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介素-23通过Smad4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2019-12-13张放孙怡芸梁晓倩杨爽

骨科 2019年6期
关键词:茜素成骨缓冲液

张放 孙怡芸 梁晓倩 杨爽

1976 年Friedenstein 等[1]首次证实骨髓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发现其可以作为壁龛细胞对造血干细胞发挥支持和辅助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MSC 被证实为人体内重要的多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机体多种结缔组织,不仅具有低免疫原性的特点,还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多向分化功能[2]。近年来研究显示,MSC 是人体内成骨细胞的主要来源,可作为组织工程与修复医学的种子细胞,广泛应用于骨折修复、组织重建等再生医学领域[3,4]。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MSC移植后在体内定向分化效率较低,限制了MSC的临床应用[5]。如何进一步提高MSC 成骨分化效率,从而推动其临床应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MSC成骨分化受到多种炎症因子的调控[6]。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属于IL-12家族中的一类促炎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发挥调控多种T细胞分化、增殖的功能[7]。已有研究发现,IL-12家族中多个因子对MSC的功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IL-23 对MSC 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8]。在本研究中,我们拟在体外探讨IL-23对MSC成骨分化功能的调控作用,探索提高MSC分化效率的方法。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材料与仪器

H-DMEM 培养基、0.25%胰蛋白酶-EDTA(Gibco,美国);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中国);PBS 缓冲液、Percoll分离液、RIPA蛋白裂解液、蛋白定量试剂盒、氯仿、异丙醇、无水乙醇、多聚甲醛、焦碳酸二乙酯(DEPC)水(碧云天公司,中国);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抗坏血酸、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茜素红(Sigma,美国);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中国);IL-23(R&D,美国);cDNA 逆转录试剂盒、SYBR Green 荧光定量试剂盒(TAKARA,日本);Trizol提取液、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Lipo 2000 转染试剂盒(Life,美国);siRNA(吉玛基因,中国);CD14-PE、CD45-FITC、HLA-DR-PE、CD29-FITC、CD44-PE、CD105-FITC 抗体(Meltenyi,德国);离心管(15 ml、50 ml)、6孔板、96孔板、25 cm2培养瓶(Corning,美国),移液器(Eppendorf,德国)。生物安全柜、CO2恒温培养箱、酶标仪、低温高速离心机、Nano 分光光度计、PCR 仪(Thermo Fisher,美国);Roche480 荧光定量PCR仪(Roche,美国);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日本);Hybridization Oven、Fluidics Station、GeneChip Scanner 3000(Affymetrix,美国),均用于芯片杂交与检测。

二、MSC体外分离、培养

8周龄的C57BL/6J小鼠购自辽宁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本研究动物实验均符合动物实验伦理规范。所有小鼠均采取颈椎脱臼法处死,处死后解剖、切除双侧股骨,用10 ml PBS 缓冲液冲洗股骨骨髓腔,将骨髓冲入离心管中。骨髓样本用注射器缓慢加入等量Percoll分离液(1.073 g/ml)于液面上,以2 000 r/min 离心30 min。用巴氏吸管吸取中间白膜层并用PBS 缓冲液洗涤1 次,用含10%胎牛血清的H-DMEM 培养基重悬后以2×106cells/cm2的密度接种于25 cm2培养瓶中,放置于37 ℃、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72 h后洗去未贴壁细胞,此后每3 d换液1 次。当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0.25%胰蛋白酶-EDTA 消化传代,第2~3 代细胞用于进行下一步实验。

三、流式细胞术

MSC 分离培养3 d 后,常规消化收集细胞,通过计数法调整至浓度为1×106/ml,加入对应流式抗体10 μl,于室温下避光孵育30 min。随后用PBS 缓冲液清洗离心,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相应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

四、成骨分化诱导与刺激

MSC 以1×105cells/孔的密度接种于6 孔板,待细胞完全贴壁后换为成骨诱导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50 mg/L 抗坏血酸、10 mmol/L β-磷酸甘油、10 nmol/L 地塞米松的H-DMEM),此后每3 d 换液1 次。实验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IL-23(0、10、50、100 μg/L)持续刺激。

