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松解Frohse弓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2019-12-21苏友渺林英华郑余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卡压小针刀前臂

苏友渺,林英华,郑余银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洞头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25700; 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

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在神经卡压类疾病中较为常见。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主要针对骨间后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研究,尚缺乏对骨间后神经卡压的中西医保守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疗效观察及疗效评估。笔者2015 ~2018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对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20例患者进行小针刀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20例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2 ~68 岁, 平均(50.70±9.08)岁;疗程3 ~14 个月,平均(8.95±4.45)个月。纳入标准:①肘部外侧有夜间疼痛;②肱骨外上髁下方压痛,Tinel 征(+);③前臂抗阻力旋后,有诱发痛;④伸指时伸拇肌力下降;⑤肌电图示:骨间后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伸指时伸拇尺侧伸腕肌有纤颤电位。如患者同时满足①和②时,高度怀疑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1]。

1.2 方法

患者取坐姿,神经被卡压侧的肘关节屈曲90°,旋前的前部手臂平放至治疗台上。用记号笔标记Frohse 弓[肱骨外上髁下方2 ~4 cm 处,可触及压痛、Tinel 征(+)或可扪到条索状肿块]处的治疗点,并用碘伏消毒2 次。在上述治疗部位注射1%利多卡因2 ml。治疗刀具采用4#(0.8 mm×50 mm)针刀(汉章Ⅰ型,北京华夏针刀器械厂)。针体垂直于施术部位的皮肤,刀刃与骨间背神经在同一走形方向,针刀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及Frohse 弓,然后沿Frohse 弓向内切割、铲拨2、3 刀,以松解局部组织的黏连、瘢痕和挛缩。小针刀先治疗1 次,视恢复情况隔周治疗 1 次。

1.3 评价标准

1.3.1 评定时间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 周进行评估,并在第4 周进行患者回访。

1.3.2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0分表示无疼痛,10 分表示无法忍受的最剧烈疼痛。患者根据前臂局部疼痛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数字来表示疼痛程度。

1.3.3 运动功能恢复评估 英国医学研究会将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分为6 个等级,本研究使用该评定表评价伸指肌力[2]。见表1。

表1 运动功能恢复评定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一步的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等级资料用等级表示,比较用配对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VAS 评分为(5.15±1.14)分,第1 周为(3.45±0.83)分,第4 周为(2.30±1.60)分,经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47,P=0.000);进一步的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治疗前和第1 周之间、治疗前和第4 周之间以及第1 周和第4 周之间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时间点运动功能恢复比较

治疗后第1 周与治疗前运动功能恢复比较,经配对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5,P=0.010),治疗后第4 周与治疗前运动功能恢复比较,经配对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3,P=0.002)。见表2。

2.3 安全性评价

股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大量出血,无神经血管损伤,无创口感染、晕针及休克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Frohse 弓即旋后肌浅头近侧的腱性纤维弓,呈现向下的一个弧度,弧深约1 cm。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当前部手臂被动完全旋前时,桡侧伸腕短肌被锐利腱性组织压迫覆盖在该弓浅层的骨间后神经中。骨间后神经被Frohse 弓卡压的机制是患者前臂的长期伸屈旋转,使Frohse 弓和桡侧伸腕短肌腱增厚,桡侧返动脉增粗,无退让余地的使骨间后神经受压、损伤,在过度用力和外伤的诱因下,会引起局部水肿、出血及黏连并造成神经卡压[3]。因此,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在男性优势手和手工业者中很 常见。

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保守治疗在临床上有一定疗效,主要通过局部压痛点药液封闭,压痛点按压揉擦推结合弹筋拔络进行按摩推拿,中药热气熏蒸、浸泡前臂近端疼痛部位等治疗[4]。但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骨间后神经卡压的致病因素,并且治疗时间长,导致患者很难接受并坚持治疗。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开Frohse 弓和旋后肌管,切除桡侧伸腕短肌腱起始部的腱性部分,解除骨间后神经的卡压因素[1]。但是手术治疗不仅存在开放性切口长及前臂周围软组织创伤大的缺点,而且术后容易引起前臂周围软组织黏连、瘢痕,最终导致骨间后神经卡压再次发生。手术治疗虽然具有切口较大,对前臂周围组织损伤大,恢复时间长的缺点,但其解剖结构清晰准确,对Frohse弓的切割完整。而小针刀松解法较之刀口小,对前臂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对Frohse 弓的切割也是较完整,它是一种结合了针刺与手术治疗的介于手术与非手术之间的一种闭合性松解疗法[5]。骨间后神经卡压的治疗主要采用小针刀松解法在Frohse 弓上切割2、3 刀,通过部分松解释放弓状韧带的黏连、瘢痕和挛缩,再通过人体的自我代偿,使弓状韧带的张力得到有效的松解,Frohse 弓内的压力得到释放,从而缓解骨间后神经的压迫,并通过人体的自身代偿功能疏解弓状韧带的张力,恢复前臂力学解剖系统中弓弦力的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6]。与此同时,小针刀治疗产生的局部黏连在自身代偿范围以内,不容易造成骨间后神经的再次卡压。小针刀治疗后,不需要肘关节及前臂的制动,也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更不会因肘关节及前臂长期的制动从而产生前臂活动功能障碍的 问题。

本文总结骨间后神经卡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并依据VAS 评分法、运动功能恢复评定表对治疗前后前臂局部疼痛及伸指肌力进行评分,从而证实了小针刀松解Frohse 弓对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有效性。临床应用此治疗方法后前臂疼痛缓解及伸指功能恢复良好,证实小针刀松解Frohse 弓是一种符合解剖学和生理学结构、易于操作、创伤小且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有研究表明电针具有促进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功能,疗效显著[7]。肌内效贴具有消肿止痛、纠正姿势、支撑及稳定肌肉关节、改善感觉输入及促进软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配合电针、低频电刺激等能改善骨间后神经损伤患者的手部功能[8]。笔者下一步将探索电针、低频电刺激及肌内效贴等中西医保守治疗联合小针刀松解Frohse 了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卡压小针刀前臂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高频超声在上肢周围神经卡压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让学生试刀的教授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