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拍客作文”实践探微

2019-11-29赵梓如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赵梓如

摘要:“拍客作文”以“凝视生活”为核心,以“网络朋友圈”为场域,以“看—拍—思—写—评”为流程,基于真实需要设计观察内容,搭建“支架”指导写作,通过课堂互动叠加网络互动的交流评价模式,立足教材,立足儿童,帮助儿童多面而深入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掌握习作知识,提高习作能力。

关键词:“拍客作文”;小学中年段;小学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0B-0037-05

长期以来,一些学生谈及写作,往往有些迷茫,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部分教师因学生作文题材雷同、语言不畅、思维停滞,时常感觉无可奈何,束手无策[1]。学生对生活不敏感,畏习作为猛虎;习作教学也呈现出缺乏序列、远离生活等现象。中年段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教师应创造条件、利用资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将习作与生活无缝接轨,培养学生“凝视生活”的敏感度,打破“要我写”的尴尬局面,让习作成为学生自然表达的真实园地。基于此,笔者开始在中年段研究“拍客作文”教学。

一、实践背景:学会凝视生活

“拍摄”,是当下全民性的生活记录方式。笔者将“拍摄”引入中年段习作教学,研究“拍客作文”,则是以“凝视生活”为核心,以“网络朋友圈”为场域,以“看—拍—思—写—评”为流程,通过课堂互动叠加网络互动的交流模式,立足教材,立足儿童,帮助儿童多面而深入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掌握习作知识,提高习作能力。它的实践背景,包括以下几点。

(一)顺应儿童思维的发展

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从具体形象的思维形式向抽象的思维形式发展。这一发展存在一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因此,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然而文字符号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使用文字进行写作难度颇大。笔者研究“拍客作文”,将照片引入作文教学,唤起学生沉睡的记忆,搭起形象与抽象之间的桥梁,引领学生慢慢地适应从直观表达到抽象表达的转变与过渡,降低难度的同时,也让学生渐渐习惯用文字进行写作。

(二)适应图像社会的到来

图像社会或视觉文化时代已经到来,读图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阅读模式之一。尽管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一味地读图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此客观定位。不可否认,图像社会给予了“拍客作文”新鲜血液。“拍客作文”将写作放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以真实的项目驱动为情境,以真实的朋友圈为发表地带,以有趣的P图为技术资源,以真实的点赞评论为鼓励手段,让学生在生活中停驻、观察、欣赏、记录,真实定格学生“相遇生活”的无数画面。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写作既降低写作难度,又提高写作兴趣,何乐而不为?

(三)摆脱写作失真的困境

写作是主动的,而“写作教学”通常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作文,学生相对被动,可见写作教学时常滞后于生活,学生写作存在失真困境。“拍客作文”从不同的拍客主题深入生活,引领学生主动发现生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扫除学生观察生活的盲区,通过照片再现生活,唤起学生乐于表达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保持“凝视生活”的思维活力,自然而然地、不拘形式地记录生活,写下自己独特的见闻、感受和想象[2]。

二、观察与拍摄:基于真实需要

“拍客作文”基于学生的真实需要设计拍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定格生活、凝视生活。

(一)让“教材”变变装

笔者研究教材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绝大多数习作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拍客作文”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教材有机融合,成为教材的有力支撑与补充。它能根据教材习作的要求、学生生活的实际制定主题,或进行微调,或扩大外延,解决学生以往收集习作材料时间短、印象浅,或千篇一律、胡编乱造的问题。

如表1所示,学生置身自己的生活进行观察与拍摄,先观察自己(主题1),再观察熟悉的人、事、物(主题2、主题3),然后在不同的地方寻找这座城市的新故事(主题4),最后过渡到关于这座城市的有趣想象(主题5、主题6)。如此,以“这是我成长的地方”为大主题,教师微调教材中的习作,从熟悉到不熟悉,从纪实到想象,引导学生深入自己生活的城市,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开展真实的观察、寻访习作活动,通过网络环境进行图文并茂的记载,形成丰富的网络资源库,记载习作的全过程。这样的习作真正聚焦生活,以学为中心,让习作场所变得宽广,习作方式变得丰富,习作过程更为深刻。

