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2019-12-10许梁洁王振坤夏轶翀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五物桂枝黄芪

许梁洁 王振坤 夏轶翀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神经电生理室 开封475000)

当患者突然出现偏瘫、昏迷、失语、感觉障碍等神经缺损临床症状,并经检查发现局部脑组织出现供氧、供血不足,使该区域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软化或坏死时,临床诊断为脑梗死。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若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且该病极易复发,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病死率、致残率将大幅度升高。因此,临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脑供血循环对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有重要意义[1]。中医将该病归于“中风”范畴,近年来,许多医院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时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在服用常规西药的同时通过中医四诊合参对症给药,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3.48±7.26)岁;病程 1~16个月,平均病程(7.69±2.75)个月;合并高血压病21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高脂血症14例,合并冠心病12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74±6.85)岁;病程 1~14个月,平均病程(7.42±1.83)个月;合并高血压病23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合并冠心病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诊断标准确诊,且经颅脑影像学检查判断为脑梗死恢复期者;参照中中风的中医诊断标准(偏瘫、头痛眩晕、语言謇涩、神识昏蒙、半身感觉异常,面色晄白、神疲气短、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4]确诊者;治疗期间能遵从医嘱坚持服用中药者。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不良反应者;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或其它重症疾病者;有出血倾向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入院后,采取措施控制血压和血糖,给予抗凝、营养脑神经、营养脑细胞治疗,针对患者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开展训练,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30078),饭前温水送服,1片/次,1~2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持续4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加服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方:黄芪18 g、人参12 g、桂枝16 g、白芍16 g、生姜15 g、大枣4枚。随症加减:风邪偏胜者,加防己、防风、羌活、独活以祛风通络;气血瘀滞者,加红花、桃仁、川芎以活血通络。诸药加水1 500 ml,煎煮至 300~400 ml,去渣取汁,早晚分 2次服用。7 d为1个疗程,治疗持续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中风临床表现结合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下降幅度制定判定标准,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1%,能够生活自理;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46%≤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1%,患者生活大部分能自理;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18%≤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6%,能完成简单活动;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采用NIHSS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总分40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3)使用CVHD-3000型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上海示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的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平均血流速度(Vm)。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60 60 18.571 43.658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1.36±2.74 22.07±2.26 1.548 0.124 13.01±2.15 7.29±1.33 17.526 0.000

2.3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时间 组别 n PI RI Vm(m/s)治疗前 对照组观察组60 60 tP治疗后 对照组观察组60 60 tP 1.25±0.22 1.27±0.20 0.521 0.603 1.07±0.14 0.89±0.11 7.831 0.000 0.83±0.21 0.84±0.20 0.267 0.790 0.73±0.15 0.60±0.13 5.073 0.000 23.95±4.79 24.07±4.56 0.141 0.889 28.15±4.12 32.46±3.78 5.971 0.000

3 讨论

脑血管病按病因分类可分为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及血管壁病变三种类型,其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由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引起血栓生成,当血栓脱落时形成的栓塞会对脑血流动力产生影响,而血压过高过低也可影响脑组织供血,进而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因此,临床治疗脑梗死以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要目的[5~6]。中医认为,该病以虚、风、气、血、瘀、痰、火为因,可以是某一个因素引发,也可以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侵犯机体合而发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诸脏相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脑为五脏阴阳气奉养,心主血脉,推动气血在脉内运行,血足则脑髓充沛;肝主疏泄使血气顺畅,脑神清醒;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相表里,能够腐熟运化水谷精微,使气血化源充足,九窍通利脑神清明;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发为病[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加服中药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佐证了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血流动力,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使用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中“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方中黄芪为君药,甘温入肺、脾经,能升阳举陷、行滞通痹;桂枝、白芍共为臣药,桂枝辛温入心、肺、膀胱经,主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助黄芪散寒行气;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助黄芪养血和营;生姜为佐药,辛温入肺、脾、胃经,能解表祛邪;大枣为使药,甘温入脾、胃经,主益气养血;诸药共用,能养血温阳、益气通经、祛瘀止痛,改善脑供血不足,加快损伤神经的修复[9]。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中含有的γ-氨基丁酸,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的作用;且黄芪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有增强作用,能够改善血红细胞变形能力,促进造血生成;黄芪皂苷甲能够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桂枝含有桂皮醛,具有扩张血管、调节血液循环,升高白细胞,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白芍含有的有效成分能够增加其冠动脉血流量,对血小板凝聚起约束作用。以上实验结果佐证了本药能够抑制炎症、强血流动力[10]。

综上所述,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五物桂枝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芪是个宝
桂枝香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我的发现
黄芪桂枝五物汤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疗效观察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
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