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消痞汤治疗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的分析

2019-12-05丁淑婷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治疗临床疗效

丁淑婷

【摘 要】目的:分析自拟消痞汤治疗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患者,按照中西医治疗策略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常用抗Hp三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消痞汤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71.43%(1/49),不良反应2.04%(1/49)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14/4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痞汤治疗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较少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自拟消痞汤;治疗;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临床疗效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人体胃肠道的寄生菌,且相关性胃病的发生率也极高,尤其是诱发慢性活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主要病因[1]。胃息肉指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隆起性病变,其诱发因素多与之有关。中医将本病纳入“胃脘痛”,“痞满”;若有出血则属“血证”范畴。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中,对待息肉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不予处理。而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必须经内镜切除,才能实现根治性治疗,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从疗效和不良反应来看,复发科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中医药循证治疗患者本源,将其归为“肝郁痰凝气滞证”。中药治疗应以舒肝解郁化火、活血祛瘀为主,自拟消痞汤具有显著的疗效。本研究为探讨自拟消痞汤治疗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的临床疗效,选定98例患者为实验课题报告对象,具体观察对比结果论证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基础素材编撰

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患者,按照中西医治疗方法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56例,女43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88±1.25)岁;观察组:男57例,女42例,年龄21-30岁,平均年龄(28.78±1.35)岁。两组临床记载基础资料差异在年龄、病程和背景及其病死上差异不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按照中西医治疗策略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常用抗Hp三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消痞汤治疗。

常规西医:息肉较小者,不予处理,仅给予抗Hp药物三联疗法治疗,主要有PPI或胶体铋剂或抗菌药物两种方案 ;其中抗菌药物治疗代表药物有拉霉素0.5-1.0g/d qd、阿莫西林1.0-2.0g/d qd、甲硝唑 0.8g/d(可用呋喃唑酮代替0.1g/d,bid),上述剂量分两次服,疗程7d;息肉较大者给予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治疗。

自拟消痞汤组分:枳实(炒)、当归梢各0.6g,陈皮、生姜、木香各0.9g,柴胡1.2g 草豆蔻、炙甘草各1.5g,半夏3g,红花少许;上为粗末,作一服。水300ml,生姜3片,煎至150ml,空腹时服。

1.3 疗效评定

将临床疗效分为优秀、良好、不良反应三等级。优秀: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得当,患者痊愈;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及全身功能明显改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的变化不大,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等。总有效率为优秀率加良好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BMDP(Biomedical computer programs生物医学计算程序)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71.43%(1/49),不良反应2.04%(1/49)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14/49),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现代中医认为胃病是由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等疾病最常见的病因,需要根除后才可治愈。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患者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中,以胶体铋剂及两种抗生素,1-2周为一个疗程; 加强胃粘膜保护,可选用硫糖铝,麦滋林-S及思密达等,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手术切除息肉则会面临复发风险。中医治疗实践中,针对该疾病的治疗远期效果评价中,对患者的本质性治疗价值,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献资料进一步佐证,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思想中,联合抗菌作用的中药对比最新西药四联根除Hp療法,可为患者的科学治疗提供科学依据[3]。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的中医汤剂治疗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胃息肉经治疗后明显缩小,且不良反应较少[4]。中医证型属脾胃湿热证,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毒副作用少的优点[5]。中药自拟汤剂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常用方,临床疗效确切,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和控制效果明显,且在Hp相关性胃炎的进展上,具备抑杀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粘膜的中医药治疗机制,且对Hp相关性胃炎治疗较有成效[6]。

本研究的治疗实践中,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71.43%(1/49),不良反应2.04%(1/49)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14/4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药汤剂治疗,具有根治性效果,且对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具备是疏肝活血、行气止痛的突出功效,且具备复发率少和不良反应少的突出优势,且本次中医治疗方法,具有起效快、痛苦小、费用低和疗程短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实施。

综上所述,自拟消痞汤治疗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较少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东,林彬,吕全胜.肠胃散片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05):979-980.

[2]肖辉煌.中医辨证论治联合除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

[3]朱萍.胃肠道息肉中医病证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3.

[4]闫玲玲,高彬,黄驭,杨海明.自拟消痞汤对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01):46-47.

[5]王小娟.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湖南:CN102451268A,2012-05-16.

[6]翟天宋.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40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治疗临床疗效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