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眼区面孔情绪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分析

2019-12-21王卫华张永葆纪晓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波幅面孔负性

王卫华,张永葆,纪晓雯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神经内科,安徽 巢湖 238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研究表明PD 不仅会出现运动障碍症状,也会出现情绪感知等非运动障碍[1]。虽然近年来PD 情绪认知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但研究结论却不尽相同[2-3]。P300 作为事件相关的电位的重要的内源性成分,受注意、记忆及情感等多因素影响,其潜伏期和波幅的改变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4]。所以P300不仅反应脑认知功能,而且可应用于情绪认知功能的研究。本文旨在探讨早期非痴呆PD 患者眼区面孔情绪识别受损的特点,同时探讨面孔情绪识别功能与P300 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病房确诊的非痴呆PD 患者28例作为非痴呆PD 组。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运动障碍疾病协会PD 临床诊断标准[5];②改良Hoehn-Yahr 分期1、2 期;③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24 分。 排除标准:①无影响认知功能的器质性脑疾病及精神障碍性疾病,无药物滥用,无心、肝、肺、肾等严重全身性疾病;②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排除抑郁障碍。患者中男性 18例,女性10例,Hoehn-Yahr 分期1 期12例,1.5 期10例,2 期6例;平均年龄(57.34±11.34)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45±3.23)年;平均MMSE 评分(28.76± 1.37)分;平均SDS 评分(32.2±4.8)分。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视力、听觉能力正常;MMSE 评分≥24 分;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非痴呆PD 组相匹配。排除标准同非痴呆PD 组。平均年龄(56.13±12.1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8.89±3.43)年;平均MMSE 评分(28.85±1.26)分;平均SDS 评分(31.2±4.5)分。

1.2 方法

1.2.1 眼区面孔情绪认知检查 应用眼区情绪识别测验检测受试者对眼区面孔情绪的识别能力,研究材料为4例(男女各2例)的眼区情绪图片,各有喜、惊、恐、悲、厌及怒共6 种基本情绪,每种情绪图片各20 张,共120 张,每次电脑随机呈现1 张眼区图片和2 个备选情绪词,要求从2 个备选项中选择1 个正确的。正确判断得1 分,每种情绪最高得20 分,总分120 分[6]。

1.2.2 P300 检测 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EDX 肌电诱发电位系统,美国尼高力仪器公司)检测,要求环境安静、屏蔽,被检测者处于清醒状态并集中注意力,首先向被试者说明检查目的,要求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闭目,试验前进行预测试,在其完全掌握测试要求后开始正式测试,选用听觉Oddball 模式,记录电极以前额部作为参考部位,放在前额正中发际前方即Cz 点,参考电极置于耳垂(A1 或A2),地线置于腕部,电极间阻抗<5 kΩ,受试者戴上耳机,给予1 kHz低频纯音非靶刺激,以及频率为2 kHz 高频纯音靶刺激。靶刺激强度为110 dB,以20%的概率出现在非靶刺激中,受试者集中注意力,每当听到靶刺激时,便按下计数器,分析时间800 ms,灵敏度10μV 放大器带通滤波0.5 ~50.0 Hz,叠加30 ~50 次。靶刺激后250 ~500 ms 内出现的正向电位即P300,分析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的P300 波潜伏期及波幅值。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 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眼区情绪识别得分比较

两组眼区情绪图片识别得分中的恐、悲及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痴呆PD 组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眼区情绪识别得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眼区情绪识别得分比较 (分,±s)

组别 n 喜 惊 恐 悲 厌 怒非痴呆PD 组 28 18.09±1.58 18.45±1.37 16.45±1.44 16.27±2.05 15.8±1.94 16.73±2.28对照组 32 18.00±1.18 18.18±1.17 17.91±1.70 17.82±1.17 18.09±1.45 18.18±1.60 t 值 0.153 0.503 -2.165 -2.170 -3.115 -1.729 P 值 0.880 0.621 0.043 0.042 0.005 0.099

