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农村开展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19-12-23张博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指导员全民体育教师

□ 张博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 北京 100084)

1、前言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和《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国内将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贯彻落实“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的十八字方针,而中国作为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确保全民健身在农村顺利实行是实现 《全民健身计划》取得最终成功的重要任务之一。2009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对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做出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基础上继续确认各类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的作用和发展。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实施,特别是农村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农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逐渐增高

2.1、经济层面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社会主义新型社会转型,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对体育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这促使了农村群众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的扩大。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体育消费水平有了初步提升,体育事业得到初步发展,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建立培养了社会环境和事业基础。

2.2、文化层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接受外界信息越来越便利,农村人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普遍增强,特别是2008年举办奥运会以来,农村群众对于除了最初的跑步、散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外的其他新形式的健身运动的接受程度不断增强,但由于缺乏对新型运动的专业知识储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于农村群众在技术、技能方面的专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农村人民的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休闲方式均有所改变,精神层面的改变为在农村进一步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可能性。

3、现阶段农村全民健身开展程度不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仍存在问题

3.1、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少

自2005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已经超过了50万名,而《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人数将达到100万以上,但与城市每千人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相比,农村每两千人才拥有一个的比例相对较低。而且,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对于非农村的、年纪较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吸引力不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2、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水平较低

随着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农村群众在健身内容丰富性和运动方式多样性上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专业技能有限,且由于大部分农村体育指导员是闲暇时间相对较多的离退休人员,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更新速度以及接受程度有限,这使得在农村推广全民健身的新阶段仍不能得到新的突破。其次,《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要对健身人群进行健身方式的指导,还应进行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方面的指导。并且,由于相关机构宣传不及时、不到位,没有使群众意识到国家对于农村全民健身以及对农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农村全民健身推进过程中,除了农村群众不了解政策、不熟练技能外,还存在比较多心理层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除了有专业技能外,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要及时、有效的对农村群众进行心理疏导,激发其参与健身、坚持健身、与他人一起健身的欲望。

3.3、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流失性强

由于农村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均为公益性、志愿性免费提供健身指导与服务,故可能因为其主观因素而随时停止指导服务,这使得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流失性增强。缺乏相关机构管理、组织归属感不强、缺乏激励政策支持,使得农村群众不能保证受到定时、稳定的指导。其次,对于拥有更多专业知识的学校体育教师、大学生志愿者,以及获取健身知识渠道更多、但常年在外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对农村群众的指导具有时限性,同样不能进行长期、稳定的指导。

4、针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问题的对策

4.1、在配备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础上增加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群众需求特点,笔者认为除了配备一定数量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外,关键要培养和发展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方面,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所能开展的健身活动种类相对较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没有过高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现在信息高度发达,人均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对于基础性健身知识有所了解的人越来越多,只需对其加以一定培训就能基本满足农村群众的基本需求。对于增加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的具体对策如下:

(1)发展本省、市退役运动员、教练员。

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本身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从开始培训到达到上岗标准的时间较短,可加快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扩大速度。再者,这一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退役运动员、训练员再就业渠道,减少社会矛盾,缓解就业压力。

(2)吸引当地学校体育教师及高校学生。

通过将志愿进行社会体育指导活动与年终评优、评奖,以及绩效考评挂钩的方式,激励、吸引当地学校体育教师和高校学生进行志愿指导。通过假期以及课余时间进行相应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紧张的问题,还可以使学校教师以及高校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农村现状,发现农村问题,以便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更加注重民生,了解农村,关注农民。

(3)培养大学生村官及社会中积极分子。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启动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人才输入工程”,“联系服务群众,推广科技文化”是其工作职责,培养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技能,有助于大学生村官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强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培养社会上的体育运动爱好者及热衷组织社团活动的社会积极分子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发挥他们自身优势,为农村全民健身开展及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育贡献力量。

4.2、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和联合互动等方式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

(1)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审批机制,对已有指导员进行再培训。

在努力吸引群众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同时,完善审批机制,提高审批标准,在扩大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整体水平。此外,应定时对已有资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再培训,对其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测评,并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水平、组织能力、体育健身基础知识水平,以满足农村群众不断更新变化的健身指导需求。

(2)以“校社互动”方式,实现体育教师及社会积极分子联合互动交流。

定期进行学校体育教师和社会积极分子之间的互动交流,由体育教师向社会积极分子普及更专业的体育健身知识,由社会积极分子向体育教师传达最新的农村群众健身需求,特别是社会积极分子可能更加了解当地群众对于传统健身、休闲活动的需求,在传达这些需求后,有助于体育教师针对这些需求进行新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3)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在进行健身指导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其在与不愿意参与健身活动、对健身活动有抵触心理的农村群众进行交流时,能及时有效地消除群众心中芥蒂,对群众进行心理引导,使其了解健身运动的好处,并愿意进行身体活动。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农村群众建立良好关系、顺利进行后续健身指导工作的基础。

4.3、不断完善保障机制以长期稳定吸引城市、农村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参与体育、科学健身是现代社会生活和包括农村群众在内的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褒奖、激励先进的社会体育指导行为,均是政府进行公益体育指导服务的内容。在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保障机制、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投入经费支持的同时,也应号召社会组织和企业对农村全民健身及健身指导工作进行扶持,合理运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以激励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不断吸引来自城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均衡城市、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5、结语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农村全民健身推荐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指挥者、推进者的角色。对于目前农村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的人员不足、专业技能缺失、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政府应在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加强指导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充分调动退役运动员、学校体育教师、高校学生以及社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培训模式,补充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专业技能和辅助知识上的不足,以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长期稳定的对农村群众进行健身活动的指导,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突破发展的“牛鼻子”,促进全民健身在农村的进一步推进。

猜你喜欢

指导员全民体育教师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广西柳州柳北区农技全科指导员上线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