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导向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学应对措施研究

2019-12-23唐超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广西崇左5321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建教学质量院校

□ 唐超(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 崇左 53210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便面临着失业的难题,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对此,倘若想要在人才济济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需着重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利用实践提高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需要各大高校运用科学的培养策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培养措施为例,探讨其现状与优化策略。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学现状

1.1、体育专业学生基础薄弱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招生方面不如一些资质老、建校时间长的名校,招收的学生普遍综合素质低下、基础薄弱且身体素质差。一方面,部分学生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原因仅是为了取得大学学位,同时该院校的入校标准较其他院校低,令一些素质层次不齐的学生入学。另一方面,在学生入学后,对学习专业和身体锻炼的重视度低,甚至还有学生身体条件差,导致课堂效率与质量难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薄弱、身体素质差等原因将导致高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很难得到学生配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威胁新建地方院校的教学质量。

1.2、教材内容老旧

新建地方院校因为资金、场地、物力等多种资源的不足,不但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还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地方院校仍在使用被淘汰的老旧的体育教材,该教材不但不能教授学生正确有效的锻炼姿势和技术,还会浪费学生与教师宝贵的时间,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学生的培养机会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制定,但是落后的教材将会拖住学生前进的步伐,一方面无法通过教材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目前,不少地方院校的体育专业已经使用了相对新颖的教材,虽然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有关就业、择业方面的知识少之又少。倘若该教材只能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而不能为其未来发展的规划提供帮助和指导,那在学生毕业后依旧无处可去。由此可见,采用内容实用的教材十分有必要,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目标,并将真真正正具有实用意义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才能促进其成长和就业。

1.3、教师的专业素养偏低

不少新建地方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低下,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速度越来越快,出现了高等教师供不应求的局面,其需求量大幅上涨的同时带来了一些教学问题。从地方院校的角度来看,不少院校因资金、人脉的原因无法花高薪聘请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导致任用的教师专业素质低下,有的甚至未受过专业训练;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随着教师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高等院校教师的入职资格越来越低,不少滥芋充数的人便进入教师行业,即使专业技能差、整体素质低,但依旧上岗就业。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少,有的教师本身的教学科目与体育专业不对接,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师源质量的不稳定、教师团队整体素质低,令教学质量只低不高,无法有效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未来就业做出正确的规划。

1.4、尚未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依旧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锻炼其素质素养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就业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教学目标,制定与时俱进的教学计划,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动学生成长。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经验、办学方式上仍存在不成熟的表现,例如,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不科学,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目标尚不明确,导致教师无法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学生也无法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自身的提升方式。对此,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将大大阻碍教师与学生的前进与发展。除此之外,教学目标的设定也需要根据市场、学生的需求而规划,目前市场需求多以综合型就业人才为主,倘若教学目标单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锻炼,始终不利于学生发展。

1.5、教学评价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

科学、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保障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其考核、考察、监管的有效实施,并提高其透明性、科学性以及客观性。但是,不少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并未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尚未根据体育院校的教学方式设计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缺少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的辅助,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便不能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或惩罚,导致学生消极对待学习。

2、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学优化措施

2.1、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体育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未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设计教学方案,对学生的个体关注度不够。采用单一性的教学策略将破坏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对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利用分层教学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特点与爱好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关注与爱护,以此促进其成长。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实践操作时往往掌握程度不同,基础差的学生掌握时间更长,中等水平的学生往往心高气傲,基础较好的学生也许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倘若教师布置相同的教学任务与作业,基础差的学生会因为难以掌握半途而废,中等水平的学生往往因过度骄傲导致掌握程度不够深入,基础好的学生则是在浪费时间,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此,教师则更应该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将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与自身发展要求,设计适合他们发展与成长的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并提高自身能力。根据学生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效提高成绩、锻炼身体素质,在练习体育技巧、学习相关技能的过程中爱上体育专业,帮助其今后更好地就业。

2.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和教材的实用性

新建地方院校往往因为资金、物力、人力等方面的不足,影响了教学计划与质量。对此,地方院校应先深入学生内部进行考察,了解其真实所需,并采用与时俱进的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辅导其多个方面的知识。对此,体育专业的教师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例如,大一学生的教材选择多以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教授其体育的来源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兴趣,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基础。大二学生的教材选择需要以实践技巧为主,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体育技巧与操作能力,为其就业、择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教材的选择更多以就业目标、未来发展计划为主,让学生了解自身所学专业的就业优势与方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择业方向做出指导与帮助,并鼓励学生勇敢就业,积极看待市场竞争,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与价值观,提高其竞争力。另外,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教学的核心力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聘用高质量的教师入职,招聘时不能马虎过关,而是应该针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考核,提高对教师入职的标准,促进教师团队整体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开展相关培训班,除了要教授教师相关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巧之外,还要传输科学合理的就业观,促进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3、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核心

教师在展开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学会与学生交朋友,感受学生的乐与悲,倾听学生的成长心事和学习烦恼,以此为依据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开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等,让学生把握课堂的核心并踊跃发言、讨论,教师在旁进行辅助和指导。另外,整个教学环节还应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体育专业知识进行对外考察活动,从组成小组到确定考察对象到外出观摩实践,再到考核比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培养其实践技能的同时提高就业能力,为其择业、就业打基础。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多参加相关比赛,获取专业证书,以此得到更多认可与肯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同时,因学生实践机会有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乒乓球训练视频进行分组训练,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结合多媒体播放的内容与自身实践情况,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形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创造出良好的乒乓球训练氛围。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将自己的动作记录下来,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进而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激发学生运动细胞,端正学生努力学习的态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时,要充分结合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和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分层次的教学方案,并利用一切有利资源,结合优质的书籍与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并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目标”的教学核心,在教学课堂中始终以学生为核心,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体育专业素养、竞技技能的同时优化就业能力。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始终遵循市场导向,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素质、强专业、责任感强的综合型人才,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建教学质量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