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观察

2019-12-10占海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软镜肾镜感染性

占海清

(江西省鄱阳县中医院 鄱阳331000)

感染性结石一般是指机体反复受到可分解尿素的细菌感染所生成的碳酸钙、六水磷酸镁铵及铵的尿酸盐结石。该类结石生长速度较快,对机体肾功能的损伤较大,常因伴发感染和梗阻而极易引发肾功能受损、肾积脓等不良事件,加之与非感染性结石相比,其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率,从而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2]。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用于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治疗的技术,其一次结石清除率超过90%[3]。故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 13例;年龄 31~67岁,平均年龄(43.63±5.76)岁;结石直径1.02~4.86 cm,平均结石直径(3.02±1.14)cm。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4.03±5.89)岁;结石直径1.12~4.92 cm,平均结石直径(3.41±1.24)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4]中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相关诊断标准;均经肾盂超声静脉造影、CT等检查确诊为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经实验室微生物检查及临床症状等确诊为伴发上尿道感染者;均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上尿道感染于术前已治愈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者;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者;拒绝参与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全麻,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扩张通道,将鞘管小心置入,并应用德国多尼尔医疗技术公司提供的光纤为220 μm的钬激光进行碎石,功率设为10~15 W,尽可能击碎结石使其直径<3 mm,对于直径>4 mm的结石应用套石篮将其取出。观察组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全麻后协助患者取截石位,于直视下冲水后将德国Wolf型号为F8/9.8的半硬性输尿管镜置入,对患侧输尿管口予以扩张,并将COOK公司提供的指引导丝置入,撤出半硬性输尿管镜,沿指引导丝将COOK公司提供的型号为F12的输尿管软镜外鞘放于输尿管内,缓慢送入肾盂输尿管处。将德国铂立公司提供的型号为F8的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于直视下放入,仔细观察结石情况,确定位置后撤出指引导丝,随后应用钬激光碎石。两组术后均常规留置型号为F6/F7的双J管2~4周,导尿管留置2~3 d。术后2~3 d行CT或B超检查对患者结石情况进行复查,若结石直径在4 mm以下或无结石残留则表示碎石成功。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高热、出血、暂时性低热等。(2)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一次结石清除率。(3)术前、术后2 d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后取上清液,应用日本奥林普斯提供的AU640全自动生化仪以酶法测定血肌酐(Scr)水平,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住院时间为(5.94±1.95)d,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36±1.34)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58,P=0.001)。

2.2 两组一次结石清除率比较 对照组一次结石清除率为83.33%(25/30),观察组一次结石清除率为90.00%(27/30)。两组一次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704)。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Scr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及术后2 d组间、组内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Scr水平比较(μmol/L

表2 两组Scr水平比较(μmol/L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30 30 1.556 1.009 0.125 0.317 χ2 P术前 术后2 d t P 78.12±9.36 78.36±10.02 0.096 0.924 81.48±7.23 80.61±6.98 0.474 0.637

3 讨论

感染性输尿管结石在梗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中较为常见。目前感染性输尿管结石病机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机体结石上段处于长期积水状态,加之输尿管与结石之间互相摩擦,机体分泌大量炎性因子等密切相关,因此控制尿路感染,消除梗阻并将结石尽可能清除干净,同时在输尿管正常功能时尽量避免肾功能受损是其治疗的关键所在[5~6]。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次结石清除率稍高,Scr水平略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经皮肾镜取石术主要是通过创建经皮肾扩张通道,将肾镜插入患者肾脏,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超声、激光等工具将结石击碎。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小,痛苦轻且腰部切口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加快。但由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属于有创手术,穿过机体肾脏,故而会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肾脏,进而易引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使得Scr水平相对升高;加之其对于处在肾盂及所穿刺的肾盏处的结石较易取出、击碎,但对于其他肾盏处的结石,尤其是位于肾盏口较为狭窄处的结石较难进行取出、击碎,故而在一次结石清除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7~8]。应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通过对患者施以低压冲洗能够显著减少感染逆行的发生,加之由于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的光纤不会遭受外界污染,像素分辨率较高可达10 000,成像较为明晰,内镜在单侧弯曲时,其弯度较大可至270°,同时工作通道将器械插入时其弯度也可至180°,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较为具体地了解患者结石情况,且在术者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术后通过对输尿管软镜予以灵活的转动几乎能够到达全部肾盏,从而提高结石清除率。与此同时,其与钬激光、取石篮等联用进行碎石和取石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输尿管镜损伤机体尿道,进而降低出血、发热、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与经皮肾镜取石术相比,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利于Scr水平的稳定,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身体早期恢复[9~10]。综上所述,对于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的取石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不影响肾功能,有利于缩短患者的疾病康复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软镜肾镜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7》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