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2019-11-28林燕晖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入院心肌梗死护理人员

林燕晖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广东 汕头 515041)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心肌供血供氧持续存在而导致心肌坏死的情况,患者发病后病情较重,短时间内未得到救治时将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根据临床实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很容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其急诊救治过程中还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服务。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 月—2019年3月于我院急诊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1~77岁,平均(58.25±6.33)岁。实验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58.13±6.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为其连接各种监测设备,并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的救治等。

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其中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应先对急诊救治和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并对转运流程进行优化处理。患者入院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紧急转运措施,急诊护士应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急救电话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位置,快速完成出诊工作的安排并到达患者所在位置。护理人员在到达现场前,应与患者及其周围人员保持密切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及其周围人员相应的指导,避免患者在急救人员达到前出现各种不良情况,并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护理人员达到现场后,应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护理等护理服务,并不断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并指导其合理调整呼吸,并指导其对不良情绪急性调节。同时,护理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及时给予患者简单的抢救和护理,之后尽快完成对患者的转运。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量保证动作轻柔,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并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急诊室;患者到达医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为其开放静脉通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报告急诊医师,并且要遵照医嘱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尽快完成备皮处理,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并指导其进行术前排尿,为患者简单接受急诊治疗方法及流程,并全程陪护患者以给予其足够的支持。另外,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好对患者的保暖护理,确保患者的体温处于合理范围,防止因体温降低而影响患者的抢救效果。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指标进行统计,包括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χ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各项抢救指标比较(±s)

表 两组各项抢救指标比较(±s)

组别n急救时间(min)球囊扩张时间(min)住院时间(d)实验组4328.14±7.5268.53±18.927.25±2.09对照组4349.68±11.35108.34±25.4711.37±3.56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短时间内可导致患者心肌大面积坏死,患者在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根据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情况,患者在发病后至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并且整个急诊救治的时间相对较长[2]。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未能及时入院接受治疗时将会增加其发生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的几率,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较大。同时,患者在进入医院后急诊救治的流程相对繁琐,容易导致患者的急救被延误,加上患者发病后的不良情绪影响,很容易导致其急救效果不能达到预期[3]。因此,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治时必须要实施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在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患者的急诊急救时间,以此为患者的抢救效果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常规的急诊急救护理通常以简单的护理配合为主,其强调按照既定流程完成对患者的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但其临床应用效果相对较差,并且难以达到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要求[4]。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际情况,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因此在实施急诊救治护理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尽量缩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确保患者在发病后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根据临床经验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后给予其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确保其急诊救治效果达到预期。

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入院心肌梗死护理人员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作文门诊室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