五、ALP活性测定

MSC诱导至10 d后,弃去上清,用PBS缓冲液轻轻清洗3 次,每孔加入RIPA 蛋白裂解液100 μl,冰上放置30 min。随后吸取蛋白裂解液,于4 ℃下以12 000 r/min 离心30 min。按照试剂盒方法配置ALP反应液,于96孔板中每孔加入反应液100 μl,同时加入蛋白上清30 μl,37 ℃孵育15 min。随后每孔加入显色液150 μl,充分混匀后通过酶标仪测吸光度。部分离心后的蛋白上清通过BCA 蛋白浓度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经蛋白标准化定量后样品的ALP活性单位为U·(g pro)-1·(15 min)-1。

六、茜素红染色与定量分析

MSC诱导至14 d后,弃去上清,用PBS缓冲液轻轻清洗3 次,随后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10 min。再次用PBS缓冲液清洗3次,吸干后每孔加入pH=4的1%茜素红染色液1 ml,室温孵育15 min。随后用PBS 缓冲液洗去非特异性染色与杂质,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选取中心区域拍照记录。拍照完成后,每孔加入1 ml 的10%CPC 萃取液,室温萃取1 h。混匀吸取200 μl 置入96 孔板中,于酶标仪下测定吸光度。

七、RNA提取与逆转录

MSC 刺激诱导10 d 后,用PBS 缓冲液轻轻清洗3 次。每孔加入1 ml Trizol,于冰上孵育5 min。将裂解液转移至EP管中并三氯甲烷200 μl,剧烈震荡混匀后静置5 min,随后12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后吸取上层水相液体并转移入新的EP 管中。每管加入异丙醇500 μl,室温静置10 min 后12 000 r/min离心10 min。弃去上清,加入75%乙醇1 ml 洗涤RNA 沉淀,7 500 r/min 离心5 min。弃去上清,加入20 μl DEPC水。于Nanodrop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检测RNA浓度与纯度。按照逆转录试剂盒方法,每管加入逆转录试剂2 μl、RNA 8 μl,于37 ℃孵育15 min。

八、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

逆转录完成的cDNA 经过标记、芯片杂交、清洗、染色、扫描,收集数据后采用AGCC软件(Affymetrix,美国)进行分析,实验方法按照文献[6]报道方案进行。

九、荧光定量PCR

EP管中分别加入cDNA 2 μl、引物0.2 μl、DEPC水2.8 μl、SYBR Green 5 μl,总体积为10 μl,充分混匀后加入96孔板中。将PCR反应板置入Roche 480荧光定量PCR仪中进行PCR反应,通过软件分析数据基因相对表达量。内参GAPDH引物:GGAGCGAGATCCCTCCAAAAT、GGCTGTTGTCATACTTCTCATGG;IL-23 引物:CTCAGGGACAACAGTCAGTTC、ACAGGGCTATCAGGGAGCA;Smad4 引物:CTCATGTGATCTATGCCCGTC、AGGTGATACAACTCGTTCGTAGT。

十、siRNA干扰

根据Smad4 序列设计3 个siRNA 序列,通过PCR法验证并选择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将20 pmol的siRNA溶于50 μl DMEM培养基中。另将1 μl Lipo 2000 转染试剂溶于50 μl DMEM 培养基中,混匀后于37 ℃孵育10 min。随后将两管试剂混匀孵育20 min,加入对应孔板中,于培养箱中孵育6 h。干扰后用PBS 缓冲液清洗3 次,加入新的培养基继续培养。Smad4 的干扰序列为GCCAGCAGCTTT-CACAGAA;对照(NC)序列为AGTTGGCTAATTCCGGCCATT。转染后分别为诱导组(成骨诱导、未转染序列)、NC组(成骨诱导并转染了NC序列)、siRNA 组(成骨诱导并转染了干扰序列),使用IL-23(100 μg/L)对诱导组、NC 组、siRNA 组持续刺激10 d,并进行茜素红及ALP实验。

十一、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IBM公司,美国)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MSC的形态与表型鉴定

MSCs呈梭型、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提示MSC 表型为CD14、CD45、HLA-DR 为阴性,CD29、CD44、CD105 为阳性,符合MSC 特征(图1)。