值得重视的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进一步整合,序列性更強,这给“拍客作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制定拍客主题更便捷。

(二)在“盲区”停一停

“拍客作文”除了引导学生拍摄教材中的习作,还应从学生出发,拍些学生喜欢的、有兴趣的内容;更应从学生观察的缺失之处出发,引导他们在自己的视觉盲区停一停,发现生活的新奇有趣。

在笔者的研究中,一个学期开展了三次无主题的拍摄。学生大多拍摄自己的周末生活,如第十六周,多数学生拍的是大桥寻访活动;当季节更替时,学生就会关注到自然变化,如秋季拍秋叶,冬季拍冬雪。针对此情况,一方面,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观察喜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和延伸。学生若冬季只拍雪,那我们就布置学生拍摄冬季系列(冬雪、冬虫、冬鸟、冬树),让他们在冬的观察中停驻得久一点,学会“凝视”冬季。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学生对社会动态、邻里风波、平淡生活等内容拍摄不多,这种观察盲区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欠丰富、欠新意,如写母爱总爱用“送伞”“送医院”这类陈旧的习作素材。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发生在周围的人、事,如“这事不应该”“致敬”等主题的观察与拍摄,培养学生全面的“拍摄”视角。

(三)唤“思维”醒一醒

如今学校、家庭都重视课外阅读,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生活,将阅读时的疑惑、启发以及阅读时最感兴趣的话题、人物带进生活,在生活中,或寻求问题的解答,或寻找故事的影子,利用发散思维,将生活体验变得多彩而有深度,从而丰富写作素材。以下是笔者执教的“从书本出发”习作课实录:

师: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当接到这样一个拍摄任务后,你准备拍什么?

生1:因为《一只想飞的猫》,我想拍猫跳起来的样子。

生2:我最近在看《哈利·波特》,我想去寻找一只特别的扫帚。

…………

师:那你们拍到了吗?

生1:没有。我跟着一只猫,一直等着它跳,但是每次它跳得很快,我要不是来不及拍,要不是拍糊了。太扫兴了!

师:看来,不仅照片上有故事,照片背后也有故事。

我们提倡学生将脑海里的想法带入生活,有意识去寻找、体验生活的有趣。无论是观察到的,還是经历着的,无论是照片中的,还是照片背后的,那都是非常珍贵的回忆。学生拍摄,不应只停留于观察生活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应能找到现象与现象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自己的思维动起来。这样,学生观察的视角会更独特,也渐渐地学会“凝视生活”[3]。

三、构思与写作:搭建“双形支架”

对于中年段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习作,教师需要给他们以“阶梯式”的训练,提供有效的支架,让他们能够不断地建构自己,乐于表达,清晰表达。

(一)有形支架:从例文中来

拍客作文的有形支架有时来源于课外的例文,有时来源于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对这些文本进行合理开发,有计划地搭建可视化支架,帮助学生顺畅表达,如表2。

表2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城市风貌记”拍客小主题支架来源

习作大主题:这是我成长的地方

小主题 习作内容 主题分支 支架来源

记 习作3:介绍我的家乡

习作4:运用象声词 ①最美丽的地方 《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

②最可爱的人们 《徐悲鸿励志学画》

《李时珍夜宿古寺》

③有代表的食物 《鸭血粉丝汤》(课外)

《北京烤鸭》(课外)

④最独特的风俗 《桂花雨》

《写给李阳的一封信》

支架具有可视性,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聚焦例文,总结提炼出的为学生写作构思提供帮助的有形阶梯。如《泉城》一课重点描述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描写时按照一定顺序。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支架“位置—名称由来—最美的地方—给人的感觉”,给中年段学生以支撑,让他们的表达更加有序而清晰。

