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2019-11-28吕昭琼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患侧综合征康复

吕昭琼

(四川省邻水县中医医院康复科 四川 邻水 638500)

肩手综合征是神经外科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的是其反身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该病通常在脑卒中发病后3天至半年内呈现,发病指数在30%左右,临床早期表现为皮肤温度增高、患侧上肢肿胀等,后期则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及畸形等状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地影响[1-2]。本研究中,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分别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35~79岁,平均(58.8±3.2)岁;其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80岁,平均(58.3±2.9)岁,其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为西药联合温针灸治疗,其中,西药治疗方式为: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进行口服细嚼,每日3次,每次10mg。而温针灸治疗方式为:选取患者的曲池穴、外关穴、肩前穴、肩髃穴等为主穴,选取膻中穴、血海穴及手三里穴等为辅穴。使用飞针法进针,留置30分钟,得气之后使用艾条点燃,在患者皮肤相距3cm上线的位置,套入针柄内,以患者可适应为准则,每日1次,连续治疗21天。实验组则在此之上使用中医康复治疗方式,(1)冰水治疗方式:将患者的患侧手臂伸进冰水混合物中进行浸泡,冰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3,直至难以忍受时方可将患侧取出,连续进行5次。(2)冷热交替方式:将患者患侧的受在温度为60度与0度的水中进行交替浸泡,每次连续浸泡20分钟。(3)缠橡皮筋治疗方式:将小橡皮筋从患者患侧手指远处逐步向近处捆扎,直至患者的腕关节之后在快速解开,这样反复循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4)推拿治疗方式:选取患者患侧背骶部和上下肢,使用揉、按、点等手法实施推拿[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水肿和关节疼痛情况基本好转,且活动没有限制和肌肉萎缩的现象则为显效;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水肿和关节疼痛基本好转,且关节活动偶有限制,肌肉萎缩状况不是很明显为有效;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水肿和关节疼痛情况没有任何改进,且肌肉萎缩和关节活动限制比较明显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记录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分别经χ2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远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例)

3.讨论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比较多见的并发症之一,西医以泼松类药物治疗,虽具备一定的效果,但疗效却不理想。而中医认为,脑卒中患者是由于脉络空虚、气滞血瘀、风寒痰湿所致,致使患者出现经络受阻,经脉失去濡养而导致肩手综合征的呈现。选择曲池穴进行针灸治疗,可有温经通脉、调理气血、加快血液循环之效;在此之上使用中医康复疗法,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冰水与冷热交替治疗方式,能够将患侧的感觉功能逐步恢复;缠线治疗方式可明显改善患侧的疼痛及血液循环情况;推拿具有行气活血、提升抗病能力及改善脏腑功能之效;将以上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可使其治疗效果明显提升[5]。本次研究中也发现,使用中医康复治疗方式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远远高于使用西医与温针灸联合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再次证实此治疗方式的可行性。综上,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明显改善其疼痛及水肿程度,使其手部功能恢复加快,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患侧综合征康复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更 正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