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写促读推动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12-17黄炎华

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摘 要: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以写促读”为切入点,从“写在阅读前,让学生焕发阅读的兴趣”“写在阅读中”“写在阅读后”三个方面入手,针对以写促读模式引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旨在于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而轻松构建起阅读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以写促读;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割裂的独立体,而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存在,具体表现为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高质量的写作教学则往往能使得学生的阅读素养获得显著提升。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会灵活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我自然也不例外。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以写促读”入手,针对写作带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诸多有益变化与启示展开一一探索。

一、 写在阅读前,让学生焕发阅读的兴趣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对阅读文本所涉及的话题有所了解时,其往往能快速将自身的注意力由不相干的事物中调整到自己已有相关实际经验的文本内容上来,阅读兴趣大增,阅读积极性也会被显著激发;相反,当学生并未接触过阅读文本所描述的内容时,他们很容易从内心不自觉地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感觉这么长一篇文章理解起来势必存在极大的难度,而这一消极情绪又会对他们接下来的阅读活动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让学生在阅读具体的文本之前形成对文本内容的熟悉感与了解感格外有必要。那么,如何更好地达到这一效果呢?在阅读前引导学生适当的进行写作便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方法。对此,我便在自身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学生反响良好。

例如,在教学《谈读书》这一阅读文本时,我并没有一上课就直接带领学生阅读这一文本,而是首先为他们布置了一项小小的学习任务,即写出自己关于读书的几句话。在接到这一写作任务之后,学生们联系自己生活中已有的读书经验,纷纷开始写作,像有的学生写到“在我看来读书的最大乐趣在于扩宽视野,我们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谋略,可以跟司马迁聊过往出色人物,還可以跟商鞅一起谈历史变革……透过阅读,我们会发现世界如此之大,我们的视野范围也会因此变得日益开阔……”还有的学生写到“读书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精神上的引导,当学习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读一些经典人物传记,往往能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让我能重振信心……”当学生写出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们内心对于读书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我只需顺势点明本节阅读课所要讲解的内容为培根的《谈读书》,他们便能揣测出该篇文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并由此产生阅读的兴趣与热情,因为他们也想了解在培根这一大哲学家看来读书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以此为基础,后续的阅读活动便会变水到渠成般自然,并不会给学生带来阅读上的压力。写在阅读前让学生焕发阅读兴趣的目的得以轻松达成,为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 写在阅读中,让学生深化阅读的感悟

在现有的阅读教学中,多是语文教师直接将一篇阅读文本的内容抛给学生,包括其主要写作脉络、文章情感基调以及所渗透的思想主旨等等,学生无需过多思考,只需聆听、接受并记忆教师所传递过来的现成理解即可,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阅读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也将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无益于学生获得长远性的发展。为打破上述不良现状,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必要探索一条尊重学生主体阅读地位,让学生凭借自主探索获得深刻阅读感悟与认知的有效方式方法。而我常用的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边阅读边写下自己关于阅读文本的一些认识与看法,学生们“我手写我心”的过程实质上便是其认真思考、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感悟将更加深刻,自然便也能自主获得更丰富的阅读认知与体验。

我自身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表明这一观点。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一阅读文本时,我便没有按照教辅资料上的内容照本宣科般进行讲述,而是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最后将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一些看法写下来。这一带有任务驱动性质的写作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欲望,他们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很快便梳理出了自己对于已有认知体验所获得的阅读见解。像一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记下了自己阅读的看法“小说是一种艺术的升华,我感觉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不仅仅是记录叔叔于勒与菲利普一家的纠葛,应该是想通过这一家人的表现反映整个社会的现实情况,有的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写下了自己的见解”“我感觉于勒叔叔的遭遇很可悲,兄弟本应是至亲,却在金钱面前败得一塌糊涂”,还有的学生阅读中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现总结出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像菲利普夫妇现实、自私、冷酷,于勒叔叔前期行为不端、后期有担当自力更生,约瑟夫纯真、善良……不同的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不同的看法,将这些闪烁着思维智慧的看法整合到一起便是整篇文章的一个思想内涵,而这些由学生们凭借自主阅读所获得的理解,记忆起来势必极为深刻,这样一来时间投入少、学生收获质量佳的阅读高效课堂便初步建立起来了。

三、 写在阅读后,让学生扩宽阅读的视野

成年人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他们在阅读时更能以这些已有阅历为基础产生情感互动,从而实现对阅读文本内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但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一样,他们囿于年龄因素的制约,所接触的社会生活边沿相对来说比较小,这就致使他们所获得的各个方面的经历少之又少,视野范围狭窄了,学识见识浅薄了自然而然便会对其形成深刻的阅读感悟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其实际阅读质量的提升与优化。

为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范围内最大限度上扩宽自身的知识面,以此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进而显著优化阅读效果。对此,我也会常常采取阅读后布置写作任务的形式,学生反馈颇佳。例如,在教学了《变色龙》这一小说类的阅读文本之后,我便为学生们布置下了一项特殊的写作作业内容:《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关于契科夫以及他作品的风格你有哪些了解呢?你对小说又有哪些认识呢?请将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写下来。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的前提是学生要去查阅相关资料,要去不断积累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正是在不断阅读、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视野范围会得到极大的扩展,其学识见识也会因此变得异常丰富,以此为基础写作出来的内容更具有深厚的底蕴,正向迁移,当内心的世界充盈了,学生们日后的阅读活动也会变得更加轻松、简单、高效。写在阅读后,让学生扩宽阅读的视野,对于推动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构建所起到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家齐头并进的马车,共同推动着学生语文素养及其能力的进步与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阅读与写作两者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的特性入手,不断创新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形式,这样才能全面带动学生阅读素养及其写作能力的共同进步与协调性发展,如此,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俊.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有效结合[J].甘肃教育,2018(6):105-105.

[2]王翠英.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华夏教师,2018,No.094(10):63-64.

[3]贾明啟.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有效策略探微[J].考试周刊,2018(43):43-43.

作者简介:

黄炎华,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市赤水中学。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