(二)隐形支架:从照片中来

生硬地强调习作技巧,会给学生造成“习作难,难习作”的畏惧感。“拍客作文”以信息技术为资源,玩“摄影”招式,搭建习作“隐形支架”,让习作指导更加无痕。

1.“众里寻他”窥结构。如执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1“春游的建议”,教师先请学生利用周末考察自己想要推荐的春游之地,尽可能多地拍下照片,在课堂上,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和搜集的资料,从众多照片中精心选择4至5张,要求每一张照片代表一个理由,再给照片排序。这样,文章的写作顺序与主要内容就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在收集写作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组合、取舍、排序。他们通过精选照片,不仅能回顾之前观察的全过程,而且还要进行甄别,舍去不重要的,留下重要的。上述案例指导学生抓住该地最值得推荐的地方,帮助他们组织思想,谋篇布局,删繁就简,形成合理的习作架构。以此作为“隐形支架”进行写作,学生就易于动笔了。

2.“放大聚焦”定重点。智能设备调试画面远近,是一种基本手段。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说学生写流水账,没有重点。那么智能设备的“调整大小”就给予写作重点以视觉呈现,给学生习作提供了隐形支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放大照片的重要部分仔细观察,也可以要求学生在拍摄时进行特写,突出主要事物。如执教班级练笔“神秘来客”,教师课前领着一只可爱的小狗走进课堂,拍下了每位学生的反应。课堂上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先初看视频,说说视频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学;再细看视频,通过平板操作在印象深刻的同学那里停一停,放大看看,多看几遍,看清楚,然后说说他们的具体表现。

案例中学生将印象深刻的画面放大观察,教师再进行必要引导。学生在两次看视频后,明晰了写作重点,不会再出现记流水账的现象。学生放大特写的过程就是抓住核心描写重点的过程,教师以此“无痕支架”让学生的写作有张有弛。

3.“趣味碰撞”助想象。对于学生而言,想象作文如何区分合理想象与胡编乱造的界限,避免叙述的散乱虚幻,是学习的重点。其实,想象来源于生活[4]。学生写想象作文堆砌乱造的原因是抓不住矛盾之处,无法在生活矛盾之处做文章,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在一次童话作文的指导课上,笔者这样导入:

猫和老鼠是天敌,它们之间有故事《猫和老鼠》;雪和火相对立,它们之间有故事《雪孩子》。生活中有很多矛盾的事物,上个周末,我们在生活中寻找两个矛盾的事物,把他们拍下来,并上传网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的作品。

教师布置学生在生活中拍摄互相矛盾的事物后,再利用课堂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从生活出发,抓住矛盾之处进行想象,生发合理而有趣味的童话故事。“拍客作文”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会凝视生活,学会巧妙构思,这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有趣的、新奇的,他们愿意接受,愿意把玩,且学起来也相对容易。写作对学生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四、交流与评价:学习无处不在

“拍客作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发表方式赋予习作交流与评价以无限的空间,它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它让写作融于生活。交流变得随时随地,学习变得无处不在。

(一)交流评价之功能审视

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评价有以下几点功能:

1.进行碎片积累。针对同一个拍客主题,学生的观察五花八门,就算是观察相同的内容,观察角度和写作方向也不尽相同。在朋友圈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本丰厚的图文集,有自己的,也有他人的,它一直存在,供反复阅读或修改。因此,学生在朋友圈欣赏、评价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反思的过程。在一次次阅读中,学生积累不同的发现,积累优美的词句,从而丰富自己的素材与写作知识。

2.建立写作自信。一般情况下,学生发朋友圈会对照片精心选择、对文字认真琢磨。因此学生特别期待获得点赞和留言。“拍客作文”的网络交流与评价很好地扩大了学生获得肯定的空间,让学生在一条条留言中获得满足,进行反思,建立写作自信,从而缓解写作教学中常提到的学生“怕写作”的尴尬[5]。

3.形成言语责任。这样的发表与交流方式,是公开而透明的,能让学生在他人的作品和所有的留言中,形成对文字负责的意识,无形中知道要认真看待自己发表于网络的文字,文字代表自己。

(二)交流评价之路径探求

“拍客作文”的评价,除了评改课、面批等形式外,还可包含笔者开展的以下三种形式的创新评价:

1.“4+2”式評价。在笔者的班级,无论是什么课程,学生都是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的。“4”代表至少要对四个作品留言,可以同组评价,也可以异组评价,最终在组长的带领下评出本组或他组“拍客之星”和“进步之星”。“2”即两句话留言。一句话是以“学习者”的姿态进行表扬,即读了他人作品,对你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点赞;另一句话是以“小老师”的姿态进行提问,即读了他人作品,提问他人没有写但是你很想知道的地方。其他作品可点赞,也可留言,不做具体要求。

从留言者的角度看,“4+2”的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点评别人的作文,还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供可能。从作者的角度看,“4+2”的评价方式,不仅让自己获得自信,还为修改作文提供了内容选择。

2.“重锤”式评价。针对某一个主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评价,都不可能包含方方面面。王栋生在《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中写道:“评语不宜太长太杂,尽可能简练明确:主要优点,明显的不足,主要的建议;不要面面俱到,最好只就一个方面写一两句话。”[6]因此,“拍客作文”的教师评价是“重锤”式的。

首先,聚焦一个问题。它集中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如“有代表的食物”引导学生写该城市的代表美食,根据学生“重写制作过程,轻写色香味”这一现状,教师则从“色香味”这一角度,秉承“先鼓励,再提问”的评价模式,重锤评价学生的作文。其次,重锤最大得失。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中如发现不同寻常的优秀之处或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也需要进行“重锤”式评价。如一位学生呈现的拍客作品《皮蛋瘦肉粥》,其选材不符合城市代表食物的要求,教师则需明确点出来。

从教师的角度看,“重锤式”评价语言,不需要涉及方方面面,不需要教师绞尽脑汁。重点突出,有利于教师根据某一重点整理问题,给评改课提供材料支撑。从学生的角度看,直指重心的评价语言,让学生能迅速记住本次作文的成功之处或主要问题,反而印象深刻,有利于修改。

3.“成就”式评价。此评价则是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小小的写作中获得大大的成就,从而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内驱力。

(1)“上榜”式成就:这一评价模式是模仿电视节目里的颁奖典礼,每一期通过网络的方式由各组评选出小组“拍客之星”“进步之星”,再通过评改课由全班在小组“拍客之星”中评选出一名小小“拍客王”。在激动人心的颁奖音乐中,教师颁发给每位上榜学生一枚象征着新型作家的四叶草奖章,并通过班级固定区域的一块展板,展出他们的作品。

(2)“出书”式成就:每一学年结束,在家长的协助下,学生会整理自己一年的拍客作品,利用暑假重新修改、校对,制作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如今这一批学生已经出了两本书,他们乐于给自己的书起上鲜活有趣的名字:《咔嚓,我的快乐时光》《小汪拍记》《定格的记忆》……他们会在别人朗读他们作品的时候,流露出自豪之情。

总的来说,“拍客作文”重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世界的自主性,重在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乐于表达、学会表达的自得性,重在指引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朋友圈中获得自乐性。它从观察主题、图文呈现、互动平台等多方面进行写作序列的建构,在网络环境下,营造积极的写作场域,将习作序列化、细致化、微格化。

参考文献:

[1]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41.

[2][6]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57,6.

[3]张祖庆.头脑风暴:引爆儿童创意写作思维[J].江西教育, 2014(11):9.

[4]吴勇.“文心”:儿童写作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童化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 2017(Z3):26.

[5]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58.

责任编辑:石萍

A Practical Study of “Snapper Composition” for Intermediate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ZHAO Ziru

(Nanjing Zhiyuan Foreign Language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0019,China)

Abstract: Teachers may introduce “snapping” into writing teaching for intermediate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and conduct research on “snapper composition” with the core of staring at life and with the field of network friend circles. Meanwhile, teachers may take the procedures of “watching-snapping-thinking-writing-evaluating” to design the content of observation based on students real needs and to set up the scaffolds for students writing. Furthermore, teachers may adopt the communicative and assessing mode through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network interaction to help students observe and record their lives on the ba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hildren themselves, so that students can accumulate writing materials, grasp writing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 “snapper composition”; primary school intermediate stage; primary school writing teaching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
以互评互改为抓手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看思说写”并重 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能力
情发于中,言无所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