2.2 两组P300 潜伏期和波幅比较

两组P300 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痴呆PD 组P300 潜伏期较对照组长(P<0.05),P300 波幅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P300 潜伏期和波幅与眼区情绪面孔识别得分的相关性

P300 潜伏期与恐、悲、厌及怒得分呈负相关(P<0.05);P300 波幅与悲、厌及怒得分呈正相关(P<0.05)。Hoehn-Yahr 分期与眼区情绪识别的基本情绪、P300 潜伏期及波幅均无相关性(P>0.05)。见表3、4。

表2 两组P300 潜伏期和波幅比较 (±s)

表2 两组P300 潜伏期和波幅比较 (±s)

组别 n P300 潜伏期/ms P300 波幅/μV非痴呆PD 组 28 340.64±18.00 4.20±1.02对照组 32 318.82±10.80 6.15±1.25 t 值 3.447 -3.989 P 值 0.003 0.001

表3 眼区情绪面孔识别得分与 P300 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

表4 Hoehn-Yahr 分期与眼区情绪面孔识别得分、P300 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

3 讨论

EKMAN 等[7]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喜、惊、恐、悲、厌及怒,而且发现这6 种情绪具有跨地域和文化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非痴呆PD 组恐、悲及厌情绪面孔识别得分低于对照组,这和MATTEO 等[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发生机制推测与基底节多巴胺能通路受损有关。基底神经节与参与面孔情绪识别的杏仁核和额叶皮质有着丰富的神经纤维连接,因多巴胺的神经支配减少可造成非痴呆PD 患者面孔情绪认知受损[9]。IBARRETXE-BILBAO 等[10]在非痴呆PD 患者杏仁核中发现了黒质以外的路易小体,而这些患者在情绪识别时出现杏仁核功能钝化现象。有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使前额叶皮质失活后可出现识别愤怒、恐惧及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下降[11]。本研究结果中非痴呆PD 患者在喜、惊非负性情绪识别能力无明显受损,这提示了不同情绪识别加工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通路,而基底节可能选择性参与了负性情绪识别的加工过程。

P300 潜伏期是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的过程,与信息处理阶段注意力是否集中相关,P300 波幅反映受到刺激后脑功能被激活的程度,与受试者对靶刺激的选择有关[12-13]。有研究显示,面孔情绪图片刺激会导致健康成人P300 波幅和潜伏期呈现相应的改变[14]。 在对基底节卒中情绪识别研究显示,在厌和惊情绪图片识别时P300 较正常受试者潜伏期延长、波幅降 低[15]。ASAUMI 等[16]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显示对悲伤面孔情绪的识别时P300 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受试者。本研究结果中非痴呆PD 组P300 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300 潜伏期与恐、悲、厌及怒得分呈负相关,波幅与悲、厌及怒得分呈正相关,这说明非痴呆PD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识别刺激的选择和注意能力减退,从信息加工到识别所需时间延长,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基底节选择性参与了负性情绪面孔识别的加工。本研究的结果显示P300 与面孔情绪认知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300 潜伏期和波幅是反映非痴呆PD 患者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敏感电生理指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ehn-Yahr 分期与眼区情绪识别及P300潜伏期、波幅无相关性,说明情绪识别损害和P300 潜伏期、波幅改变与早期非痴呆PD 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早期非痴呆PD 患者即存在负性情绪面孔的识别能力受损,参与情绪认知的加工涉及多个脑结构,维持脑结构完整性在情绪认知加工过程中尤为重要,P300 波幅和潜伏期可成为早期识别非痴呆PD 情绪认知损害提供较为可靠的电生理指标。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用于情绪认知测试的神经心理学范式较为单一,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用更全面的情绪认知功能测验范式,同时结合神经功能影像学研究方法,对非痴呆PD 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波幅面孔负性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本期面孔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