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数学之美 助推活力学习

2019-12-31刘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核心素养

刘艳

[摘要]数学是美的,是一种理性的美,体现在数字的匀称、图形的对称、逻辑的秩序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数学中的各种美,努力探寻情境图之美、深挖理性化之美、寻觅趣味化之美,从而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美的芬芳,以此来吸引學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数学学习活力四射。

[关键词]数学之美;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2—0085—02

数学是美的,有字符美,有图形美,还有内隐的逻辑美等,深挖这些美的因子,它一定能给学生带来无尽的遐思和学习数学的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数学的多种美,用瑰丽多姿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让他们的数学素养在美的感召下不断提升。

一、探寻情境图之美

探寻教材情境图之美,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措施之一。审视当下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可谓是多姿多彩。教师要做好文本挖掘和文本开拓构想的工作,把现实生活情境有机地整合于教材的情境图之中,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有趣的情境,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他们乐于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活力。

例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先读透教材中的情境图“小猴子看着一盒红红的苹果(只有9个,还有1个空缺),盒子外还有4个青苹果,茄子叔叔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再思考如何应用该情境图更有利于学生投入学习。

教师可以把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以增强情境图的感染力。一是运用Flash技术设计:画面音——一只小猴子很可爱,它也很大方,你们看,它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画面——小猴子捧着一盒红红的苹果,嘴里说着:“今天哪个小朋友的表现好,我就奖励给他一个大苹果,好好努力哦!”此时,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来,提出问题:“如果给每人分1个苹果,小猴子拿的苹果能奖励给几个小朋友啊?”问题会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观察转移到数苹果上来,学生就会跟着画面音,大声地说出:“1、2……9。”

二是补全题目信息。转换画面,茄子叔叔看到这个情形,大声地说:“不行啊!你给小朋友的奖励太少,把我的这几个青苹果也拿过去吧!”茄子叔叔捧着青苹果走来,放在盒子的边上。此时,教师也应如上一样,引导学生说出青苹果的数量。紧接着,茄子叔叔给出思考题:“小朋友,你知道现在的苹果可以奖励给多少个小朋友吗?”

三是引导学生实践,用圆片替代苹果,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再通过动画,把1个青苹果移到盒子内,凑成1个十,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体验和情境图的参照学习,再加上适当的方法指导与巩固,会在学生的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巧用教材情境图,并把它与现代教学辅助技术融合,能够让数学教学更富新意,充满吸引力。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等方面的引导,尤其是对质疑意识的培养。也只有这样,数学学习才会让学生的思维丰厚起来,他们的数学素养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发展。

二、寻觅趣味化之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准解读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情灵活地创设学习情境,让数学具有吸引力。同时,教师还要学会挖掘数学知识中隐藏的趣味因子,使其成为学生乐学的动力。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教材编写的意图,又要探寻生活中的有益元素,设计好教学方案,让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更具吸引力。

教师先展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感知蝴蝶、天坛、飞机等物体的对称之美。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对称美,如蝴蝶的左右两边翅膀是一样的,都是很美丽的,或提问:“你见过具有类似特征的物体吗?”学生根据观察以及简单分析,也能根据对称的特点找出一些轴对称物体,如红领巾、上衣、窗户等。

教师再向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美。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将蝴蝶、天坛、飞机等物体进行展示,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感受的图形美是对称之美。进而实践体验,利用教材后面提供的图案,组织学生进行折纸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会对折后两边图形重合的原理,进一步明白轴对称图形的对称之美。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操作,如对折红领巾,观察剪纸,对折一些精美的图案,欣赏对称的美。

教师最终组织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的彩纸,设计各种轴对称的图案,再将图案剪下来,从而创造出一个个有新意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同时让学生在这些真切的体验中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数学知识中有很多美的地方,它需要教师精心地挖掘,并把它巧妙地融进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让课堂更具吸引力。

三、深挖理性化之美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思考是它的灵魂,分析、推理是它的基本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深挖教学内容中的理性之美,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探寻数学奥秘的兴趣。

例如,在“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计算中所蕴含的理性因子,并让学生在不同的计算方法中感悟到规律,让计算更灵动,充满智趣。

当学生面对这样的一组计算题1/2×0.8,1.8×1/3,2/5×2.4时,首先,教师要“放手”,不做限制,也不做提醒,让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计算。其次,组织展示与评价,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让他们相互评价,相互质疑,学生会在展示和争辩的冲击中,感悟到1/2×0.8,2/5×2.4这两题既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因为这里的1/2和2/5能够化成有限小数。同时,学生会在甄别比较中发现,这两题把分数化成小数去计算更为简洁,因为都是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而计算1.8×1/3最好的方法就是把0.8化成分数,因为1/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非要化成小数,就只能取近似数,那样结果就会有很大的误差。

开放式练习能够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创新。上述案例中学生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评价得有理有据,也许这就是数学的理性之美带来的动力吧!

从中看出,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必定蕴含着理性的因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深挖各种文本、资源中的理性因素,并将其科学地融进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理性之美。

综上所述,数学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学会挖掘隐含在数学教材中的美,并学会用美的教学情境、方式等引领学生快乐探究、快乐学习,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洋溢着活力.充满无限生机。

(责编 黄露)

猜你喜欢

学习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