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口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20南美兰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应用策略翻转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颠覆传统学校教育现状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集合,也是一种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课堂延伸”教学方式。立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一方面有关“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的相关权力从课堂延伸到户外、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极大地释放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学习资源的丰富供给优势,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断强化“兴趣”在课程知识掌握中的催化效应。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对于多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整合能力,包括理论性教学、技术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等,可促进“教与学”关系的和谐化,相关优势也为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南美兰,女,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商务英语。

【基金项目】2015年延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

相对而言,大学英语专业在英语学科“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态度上,与非英语专业教学要求存在明显的侧重差异,不仅在基础知识、技能的整体要求水平上高于“非英语专业”,且基于英语专业人才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有效性考量,“口语能力”的重要性明显高于“书面能力”。但结合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实施现状,长期以来处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拘囿之中,师生之间单一的对话模式局限了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也割裂了口语教学“有效性”所依赖的跨文化交际空间,由此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口语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从教学方法入手,“互联网+教育”新业态为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新资源,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契合互联网时代中大学生学习习惯,针对英语专业口语课程也有很好的支持性。

一、翻轉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应用的可行性

1.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的技术利用可行性。什么是“翻转课堂”?了解这这一概念内涵,是有效利用这一模式创新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的前提。如前文所述,广义上的翻转课堂属于“大教育运动”的范畴,它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也可以理解为“颠倒”),重新构建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利禀赋,旨在突出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换而言之,只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符合“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形态,都可以纳入“翻转课堂”模式的序列。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更加清晰的指向,即从狭义角度说,“翻转课堂”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的师生职能重构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师不再全面充当“知识管理者、权威者、监督者”的身份,将一些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交付给学生自主执行。而学生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工具,按照自己的喜好、兴趣安排准备工作,也可以利用在线学习的方式取代现实课堂的“线下学习”——本质上,“翻转课堂”可以看作是依赖印刷资源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成依赖数字资源的创新教学模式。

从互联网技术利用角度出发,“翻转课堂”为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提供了充分可行性。包括微课视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流媒体”等新型技术设备,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空间、时间的限制,同时也非常符合当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翻转课堂模式下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为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提供逼真的语言情境,如各类英语原声版电影、在线交流平台,其呈现方式具有很好的视听体验,相比单一的“老师说”“听录音”等方式,更具有吸引力;以“微课”为例,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将英语口语资源以“高度浓缩”的形态呈现出来,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与大学英语专业教材知识点相衔接,另一方面也将纯粹地“文本内容”扩展成有声、有形的多媒体形式,能够发挥很好地激趣效果。

2.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新媒体接受能力的可行性。结合我国学校教育体系所规定的“年龄制度”,当代大学生已经全面步入“00后”时代,他们在成长经历、教育经历、生活经历中广泛地接触互联网,对于互联网技术及网络文化新兴事物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尤其是各种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新媒体,如微信、QQ、抖音等常见的社交类媒体,以及专门针对英语学习开发的APP产品——立足大学英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新媒体”是一种很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平台,与其说它更契合当代高校英语教育改革需求,不如说“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倒逼”口语课程创新——即“翻转课堂”是一种应学习主体需求嬗变而产生的教学模式。

3.基于英语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可行性。语言和文化存在着极为复杂、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存在,它本质上是文化的特殊呈现形式,从中汲取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时一种文化也有赖于通过语言的使用功能,在不断传播、交流中实现自我丰富。但对中国高校大学生而言,“英语专业”是一种专门针对“语言”的学科,它所具有的“第二语言”性质表明自身脱离了英语文化空间,这样一来“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呈现出撕裂状态,而“英语口语”作为一种对语言文化环境依赖度最高的技能,自然也得不到人文性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互联网构建的“英语场景”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丰富的多媒体(视频、音频)英语口语资源,也规避了大学英语专业口语课程资源匮乏、质量不足的缺陷。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应用原则分析

