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11-28杨云振马晓莉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颈项弹簧圈蛛网膜

杨云振 马晓莉

(宁夏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宁夏 银川 75000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动脉瘤破裂,血液溢出血管并充满蛛网膜下腔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导致患者存在较高的病死率。针对该病症的治疗,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是一种联合治疗方法[1]。但是,该治疗方式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9月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组21例,年龄(36~68)岁,平均(52.82±2.52)岁,女性10例,男性11例。观察组21例,年龄(34~67)岁,平均(50.11±3.28)岁,女性9例,男性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保持患者仰卧姿势,进行消毒麻醉,根据患者动脉瘤的大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后包扎。

观察组:实施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1)保持仰卧,对患者进行消毒麻醉,根据患者动脉瘤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后包扎。(2)进行脑脊液置换术,患者保持侧卧的姿势,先腰椎穿刺,完成之后放出一小部分的脑脊液,再缓慢推注等量生理盐水,一定要缓慢的推注。推注结束后需要进行阶段性的休息,给患者一个休息的时长,之后便可重复上述操作4~6次,也行应用腰大池引流术,避免反复穿刺,需要注意的是首次动脉瘤栓塞后释放脑脊液速度要慢而且量少。(3)两种方式联合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有关的生命指标的变化,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对于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出现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做好详细的数据记录,并及时归纳整理,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的了解,以便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微调[2]。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通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的数据来进行比较;(2)并发症发生率。通过记录治疗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再出血方面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头痛持续时间(d)颈项强直持续时间(d)观察组21治疗前9.4±2.716.3±2.5治疗后3.9±2.4*#8.9±1.5*#对照组21治疗前8.9±2.816.6±2.3治疗后6.1±2.1*12.4±1.3*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出现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ISAT实验数据[3]公布奠定了动脉瘤栓塞的临床地位,弹簧圈栓塞技术得以发展,目前多种方法被应用于宽颈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如双微导管辅助技术、球囊辅助技术、支架辅助技术等。该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出血,且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尚满意。所以出现了动脉瘤栓塞术与脑脊液置换相联合[4]。

近年来,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得到应用。尽早廓清血性脑脊液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本文中,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出现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的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纯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无显著差别[5]。

综上所述,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缩短头痛和颈项强直持续时间。本文观察例数较少,还需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颈项弹簧圈蛛网膜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脊柱调衡手法联合颈项排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与病理妊娠的关系分析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超声检查NT增厚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胎儿颈项透明层值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