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职教育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9-12-19于晶郭航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任职教育培养体系青年教师

于晶 郭航

摘 要:青年教师是任职类院校的中坚力量。本文针对当前任职教育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创新培养理念、确定培养方法等方面入手,探讨任职教育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以期提高青年教师培养质量。

关键词:任职教育;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随着初级任职院校改革的深入发展,其师资结构中青年教师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日益成为院校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如何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已成为院校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

欧美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立了专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师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教学咨询及其实验场所,英国教育联合会在建立人性化,项目多样化的基础上,终身为教师专业发展做指导。还有加拿大和俄罗斯对新的青年教师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指导和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教育规律,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我国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普遍采用岗前培训、在职进修、教学科研专题会、讲座等形式,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其学历层次,提升其师德涵养,促进其專业发展。想要使青年教师树立“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责任感,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可以向教师传授正确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还有教育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使教师很快地成长起来,走进教学事业中。

二、任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具体。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包括品德培养、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协调能力培养等,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较强的讲授知识、课堂掌控能力、教科研课题申报能力,能够与学生、同事、领导等顺利协调。但院校仅在宏观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要求,并未细化具体培养目标。首先,任职教育院校新入职教师来源类型较为广泛,有应届毕业学生,也有具有工作经验的非应届生,这种广泛性需要在培养中充分考虑个体的特殊性。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社会实践经验欠缺;进取愿望强,吃苦耐劳精神不足;自主意识强,团队协作意识欠缺。其次,任职教育院校决定了青年教师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熟悉实践教学,达到“双师型”标准,这种特殊性又需要在培养中考虑整体的统一性。

(二)培养理念相对陈旧。近年来,各大院校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青年教师对培训热情不足,培训后的成效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培养理念落后,青年教师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末端,仍是上面制定政策,下面被动落实的单向直线培养理念。缺乏对培训对象跟踪评价的反馈机制,培养效果究竟如何政策制订者却不得而知,最终导致培养政策压力倾向明显,激励作用不足。

(三)培养策略不灵活。当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仍以指导型为主,因此在培养中细致地规范新教师的行为,固化其教学模式。但教学创新远比继承重要,手把手地帮带容易形成等靠思想,导致青年教师习惯于服从,教学思路方法固化,创新精神不足,甚至导致职业倦怠。

三、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

(一)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有很多的优势,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们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研究、集中探讨教学设计问题,还能充分激发教师的智慧,开阔思维,取长补短,因此集体备课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备课方式,它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经过大家的深入思考,精心处理教材,集思广益,教师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扬长避短,让教学方法更加得当,教学策略更加完善,形成优质的教学思路。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交锋,有利于教师在分析研讨和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同伴互助,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点,吸取优点,弥补不足,达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说课。说课是指教师以讲述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辅以文字、媒体、实物演示等,面对同行、专家和评委等,系统说出对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并与同行和专家共同研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青年教师通过说课,可以帮助其更快地熟悉和把握教材、教学大纲,有效地指导其教学实践。在说课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说清教学设计的常规项目外,还需要阐述其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教育教学理论。

(三)导师制。为青年教师精心挑选“教学导师”,开展一帮一活动,这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学校应指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思想、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全面指导。“导师制”培训模式容易受导师水平的限制,易形成固定思维。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师徒的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对于任职教育院校,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员能够快速推进院校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本文对青年教员的培养目标、培养理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单位实践,提出了主体参与、反思反馈和循环上升的培养措施方法,这对于尽快提升青年教员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滨娜,章顺虎,田俊,等.适应“卓越计划”需求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7(6):122-124.

[2] 胡新荣,姚运红.基于核心授课胜任力的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J].高教学刊,2015(14):155-156.

[3] 倪海东.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及激励机制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5):11-12.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培养体系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