二、IL-23促进MSC成骨分化

MSC 分别在不同浓度IL-23 刺激下诱导分化。茜素红结果显示随着IL-23浓度增高(0~100 μg/L),茜素红染色深度逐渐增加,镜下可见MSC所形成的钙结节数量和面积均显著增加。通过CPC 萃取实验,我们发现随着IL-23浓度提高,其吸光度也相应增高,与未刺激组(0 μg/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茜素红染色结果一致。碱性磷酸酶实验结果提示,随着IL-23浓度提高,MSC 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上升,与未刺激组(0 μg/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均提示不同浓度的IL-23 均可以显著刺激MSC 成骨分化(图2)。

图1 MSC 的形态与表型鉴定 a:MSC 呈梭型集落样贴壁生长;b:流式细胞学分析结果提示MSC 为CD29、CD44、CD105 阳性,CD14、CD45、HLA-DR阴性,符合国际干细胞协会鉴定标准

三、IL-23上调Smad4表达

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我们对不同浓度IL-23 刺激下成骨分化第10 天的MSC 全基因组进行检测,发现IL-23 刺激后MSC 基因表达谱出现显著异常,共有差异基因682 个。我们进一步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KEGG 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发现差异最显著的前三位通路分别是BMP/Smad 信号通路(P<0.001)、MAPK 信号通路(P=0.001)和Hedgehog 信号通路(P=0.014)。我们对BMP/Smad 信号通路进行分析,发现富集到该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1 个,其中表达变化最显著的基因为Smad4。我们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PCR 对Smad4 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提示随着IL-23 浓度升高(0~100 μg/L),Smad4 的表达也随之显著上调(P<0.05),与芯片的结果一致(图3)。

四、干扰Smad4 表达可以抑制IL-23 促进MSC成骨分化

为了探讨Smad4 在IL-23 促进MSC 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我们设计了siRNA 对MSC 进行转染,并使用IL-23(100 μg/L)对诱导组、NC 组、siRNA 组进行持续刺激。干扰MSC 的Smad4表达后,茜素红结果显示siRNA组染色较NC组明显变淡,镜下可见钙结节数量明显减少,且茜素红定量结果明显降低(P<0.05)。此外,ALP 实验结果提示siRNA 组MSC ALP活性水平较NC 组明显降低,与茜素红实验结果一致(P<0.05)(图4)。

图2 IL-23促进MSC成骨分化结果 a:茜素红染色结果示不同浓度IL-23刺激下茜素红染色逐渐加深;b:茜素红定量结果提示吸光度随着IL-23浓度增加而升高(与0 μg/L组对比,*P<0.05);c:ALP活性结果提示随着IL-23刺激浓度增高,MSC成骨分化后ALP活性明显增加(与0 μg/L组对比,*P<0.05)

图3 IL-23上调Smad4表达结果 a: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提示,IL-23刺激后MSC基因表达谱出现明显改变;b: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Smad4表达量随着浓度上升而增高(与0 μg/L组对比,*P<0.05)

图4 干扰Smad4表达后MSC成骨分化结果 在IL-23刺激情况下,干扰Smad4表达组的茜素红染色显著淡于单纯诱导组和NC转染组(a),茜素红定量结果(b)及ALP结果(c)提示干扰Smad4表达后MSC成骨分化能力显著下调(与诱导组对比,*P<0.05)

