLS重型运载火箭助推器测试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班级被扣分后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