客观上,“翻转课堂”是一种与互联网技术、资源、平台等密切相关的教学模式,一个成功的翻转课堂架构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教师从“主管者”变“引导者”、打通课堂内外隔阂、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建构和内化知识。进一步,围绕着大学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展开“翻转课堂”模式设计,应遵循四大原则:1.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翻转课堂”的真正内涵,在于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师主动性”和“学生被动性”的反转,翻转之后应该强调教师适应学生,在专业领域提供更好的“解答释疑”服务。2.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所谓“翻转课堂”,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它必须取得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凸显出自身价值。翻转之后不仅赋予学生英语口语课程的主动权,在该模式下还要维护学生对学习的忠诚度,在脱离教师的机制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3.有利于因材施教,形成不同英语口语水平学生的兼顾机制。立足天赋差异,在相同的视频资源、音频资源获取之下,要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节奏实现进步。4.有利于学生总结规律,抓住英语口语要点,有效摆脱“哑巴英语”的现象。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口语练习的时间、地点、方式完全自主,学生可以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练嘴巴、磨耳朵”,消除了在课堂环境中的焦虑感。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应用实施策略

鉴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安排差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方面可以灵活展开,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结构”。但相对而言,立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展开设计,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同时还可以避免“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性过大,导致与口语课程教学目标造成“脱节”。此外,为了兼顾学生对互联网英语口语学习资源的需求多样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多媒体、互联网技能,例如PPT课件、视频剪辑、flash动画等,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资源使用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资源类型及教师职能

课前 资源类型:口语课程主题相关的背景、文化、人物、事件等

教师职能:发布任务、引导学习

课中 资源类型:语音、词汇、语法、情景对话等

教师职能:指导演练、纠错优化

课后 资源类型:与口语训练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扩展

教师职能:巩固成果、拓展思路

相对应的,高校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成为口语课程学习的“主导者”,虽然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听力音频等资源可以从教师处获取,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口语差异,在需求多寡、难度高低等方面还存在区别。据此,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环节划分,学生也需要做出相應的准备工作,以配合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的正常开展(如表2所示。)

表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任务分配课前 根据教师下发资源预习,结合自身能力搜索相关互联网口语练习课程

课中 练习跨文化交际对话,再现口语视频、音频,重点对“地道口语”进行模仿、演练、表演

课后 根据教师评估进行扩展学习,实时进行师生互动

以下结合《口语教程》中Unit2 “Meals and Restaurant”为例,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1.课前应用。课程开始之前(即学生自主预习阶段),教师可通过所构建的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发布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任务、重点及难点等,同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微课视频、动画、PPT演示文档等,一并上传到师生公用平台。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将“翻转课堂”赋予学生的自主机制与教师的教学设计统一起来,避免学生盲目的在互联网上寻找学习资源。

以“微课视频”为例,为了便于切入主题,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较为契合大学生心理的“话题”,例如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入手,以幽默、形象的视频内容呈现中西方餐饮礼仪的异同,其中除了直接作用于口语训练的“对话”“旁白”之外,还应该将词汇、语音、语法等融合其中——比如说描述“食物”所用到的词汇、征求别人对食物评价所用的句式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行动,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定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微信群中要求学生录制“whats your favorite restaurant”的回答片段,可供教师与其他学生参考借鉴、评价指正。

2.课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的“课中应用”,主要以探讨、互动、问答、点评等形式为主,旨在消除传统课堂中“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将学习视野从课堂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基础内容,其间灵活穿插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微课视频”,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亦可自由组合),抛出英语口语练习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演练形式。例如,针对“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学生可以采取演讲稿的方式,在讲解过程中能够提高对词汇发音的准确性处理,在“中西餐桌礼仪”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演小品”的方式,自编、自导、自演场景剧,这种“对话方式”对于学生接近英语口语人文性大有裨益,也能够锻炼学生随机应变的语言组织能力。

3.课后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课程中的应用,更多地实践是课后展开的,在组织形式上以“线上交流”为主,师生之间可以共享口语课程资源、交换口语学习心得,也可以组织“线上对话”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口语课程教学成果,最主要的是,“翻转课堂”在英语口语课程中的应用,应采取符合口语交际的表达形式。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大学附近的餐馆),制作一部有关“饮食介绍”的英语短片,将教材内容中要求的口语知识融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组织上,不像中小学一样有规律、有纪律,通过“互联网+”平台、资源、技术的整合,有利于构建翻转课堂的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口语课程中应用,可以有效地扩展口语教学空间、资源,丰富教学方式、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英语实践场景。同时,“翻转课堂”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激活,有力地保障了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的统一性,从而提升口语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晨.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7):179-180+183.

[2]韩静,吴迪.移动学习与英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J].文教资料, 2018(27):221-222.

[3]张锐.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7):114-115.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应用策略翻转课堂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