讨 论

MSC 是人体内重要的多能干细胞,广泛存在于体内多种结缔组织中,以骨髓中含量最为丰富[9]。研究显示,MSC 主要三类功能:①支持造血。MSC可以作为骨髓微环境的壁龛细胞,一方面发挥支持造血干细胞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分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等多种因子,从而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功能,发挥对人体内造血系统的调控[10]。②免疫调节。MSC 可以通过接触抑制或者分泌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等炎性因子,对机体内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发挥调控作用,从而维持机体内免疫稳态[11-13]。③多向分化功能。MSC 为中胚层来源细胞,在体外诱导环境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14]。新近研究指出,MSC 是人体内成骨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MSC 正常成骨分化能力是维持机体内骨代谢平衡的重要因素,而MSC成骨分化异常则会导致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3]。因此,深入研究MSC 成骨分化的机制,有助于阐明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具体机制,同时有助于揭示骨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病机制。此外,MSC 具有低免疫原性的特点,其低表达或不表达MHC I类分子,不表达MHC Ⅱ类分子,同时也不表达共刺激分子,不具备激发免疫应答的活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能力[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利用MSC 的成骨分化功能开展多项临床应用研究,证实MSC可以作为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种子细胞,应用于骨折修复等疾病的治疗[15]。然而,部分学者的研究也发现,临床应用中MSC 的成骨分化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和调控,其中炎性因子是影响体内MSC 成骨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6]。研究证实炎性因子在体内作为“双刃剑”调控MSC的成骨分化:当炎性因子处在正常水平范围内,则可以调控MSC正常成骨分化,从而维持人体的骨代谢平衡;当体内炎性因子紊乱时,则会过度促进或抑制MSC 成骨分化,从而引起异位骨化或骨质疏松,导致疾病发生发展[16]。IL-23 是人体内重要的炎性因子,在体内发挥调控Th17细胞分化、增殖的功能[7]。研究发现,在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病人体内IL-23水平明显升高,与病人病理性成骨密切相关,提示IL-23水平升高可能参与正性促进成骨的作用,但IL-23具体如何调控成骨细胞主要来源——MSC 的分化,目前相关研究不多[17]。阐明IL-23 调控成骨分化的机制,将有助于阐明多种相关疾病骨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除此之外,骨折术后不愈合、脊柱手术术后不融合等也是困扰当前骨外科医师的重要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术后局部炎性微环境紊乱等因素所引起[18]。已有部分学者将MSC 作为种子细胞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脊柱术后不融合等骨科疾病,但MSC 分化效率仍较低,阐明IL-23 调控MSC 成骨分化的机制,也将有助于提高MSC 的分化效率,促进和推动MSC的临床应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随着IL-23 浓度升高,茜素红染色与定量及ALP 结果均显著上升,这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均证实,IL-23可以显著促进MSC成骨分化,且这种效应随着浓度升高而提升。为了进一步探讨IL-23 调控MSC 成骨分化的机制,我们对MSC 的全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KEGG 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发现BMP/Smad 信号通路差异最为明显,而其中成骨分化关键基因Smad4显著上调。Smad4是BMP/Smad信号通路关键的中介分子,主要通过与磷酸化的Smad2/3或Smad1/5/8结合,介导入核调控相关成骨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MSC 的成骨分化[19]。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证实IL-23可以显著上调Smad4表达,且随着浓度增加而效果升高,这与茜素红及ALP 结果一致。此外,我们通过siRNA 干扰Smad4 表达,发现抑制MSC 的Smad4 表达后,最高浓度的IL-23(100 μg/L)的刺激也无法促进MSC 成骨分化,这一结果提示IL-23 确是通过Smad4 以调控MSC 成骨分化的。既往已有许多研究提示Smad4 是MSC 成骨分化的正性调控分子,而炎性因子可以通过上调Smad4 以促进MSC的成骨分化[20]。本研究结果证实,IL-23刺激正是通过上调MSC的Smad4表达,从而正性调控MSC的成骨分化。我们推测,在疾病模型中,可以通过抑制BMP/Smad 通路信号,从而阻断IL-23 引起的异位骨化;而在临床应用中,也可以通过IL-23对MSC进行预刺激,从而提高MSC 成骨分化能力,促进MSC 的临床骨修复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证实IL-23通过上调Smad4表达以促进MSC 成骨分化。但本研究中仍有一些不足,如IL-23在体内如何影响MSC功能,IL-23是否对MSC 成脂分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发挥影响,IL-23对人来源的MSC 是否具有相同的作用?这些问题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解答。

猜你喜欢

茜素成骨缓冲液
茜素红“开关式”荧光探针测定水中微量铜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膜电泳缓冲液的筛选
经典Wnt信号通路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新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缓冲液的研究
醌茜素抑制PI3K通路的磷酸化对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茜素红S对扁吻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糖尿病大鼠Nfic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芬顿法氧化降解水中茜素红的研究*
液晶/聚氨酯复合基底影响rBMSCs成骨分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