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思维导图积累文言词语

2019-12-15冯志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积累思维导图

冯志英

摘要: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时对于文言词语的意思总是难以记牢固,或者易混淆,利用思维导图积累文言词语,图文并茂,条理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学生记忆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维导图  积累  文言词语

升上八年级了,学生学习的古诗文逐渐增多,由七年级时的每个单元1课,一个学期6课,一学年12课,到八年级每个学期2个单元共8课,一学年就整整4个单元共16课,占教材的三分之一。学的古诗文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学生在考试中解答古诗文的得分率不见得越来越高,学多了古诗文,学生是能把古诗文大概读懂,但只是大概而已,因為那道解释加点词的题总是少人能答全对,就算学过讲过的词也解释错误,究其原因是文言词语的意思没记牢,不懂得如何记,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积累文言词语。

一、利用思维导图积累一篇课文的文言词语

人的认知顺序是由简入繁, 由浅入深 ,由少到多,学习也一样,积累也是这样。譬如,在教学《咏雪》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先诵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做好记号,并把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摘录下来,把这些词语做标记,在句末加括号,以课题为中心做成思维导图。然后在上课时依照思维导图提出自己的疑难,让其他学生或教师帮忙解除疑难,知道答案后就写在所做的思维导图的括号里。这样,学生就把这一课的重难文言词语积累下来,每学一篇文言文都这样做,那么日积月累,课文所有的重难文言词语都记牢固了。如果不使用思维导图,批注在书本里头,记下来的时候清清楚楚,过后看起来却像一团乱麻,密密麻麻一片,顿时会失去记忆的兴趣。

二、利用思维导图分类积累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对文言词语的学习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侧重点地梳理和积累,但是很多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常常混淆,这时就采用思维导图分类积累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

一般来说,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表示一种特定的含义。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应结合上

下文以至全文的内容。例如《周亚夫军细柳》中,“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四个“军”的意义并不一样,根据上下文四个“军”字的意思分别是“将军”“驻军、驻扎”“军队”“军营”。这一篇文章像“军”那样出现多次且意思不同的还有“之”“使”等等,还有一些在之前学过的文章里出现,如“居无何”的“居”和《富贵不能淫》中“居天下之广居”的两个“居”意思也不一样,把这些同一课或在之前学过的有一词多义的词集在一起,以“一词多义”为中心做成思维导图,便于理解、区分和记忆。

2.古今异义

文言词中单音词占大多数,其中有些词汇的意义到今天没有变化,但有些变化极大。如《三峡》

里的“或王命直宣”的“或”解释为“有时”,而现在解释为“或者”; “虽乘奔御风”的“虽” 解释为“即使”,而现在解释为“虽然”,古今意义完全不一样。把这一册的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找出来,以“古今异义”为中心做成思维导图便于积累和记忆。

3.通假字

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两个字的意义本来不相干,只是

因为音同或音近而借用。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曾益其所不能”的“曾”同“增”,意思是“增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衡”同“横”,意思是“梗塞、不顺”。通假字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并不多,在复习的时候把一册书的通假字全搜集起来,以“通假字”为核心做成思维导图,那一册书的这类字就易于掌握和记忆了。

4.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的分类跟现代汉语大致相同,只是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与语境相适合的意义。

(1)名词作动词。文言文中一个名词若与动作、行为发生某种关系,就有可能活用做动词。如:《三峡》中“晴初霜旦”的“霜”是“结霜”的意思,是动词;《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的“策”解释为“用马鞭打”。

(2)动词、名词、形容词用作使动。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

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如:如《孟子二章》中《富贵不能淫》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里的“淫”、“ 移”、“ 屈”的意思分别是“使……迷惑”、“ 使……动摇”、“ 使……屈服”;。

(3)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所谓意动,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状。如:《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的“奇”解释为“对……感到奇异”;《大道之行也》中“不独亲其亲”的第一个“亲”解释为“以……为亲人”。

把一册书有词类活用情况的词找出来,以“词类活用”为中心做成思维导图,易于掌握和记忆。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可以做成树状、花状、星状等。把文言词语归纳分类,然后做成思维导图,条理清晰,便于理解、区分、掌握和记忆,大大提高学生记忆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鸿雁 《思维导图》 [M]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7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5  [S]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 罗文君 《“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2011(04)34-36

猜你喜欢

积累思维导图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积累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